恶汉(校对)第612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612/779

  董俷眉头一蹙,沉声道:“都有什么行动?”
  “其一,曹操以夏侯渊为安南将军,太史慈为副将,屯兵洛阳,占居了京兆。”
  虽然说那京兆一直是曹操的地盘,但之前由于畏惧袁绍的实力,所以并没有在京兆屯兵。这一次,曹操一反常态的在京兆屯兵,却是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强势。
  要知道,他可是新败,刚损失了十万人马,为何如此强势?
  法正接着说:“同时,曹操让东平国与东郡与袁绍,是袁绍的领地与河内连接。”
  “哦?”
  不禁是董俷,在座的所有人都不由得一怔。
  曹操这是玩儿的什么把戏?这里面,似乎有文章,有玄机啊……屯兵京兆,有让出东平国和东郡?
  徐庶想了想,轻声道:“事实上,经边让之乱以后,兖州士族和曹操的矛盾还是非常严重。曹操这次让出东平国与东郡两地,一方面是为他屯兵洛阳的代价,另一方面,未尝没有避让兖州士族冲突的想法。恩,很有可能,很有可能啊!”
  董俷看了看顾雍陈宫,见两人沉默,不置可否。
  “孝直,你接着说。”
  “喏!”
  “去岁末,鲁肃在汝南大破穰山张燕。之后,张燕等人投靠了刘备,在小沛召集黄巾残部。但是曹操在拿下汝南之后,却停止了攻击,任命吕布为汝南太守。”
  吕布……刘备……
  在演义中,这二位也算是宿命的冤家吧。本以为不会再有什么纠葛,可没想到……
  董俷先是一笑,然后疑惑的问道:“阿瞒兄这又是玩的什么把戏?”
  “还有,孙策攻破庐江!”
  “啊?”
  法正苦笑道:“庐江根本不可能抵挡住孙策的攻击。陆康在庐江死战,后带领族人退入了江夏……孙策占领庐江之后,再次向许昌请求扬州牧一职,曹操也同意了!”
  “慢着,曹操同意了?”
  “不错……非但命孙策为扬州牧,还封孙策为乌程侯,镇东将军;周瑜为交州刺史。”
  陈宫突然道:“慢,曹操真的封那孙策为扬州牧?”
  “正是!”
  徐庶等人,也醒悟过来,瞪大了眼睛,看着陈宫。
  倒是董俷还有点迷糊,只是在这么多人面前又不好表露,只能装出沉思的模样。
  陈宫道:“主公如今,占据关中……从北到南,有公孙度、袁绍、曹操、刘备、孙策和刘表。啧啧啧,这一幕确是有些眼熟了。当年关东六国,不正是如此吗?”
  董俷这下子反应过来了!
  “你是说……”
  “不错,曹操这一手,想必是要玩儿一手合纵之策。恩,定然是这样,没有别的解释。”
  石韬开口道:“不错,合纵!曹操绕了这么一个圈子,只怕就是为了要营造一个合纵的氛围。当年秦据关中,有函谷关阻隔,挡住了关东六国。但我们现在的情况却更加微妙。第一,我们的战线太长,比之当年强秦,怕是要长出许多。”
  “如此一来,必然会造成我兵力薄弱之势态。”
  陈宫想了想,“其实要破合纵不难,唯有连横而已。只是这第一个突破口当选好。”
  “以公台之意……”
  陈宫道:“我听说主公曾与当年已故扬州刺史秦大人交好?”
  “啊,正是!”
  “孙策总领江东,但毕竟根基薄弱。主公何不以西汉王之命,奉荆州蒯良为吴侯,令其总领江东呢?”
  “啊?”
  董俷一下子没有理解陈宫的意思。
  倒是徐庶忍不住鼓掌叫好:“陈先生此计甚妙。那蒯良是荆州大族,与刘表极为亲近。而孙策之强势,也让刘表不安。若蒯良为吴侯,则刘景升定然会全力支持。”
  “唔,那又怎样?”
  “主公,刘表与沛国王刘宣为汉室宗亲,定然会请求刘宣帮助。只要刘宣动手,孙策也一定会寻求外援。不管是找谁,都少不了会有一场大战。将来就算是合纵成功,这几家之间的矛盾,怕也难轻易化解。到时候,就要看主公的手段。”
  我有个屁手段!
  董俷心里暗骂一声,长出一口气之后道:“既然诸公已有筹谋,就照此行事吧。”
  说完,他站起身来,目光突然变得有些冷戾。
  “来人!”
  “喏!”
  董铁带着几名技击士走进了大厅之中。
  董俷喝道:“将贾诩给我拿下,打入北监。未得我的允许,任何人不准与之接触。”
 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,让大厅里面的人,不由得全都愣住了……
第三八二章
黑名单
  北监,只是一个简称。
  完整的名字应该是汉大理北督察执行监。在汉时,大理作为执法机关,设有左平右监两个职务。董俷在西域的时候,增添了督察院以掌控内部律法的执行状况。
  在抵达长安之后,由于督察院在职能上和大理有重叠之处,于是将督察院并入大理。
  成立督察院之初,只是为了让其督导新法的执行。
  但是连董俷都没有想到,法正把这督察院的执法范围无限扩大,甚至延伸到了各官员家中内部。有时候,官员们私聚说的什么话,第二天督察院就能够知道。
  这让董俷想起了后世才应该出现的锦衣卫。
  而事实上,在法正的领导下,督察院已经形成了锦衣卫的形式,而且更加严密。
  当然,这督察院的存在,并没有太多人知道。
  大部分人都以为督察院是为了制裁贪官污吏而设置出来的部门,对其真实的情况也不算非常了解。并入大理之后,督察院却不听命于大理,而是直接服从董俷。
  督察院拥有独立的监牢,和大理不在一处。
  位于长安西北方的孝里亭,据说这里曾是白起自杀的地方,后人还在这里建立了白起祠堂。被关押进孝里亭的人,都不是普通人。特别是经历过长安之乱以后,孝里亭被关押的犯人,除了盘蛇的成员外,就是和关东诸侯有勾连的士子。
  黑漆的高墙,呈马面形状。
  北监又称杜邮堡,事实上这里也的确被建造成如同城堡一样,里面守卫森严。
  平日里,杜邮堡内不设驻兵,但是确有二百名技击士常驻。
  距离杜邮堡十里,驻扎有兰池大营。只要杜邮堡烽火燃起,兰池大营就会立刻行动。
  贾诩就被关押在这杜邮堡的监牢中。
  监牢不算太大,不过设施还算是不错。贾诩看上去一点也不疲乏,面前摆放着一张桌案,上面有美酒佳肴。他自斟自饮,倒是颇显出几分自得其乐的悠闲来。
  董俷就坐在贾诩的对面,看着贾诩,脸上带着无奈的表情。
  “军师,你这又是何苦来哉?”
  贾诩放下了酒杯,看着董俷突然问道:“王买已经来了吗?”
  “已经到了,昨夜时,就已经秘密抵达长安。我把他带来了,要不要让他进来?”
  “还是等一会儿吧!”
  贾诩叨了一口菜,“主公现在想必已经猜出了诩的想法?”
  董俷点点头,又摇了摇头,“我知道军师准备接掌闇部,只是没必要如此做吧。”
  “主公确是错了!如果只是为了单纯的接掌闇部,诩何必要做出这老大的谋划来?诩请主公扣押,是从几方面来考究。第一,诩迫西汉王移驾长门宫,群臣虽不说什么,但肯定会有人心怀不满。何况,主公还需西汉王之名,故而也需要给西汉王一个交代,同时也是给天下士子,天下百姓一个合情合理的交代。”
  贾诩侃侃而谈,看不出有半点的颓废。
  略显浑浊的眸光中,不时闪现出精亮的光芒,带着一丝丝的阴鸷。
  事实上,正是继续派人送信,请求董俷将其收监。大都督府的一幕,不过是董俷按照贾诩所要求,演的一场戏而已。但是贾诩这样做的目的,董俷还是不清楚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612/7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