恶汉(校对)第69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69/779

  吃饭的时候,他甚至央求那驿官在天亮后去收拾书简。能收拾多少是多少,总比全部丢弃了要强。对于蔡邕的这个要求,驿官连声的答应,并请蔡邕放下心。
  吃完了饭,蔡邕躺在榻上还是唉声叹气。
  一会儿是责怪自己胆小怕死,一会儿又担心那些书简遭到破坏,直到深夜才安息。
  蔡邕睡着了,可作为学生的魁梧少年却没有睡着。
  虽然到了驿站,他仍旧感觉不太放心。有一种直觉,他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正常。
  可究竟是哪里不正常?
  魁梧少年却说不出来。一直到后半夜,他也睡不着。当驿站的刁斗传来绑的声响,预示着已经是一更天了。魁梧少年猛然坐起来,侧着耳朵倾听。他好像听到有悉悉索索的声音。有人来回走动,并且时不时的还有人压低了声音轻声交谈。
  “快点,快点……把柴火都堆在这里。”
  “黄先生,您别催了,都放心吧。我们在酒里下了迷药,所有人这会儿都应该睡着了,不会出问题的。一会儿火一点起来,咱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,放心吧。”
  “放心,我怎能放心?”
  声音很小,但是魁梧少年却听明白了。
  晚饭的确是准备了酒水,不过由于他心里不踏实,所以没有用。而蔡邕则是因为心疼那些书简,更滴酒未沾。可随从的人员,好像都喝了不少,早早的就休息了。
  魁梧少年忙起身下榻,走到窗旁,从窗棱的缝隙向外看。
  只见窗外的院子里,有几十个人。为首的是那个驿官,不过这时候却穿的是一袭文士装,头戴高冠,和早先的样子有很大区别。几十个杂役也都换了衣服,头戴黄巾,看上去好像是某个组织的人。院子的外面,有火把晃动,显然还有不少人。
  不好,真的有危险。
  少年转身,推醒了蔡邕。
  “老师,不好了,有人要杀我们!”
  蔡邕本来睡的迷迷糊糊,听少年这么说,睡意立刻消失,“谁,谁要杀我们?”
  “还不知道!”
  蔡邕完全清醒过来,走到窗旁从缝隙中向外面看了一眼。屋子外面,摆放着许多柴火。那驿官见都准备好了,点点头,示意手下把火把扔到柴火上面,准备烧死蔡邕等人。
  砰,房门突然开了。
  蔡邕站在房门口,身边的少年执剑护卫。
  院子里的人,显然是吃了一惊。但他们很快就镇静下来,文士打扮的驿官走上前。
  “伯喈先生,学生黄邵,特来向您问安。”
  这是一个从未听说过的名字,蔡邕非常陌生。
  不过,他保持着平静,伸手让魁梧少年站在身后,向前迈了一步。
  “黄邵,是谁要杀我?”
  黄邵似乎对蔡邕很尊敬,微微一躬身,“伯喈先生乃世上大儒,为天下所敬重。邵虽不才,对先生也万分尊敬,若非……邵实不愿伤害先生。既然先生询问,邵就实话实说。要杀先生的人是中常侍封谞和徐奉两位大人,邵不过是奉命而行。”
  蔡邕心里咯噔了一下,心中苦笑。
  原以为离开了雒阳,就能平安。哪知道那些宦阉还不想放过自己,竟然赶尽杀绝。
  回头看了一眼魁梧少年,蔡邕说:“黄邵,邕观你也是读书人。十常侍既然想要我性命,邕无话可说。只是,邕有一事相求……元叹只是随我求学之人,与十常侍素无恩怨,不过是受邕所累。若你还是一个读书人,就请你放了我这个学生。”
  “老师……”魁梧少年惊怒不已,“顾雍不才,却也知天地君亲师天地五常,岂能弃老师不顾而独活?顾雍若是逃走了,又如何面对天下人,如果面对师弟师妹?老师,若您还把顾雍当作学生,休要再说此话。黄邵,有顾雍在,休想害我老师半根汗毛。”
  长剑点指黄邵,顾雍大声喝道。
  黄邵露出羞惭之色,朝蔡邕拱手,“先生,非是邵不答应,实不能也!”
  说着,他抬起手,大喝一声,“点火!”
  几十个火把扔出来,落在柴堆上,立刻点燃了熊熊烈焰。顾雍一手拉着蔡邕,迈步向房外冲,“贼子休想害我老师之命,顾雍在此!”
  杂役们锵的抽出了刀剑,准备阻拦顾雍。就在这时候,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响。
  紧跟着有人大声询问:“前方驿站,怎地走水了?你们都站在那里干什么?为何还不进去救火?”
  那声音如同一声炸雷,在夜空中回荡。
  蔡邕身体一振,一把拉住顾雍,“元叹别急,我们有救了,我们有救了!”
第五十章
荒野偶遇
  天黑了,颍川在夜色中,只剩下一个朦胧的影子。
  董俷骑在马上,立于一座山岗,眯缝着眼睛,盯着那颍川的轮廓半天没有说话。
  手紧紧的握着阔刃斩马剑,面颊微微的抽搐,心里有一股火在蒸腾。
  被活生生的赶出了颍川,对于董俷而言,简直是奇耻大辱。可是他也知道,如果在颍川继续闹事,不但小命危险,连带着董氏家族也会被天下的士子所唾弃。
  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。
  武夫无名,这就是这个时代鲜明的特征。
  即便是位高权重,依然会被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士子所鄙视。那滋味,真不好受。
  似乎有些理解,老爹为什么会在当权后对士大夫那么凶残的压迫和杀戮。想必在老爹的心中,也压着一股怒火。如果这怒火不能得到宣泄,积郁爆发起来,真的是很可怕。
  “主人,就这么算了?”
  董铁轻声的询问。看得出来,他并不服气。可不服气又能如何?在西北大地上,不服气可以用拳头打得对方服气,而对方不会有半句怨言。但这里是中原,拳头固然很重要,却不再是唯一的指标。家世、声望……有时候比拳头大小更重要。
  长出了一口气,好像是把积郁在肺里的那股火吐出来。
  董俷拨转了马头,“小铁,君子报仇,十年不晚。今日我们在颍川所受到的侮辱,他日总会要讨回来。别着急,我们有的是时间……哼哼,到时候看谁笑的灿烂。”
  对于董俷的话,董铁似懂非懂。
  心里虽然不痛快,但是他依旧点了点头。不过在上马的一刹那,董铁说:“主人,那些家伙在死的时候,样子真的很可笑。呵呵,小铁有点上瘾了,不知道什么时候,才能再砍下他们的头。那家伙居然吓的尿裤子,名士?还不如一条狗呢。”
  “会有机会,会有机会的!”
  董俷诧异的看了董铁一眼。这个在原来的历史中没有出现过的人,如今已经开始成长了。他今年不过十六,未来会是什么样子?也许连老天爷都无法说清楚吧。
  何止是董铁,自己不同样也在成长吗?
  “兄弟们,今晚我们在野外烧烤,看星星,吃烤肉……哈哈,快活过似神仙啊。”
  “没错,快活似神仙!”
  随从们大笑不止,心中的那点火气,也随着董俷这一句话,烟消云散。
  “走,我们比赛一下脚力!”
  董俷说完,纵马冲下了山岗。身后百余骑紧紧跟随,不时的发出苍凉的号子声,在夜空回荡,久久不息。那滚滚的尘烟飘散,令那号子声,更显出铁马金戈之气。
  ……
  皎月当空,不见云彩。
  董俷等人在颖水旁点燃了篝火,更有随从把临时猎取的动物做成烤肉,肉香四溢。
  生活在西北大地上的人,大都是豪爽之辈。
  唱起了颇有西北之风的民谣,更有人唱起了许多人耳熟能详的《秦风-无衣》。
  诗歌唱:岂曰无衣?与子同袍。王于兴师,修我戈矛。与子同仇!
  岂曰无衣?与子同泽。王于兴师,修我矛戟。与子偕行!
  岂曰无衣?与子同裳。王于兴师,修我甲兵。与子偕行!
  那歌声渐渐苍凉,却带着一种让人热血沸腾的韵味。董俷也忍不住了,他靠在象龙的身上,看着远处的随从,不知不觉的和他们一同唱了起来:“岂曰无衣,与子同袍……”
  也许他们是在向董俷表达一种决心;也许只是随口歌唱。
  但对于董俷来说,那却是深深的感动。被士大夫所鄙视又能如何?我有这些可生死与共的兄弟,可以相互扶持,相互信任的战友。你们那些士大夫,何曾有过?
  想到这里,董俷不由得笑了。
  那张已经开始出现青春痘的脸,在月色中看上去更加难看。但那笑容,却格外的有味道。
  远处,有銮铃声响。
  歌声立止,扈从们呼的起身,单膝跪地,半蹲在远处。刀枪已经执在手中,警惕的向黑夜中巡视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69/7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