恶汉(校对)第675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675/779

  武陵是武陵,南郡是南郡。
  大家相安无事,你不惹我,我也不会去招惹你。至于你周昕心向何人?与我何干。
  但是,这并不代表李严会眼睁睁的看着沙摩柯进入南郡。这南郡是我的,你来惹我,那就休怪我不顾情面。蔡中带着亲兵家眷抵达南郡之后,花了不少的钱帛,总算是见到了李严。
  李严这个人什么都好,但是却有点贪图财物,还有点小心眼儿。
  蔡中把姿态放低,他也就没有为难蔡中。毕竟蔡中背后还有蔡氏家族,就算惩治,也轮不到他。更何况,蔡中表现的这么识趣,李严在考虑了一下之后,大笔一挥,罪过都归于吕公。
  “正方兄,你只管放心,我回去之后,一定会向我兄长多多美言,他日以报答大人。”
  蔡中临走的时候,感恩戴德。
  他的确是有这个资本说话,因为他背后有蔡家,有族兄蔡瑁,而蔡瑁上面,还有个蔡夫人。
  那可是刘表最宠爱的女人,就算天大的过错,几句枕边风也就了结了。
  李严看着蔡中的背影,不禁连连冷笑。
  “正方,就这么放过他嘛?”
  一直在一旁陪坐的文士,带着一脸的不屑目送蔡中离去,而后扭头问道:“你何必怕他?他不战而退,这是明摆着的事情。就算是蔡家护着他,又能如何……再说了,你与蒯家关系甚密切,就算蔡家想找你的麻烦,怕是蒯越也不会轻易答应。要我说,应该将他拿下来问罪。”
  这文士名叫韩嵩,字德高,是李严的同乡。
  此人出身寒门,家境贫寒,但气量高雅,极有远见。曾有袁隗,听闻他的名字,想要征辟,却被韩嵩拒绝。为避免袁隗的报复,他甚至和几名同好遁入山中,至黄巾乱起,避祸荆州。
  刘表平定荆州之后,逼迫韩嵩效命。
  先是别驾,后来做到了从事中郎。但在一次祭祀天地时,刘表与礼法不和,韩嵩阻止,触怒了刘表,险些因此而丧命。幸好这时候李严随蒯越前来,因为是同乡,所以也认得韩嵩。
  在蒯越的劝说下,刘表饶了韩嵩的性命。但是留在身边,看着实在腻歪。
  李严干脆让韩嵩留在了身边,后来出任南郡太守,韩嵩也跟着他一同赴任,是他的智囊。
  李严笑道:“德高性直,至今还是老脾气。我自不是害怕蔡家,杀个蔡中,如同碾死蝼蚁一般,有何快哉?再说了,如今主公用兵,我等部曲正当一力和之。若为个蝼蚁而和蔡家发生冲突,只怕令亲者痛,仇者快……内乱一起,我荆州必将面临危险,所以不得不慎重啊。”
  韩嵩听完这番话,忍不住赞道:“正方所虑极是,却是嵩有些迂腐了!”
  李严摆手道:“德高,你我知交,莫要说这些虚透巴脑的话语,还是看看这乱局当如何解决。”
  韩嵩道:“沙摩柯不过一勇武蛮夫,有何惧哉?休看他一日下两城,可越是如此,他死的就越快。想必如今襄阳已经得到了消息,那刘巴也是个心狠手辣的人,岂能放过这道美餐?”
  李严却道:“德高,实不相瞒……我与那沙摩柯也算故知,当年在宛城若非董氏三兄弟出手,只怕……沙摩柯此战必败,我只是在想,是否应该趁机出手,将他解决在这南郡治下?”
  韩嵩勃然大怒,指着李严道:“正方当不为人子。五溪蛮得汉室恩宠,本就应当出力报国。董家子当年立下战功,可是他们也得到了相应的恩典。如今你效力景升公,怎可徇私放手?你不出手,刘巴也饶不得他。公是公,私是私,你怎可因私人之情,而放过景升公大敌?”
  这一席话,把李严骂的是满面通红。
  起身一揖到地,“若非德高,严险些就误了大事。”
  韩嵩却笑了,沉声道:“即如此,正方可有破敌之策?”
  李严淡定一笑,双目眯成了一条线,咬牙切齿道:“德高放心,沙摩柯定逃不出我的手心。”
  ……
  注1,吕公,刘表部将。初平二年,孙坚与表战,公将兵缘山向坚,坚轻骑寻山讨公。公兵下石。中坚头,应时脑出物故。演义中曾有出场。
  注2,韩嵩,韩嵩,字德高,义阳人。少时好学,虽贫而不改易其操守。韩嵩知世将乱,故不应三公之命,只与同好数人隐居于郦西山中。黄巾乱起,韩嵩避难南方,刘表逼其以为别驾,转从事中郎。刘表郊祀天地,韩嵩正谏不从,渐见违忤。后又奉使到许都见曹操,以观虚实。韩嵩回来后,深陈曹操威德,请刘表遣子入质。刘表疑韩嵩反为曹操做事,大怒,欲杀韩嵩,然而考杀韩嵩之随行者,知韩嵩并无他意,方才止息。荆州平,韩嵩有疾病,就在所拜授大鸿胪印绶。演义中也曾有出场。
第四二六章
当阳(二)
  五溪蛮大军的脚步,在南郡大地上如同一股势不可当的洪流,摧枯拉朽一般的冲破层层阻碍。
  强渡沮水,横跨南漳水,于蓝口聚走马斩守将陈应。
  沙摩柯这风头虽比不得远在雒阳的董俷,可在这荆襄九郡八十一县当中,却是无人能够匹敌。五溪蛮大军在历经二十天奔袭后,终于抵达夷水河畔,只需过夷水抢占宜城,就算是完成了此次出兵的战略意图。沙摩柯不禁心中狂喜,命三军在夷水河畔立下营寨,来日强渡夷水,攻陷宜城。
  月光正明,沙摩柯守住钢鞭,站在夷水河畔,向河对岸望去。
  那河对岸上,有荆州军的大营在夜色中矗立,偶尔有刁斗声传来,也是清晰可闻。
  呼雷驳悠闲的在沙摩柯身后跟随,不时的啃噬着岸边的青草。五十名技击士距离沙摩柯大约有百步左右,警惕的观察着四周的动静。这些技击士,全都是从西域随沙摩柯来到武陵。
  周朝胖胖的脸上,却没有笑容。
  他站在沙摩柯的身旁,心中忐忑不安。
  战事太顺利了!
  顺利的让人有点无法相信,有时候周朝会有一种感觉,这一切只是一场梦。梦醒了,什么都没有了……
  有心想要提醒沙摩柯,可是看着那凶恶若猛虎一样的面庞,周朝又觉得有些畏惧。
  反倒是沙摩柯,觉察到了周朝不安的情绪,淡定笑道:“令先,有什么话想说,就说出来吧。”
  “大王,末将只是觉得,这一切进行的太顺利,似乎不太正常。”
  “顺利不好吗?”
  周朝听不出沙摩柯语气中的喜怒,大着胆子回答道:“也并非说不好,只是……我记得大都督曾有言:事出反常必有妖。荆州军不弱,而且刘表麾下能人也有不少。按道理说,这一路打过来,绝不应该是如此的顺利……末将就觉得吧,说不准会有问题。毕竟李严非比寻常。”
  沙摩柯此刻虽然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,却并非没有了思想。
  李严……
  这个人于沙摩柯而言,非常的熟悉。当初在宛城鏖战足有百余日,沙摩柯和李严并肩作战,曾领教过李严的狠辣手段。所以,对于李严,沙摩柯还是非常的顾忌,多少有些提防。
  命梅成守住夷道,其实也是出于这种考虑。
  只要夷道在手,沙摩柯的五溪蛮大军就有退路,失败了也能够安全的从夷道退入洈山,回武陵去。
  沉吟了片刻,沙摩柯道:“令先以为该如何?”
  周朝想了想,“大王走到这一步,朝也说什么退兵的话语。不过,明日渡河,大王需小心荆州军自荆山突袭。于侧翼必须要有大将守护,朝以为……可以命郭石领军,扼守荆山要道。”
  沙摩柯点点头,“令先所言极是……还有呢?”
  “若我是李严,一定会在我军攻势猛烈时,突然从侧袭击。故而蓝口聚,也不能不做防卫。”
  与大河上的‘津’相同,荆州之地的‘聚’,也是渡口的意思。
  大河有五社津,孟津等渡口。而荆州的更多,只在南郡,就设有蓝口聚和丹阳聚两大渡口。
  此外大大小小的渡口,不计其数,大都是以‘聚’而命名。
  比如南漳水上和沮水畔,就有临沮聚,南漳聚等地名,不过相比之下,都不是非常的重要。
  周朝所言极是,李严若从侧面袭击,必然会走蓝口聚。
  沙摩柯想了一想,“令先考虑的很周详,不如这样,你带五千人马,连夜赶赴蓝口聚驻扎,如何?”
  周朝插手道:“大王放心,周朝定不辱大王之命!”
  就这样,周朝郭石二人,连夜领兵动身,分别前往荆山要道和蓝口聚驻扎。
  沙摩柯安排妥当之后,也长出了一口气。说实话,这一路打过来,他也是小心翼翼的防范。
  虽然嘴巴上说荆州军在他眼中如草芥,但跟随董俷多年,沙摩柯也清楚一件事:有的时候,就算有力拔山河的勇武,也比不过那些文人谋士的一个小校毒计。荆州,也是藏龙卧虎。
  回到大帐之后,沙摩柯正准备派人巡视营寨。突然有小校来报,说宜城派人来下战书。
  沙摩柯不禁觉得有趣。
  宜城守将名叫向刖(yue),是当地人,性情敦厚,是个诚实君子。
  这个人精于内政,甚得刘表的看重。只是性情呢,有点懦弱,说不好的话,就是这个人非常胆小。以前有数百盗贼袭击宜城,就吓得向刖四门封闭,不敢出城。要知道,他手里可是有两千郡兵,虽然算不得是正式的官军,可是打几百盗贼,想来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。
  也正因为这件事,向刖有个外号,就是宜城龟令。
  意思就是说,这向刖胆小如乌龟一样,遇到危险的事情,就把身体缩回龟壳里,不敢出头。
  这家伙,怎么有胆子来下战书?
  “命他进来!”
  片刻之后,就见一个二十出头左右的青年,在一个黑脸护卫的陪伴下,大步走进了军帐中。
  那青年相貌俊朗,颇有仪容。
  在大帐中向沙摩柯一拱手,“诸葛亮奉命前来下书,拜见五溪蛮王。”
  诸葛亮?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675/7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