恶汉(校对)第626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626/779

  伏完?
  这貌似是当年董俷想要替刘辨结亲的家伙,不过后来这家伙选择了汉帝刘协。并且,在演义中,伏完好像是有过类似的举动,原以为不会再发生,可没想到……
  “伏完为何刺杀曹操,结果如何?”
  陈到说:“曹操自领丞相,把持朝纲。伏完等一干旧臣,包括汉帝都成了摆设……就如主公那份求贤令所说:曹操真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,令伏完等人感到不安。至于结果……嘿嘿,自从郭嘉等人被刺,曹操这一方面可以说是非常谨慎。”
  看样子,刺杀是失败了!
  董俷在感到了失望的同时,又好像有一些兴奋。
  若曹孟德真的死了,固然会令董俷省却了许多的麻烦,也同样也减少了许多味道。
  能堂堂正正的击溃曹操,这才是董俷想要的结果。
  经过八个月的静思,董俷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变化。如果说在以前,他还会感到些许担心害怕,对那些历史上的牛人有一点恐惧的话,那么现在,这种恐惧感已经不复存在。从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般的挣扎,到如今手握强兵的诸侯。
  我既然能做到这种程度,为何还要惧怕你们?
  “想必曹孟德,定然是来了一场大屠杀!”
  陈到笑着点了点头。
  如果说,在董俷一干部属当中,最了解董俷性情的人,除了贾诩之外,就是陈到。
  董俷不喜欢阅读公文,特别是在他两手一拍,什么都不管的时候,更是如此。而老夫人对于董俷的重要性,陈到也非常的清楚。换成自己,怕也是无心于此。
  “何止屠杀,简直是血流成河……比之军师当日在长安的手段,不遑多让。”
  董俷横眉一挑,果然是曹阿瞒的风格。演义里,他不是同样以使用过这种手段?
  “若如此,曹操似乎也无需雒阳会盟吧。”
  “当然不止这样……伏完等人被杀后,曹操将皇后伏寿自缢,又把他的大女儿曹节嫁给了汉帝,并且立为皇后。曹节在入宫之后,很快的查到了一个消息。”
  “什么消息?”
  陈到轻声道:“在伏完密谋刺杀的时候,汉帝曾写过一封密旨,命人送到了长安。”
  “什么?”
  董俷开始后悔了!
  为什么没有仔细的阅读那些公文呢?如果是真的,想必陈宫定然会送到他案头。
  “信的内容,目前还不知晓。但曹操却是非常的惶恐……所以以天子之名,会盟雒阳,准备代天征伐。主公,到以为那书信之中的内容,定然是非常的重要吧。”
  董俷撇了一眼陈到,“我不知道!”
  而后突然一笑,“不过这样,倒是有趣了!”
  “还有,六月时田豫上疏,请求与赵云将军领军北伐,陈宫大人同意了他的要求。”
  “北伐?”
  董俷瞪大了眼睛,愕然道:“鲜卑已不复存在,北方似乎也无大敌,要北伐何人?”
  “田豫说鲜卑残部,于望北郡北方集结,若不尽早解决那些人,迟早会成大患。陈宫大人等商议之后,同意了田豫赵云的上疏。只是当时主公在汉安,故而赵将军也未能往西域向主公辞行……七月末时,两位将军已经挥兵北上,出征了!”
  这里面,怕不是陈到说的那么简单吧。
  若只是鲜卑残部,何需田豫赵云两人出手?望北郡有许多兵马,足以解决问题。
  横眉扭在了一起,董俷沉吟不语。
  “主公,算时间的话,军师已经被扣押了一年多,您看是不是可以让他……”
  董俷细目一瞪,“叔至,有些事情该说的说,不该说的不要说。贾诩大逆不道,所作所为杀一百次都不足以洗清。让他老老实实地在北监呆着吧,你不用再说。”
  在一干部曲之中,陈到和贾诩搭档的时间最久。
  当初董俷扣押贾诩的时候,陈到还以为两个人只是演戏。可随着日子久了,陈宫徐庶等人也已经依次取缔了贾诩的位子,他也不禁犹豫,弄不清事情的真伪了。
  难道说,主公真的打算把军师扣押一辈子?
  陈宫徐庶等人虽有谋略,可是和军师相比,似乎还有些距离。这样收押,似乎不妥吧……原本是想探个口风,但不成想董俷一句话,让陈到再也无法说下去。
  以陈到对董俷的了解,主公并非无情之辈。
  莫不是,在主公心里另有打算……罢了,既然主公不让问,那我还是别触霉头。
  董俷在厉祖停留了两天后,再次动身。
  沿途,他认真的翻阅了过去八个月中陈宫送来的公文,对关中形式,有了大致的了解。
  关中在过去的八个月里,风调雨顺。
  今秋又是一个丰收年,从西域到朔方,整个董俷的治下,情况都非常的良好。
  随着当年董俷在西域开发出的各种耕种技术,随着大量的耕牛分发出去,关中土地,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。与此同时,经过完善,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的风车技术,水车技术,也都得到了应用。关中存粮之丰盈,可供五十万大军三年粮饷。
  看起来,顾雍做的不错!
  在内政事务方面,都是顾雍负责,而成绩也是卓然。
  特别是于关中的人口基数,也增加了三成左右。当初董俷入关中时,整个关中,包括凉州等地,只剩下了四百多万。而如今,三辅本地的人口已经达到三百万,而凉州更增加至三百余万。如果算上西域、朔方和望北郡,人口已达千万。
  这对于自黄巾之乱以来,人口基数不断流失的关东而言,无疑是一个大成绩。
  就算是依照桓帝时的人口计算,关中人口如今已经占居了五分之一。
  有这样的一个基数,董俷可以在迅速抽调出百万大军,对关东进行一次大进攻。
  自黄巾以来,已过去了十五年。
  而于汉室来说,这十五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。
  如今,总算是恢复了一些元气。董俷让人把这些公文收拾整理起来,长出了一口气。
  董俷身边的小吏,名叫李逵。
  这李逵,可不是水浒传里的黑旋风李逵。他原本姓贾,祖父贾习,是河东襄陵(今山西临汾东南)人,曾在李儒麾下效力,担任过李儒的别驾。贾习之子,体弱多病。贾逵六岁时病故。贾逵就跟在贾习身边,并且在董俷的骠骑将军府中生活。
  雒阳大乱时,贾习死战而亡。
  贾逵随李儒等人一同退入西域,当时年仅十二岁。
  但是李儒却记住了贾习,对贾逵也非常的照顾。李儒膝下只有一个女儿,董媛呢,则因为生下李垧的缘故,无法再生育,同时又对李儒看管严格,无法纳妾。
  于是李儒就收了贾逵为义子,更名做李逵。
  李逵的祖父,本就是个知兵的人,曾口授兵法万言,据传是出自于秦司马错。
  后又得李儒倾心教导,并且在三学开办之初,直接送入了县学中受教。
  三年后,三学又设立郡学,李逵又以极为优异的成绩继续深造,于两年前出师。
  出师之后,李逵先是在徐荣军中效力一年,而后回到汉安城。
  董俷离开汉安城之前,李儒把李逵推荐给了董俷。姐夫的推荐,董俷自然不会拒绝。更何况这李逵是他在名义上一手操办起来的三学出身,当然也非常看重。
  有很多人曾在董俷手下担任门下从事。
  从一开始的羊衜阎圃,到后来的庞统黄叙。相比之下,这李逵显然更加的实用。
  年已弱冠,李儒在李逵出发之前,赐字梁道。
  看着李逵那充满活力的样子,董俷突然间觉得,自己好像有点老了……
  “梁道,你怎么看待雒阳的诸侯会盟!”
  董俷在李逵收拾桌子的时候,突然间开口询问。
  李逵一怔,轻声道:“以逵之见,诸侯会盟,虽有当年战国时的模样,可实际上,彼此间怕是难以互信。主公只需守住关卡,不出两个月,会盟必将趋于破灭。”
  董俷说:“话是这么说,可我总觉得这么被动挨打,心里不太舒服。”
  李逵笑道:“这又有何难?既然关东诸侯效法六国之盟,主公何不以暴秦之策?”
  “你是说……”
  “主公若只是震慑诸侯,可选一方,展示出主公的手段。汉中张鲁,正可下手!”
  董俷细目一眯,凝视李逵。
  突然间,他笑了起来……
  看起来我的这个黑旋风,也是个智多星啊。虽年纪轻轻,确有本领。李逵所说的方法,和陈宫徐庶庞统等人所谋划出的战略,竟然不谋而合,不错,很不错!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626/7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