恶汉(校对)第706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706/779

  笑着点点头,“德昂终究是没有吸取上一次的教训,看样子这一次,他恐怕是要有大麻烦了!”
  王累嘿嘿冷笑起来。
  黄权所说的教训,是李恢早年的遭遇。
  他是建宁人,曾经在建宁做过督邮。李恢的姑父爨(cuan)习,是建宁郡建伶县的县令,做了一些违反法纪的事情。而李恢的督邮职务,却是检查官吏违法之事,类似于那种监督部门。
  发现爨习的问题后,李恢根本没有考虑其他原因,直接上报了成都。
  有道是,亲不亲,一家人。西川乡党成风,李恢高了爨习,非但没有对爨习造成麻烦,反而让他险些被罢免了官职。连带着家里人对他也看不顺眼。当时的李恢,情况是真的很狼狈。
  幸而他的姑姑说情,爨习也没有和李恢计较。
  反而把李恢介绍给了当时蜀郡太守董和,这才算是让李恢免了一难。
  董和当时就说李恢:“德昂你太心急了……想做出成绩,我能理解。可凡事应该三思而后行。”
  这件事,大半的蜀中官吏都知道。
  对于李恢的这种行为,王累是赞成的。但不顾亲情而只在意自家的前程,却非王累所看重。
  他站起来,看了看天色……
  “公衡,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,想必那李恢也该到了。我们准备一下,好迎接我们的太守大人!”
  王累与董和不睦。
  当初被刘璋杖脊一事,也有董和的影子。
  而董和又是庞羲的亲信,李恢得董和的信任,也就注定了王累不会轻饶了他。至于黄权,对李恢也没有什么好感。能给他一点教训的话,黄权也不会介意,在关键时刻煽风点火。
  这二人准备了一下,待到快酉时了,探马来报,李恢的兵马快到涪关了。
  王累没有出面,黄权却登上了涪关城头。远处,尘烟滚滚,之间李恢领着兵马,来到了城下。
  看得出来,李恢紧赶慢赶,一路颇为辛苦。
  黄权心中一叹,拱手道:“城下可是德昂太守?”
  “我正是李恢……涪关如今情况如何?还不开城放行?”
  黄权笑了起来,“大人莫要心急,涪关如今一切安好。只是下官有一个朋友,想要引荐与大人。”
  李恢这会儿也回过了气,发现情况有些不妙。
  他一蹙眉,沉声喝道:“黄权,你搞什么鬼?都这时候了,还引荐什么朋友?快快打开城门!”
  黄权说:“非是下官不肯开,只是我那朋友说,大人若不先见他一面,怕是下官也无能为力……来人啊,擂鼓!”
  说着话,身后军卒擂响了战鼓。
  只听咚-咚-咚……一阵鼓响,从黄权身后突然站出一排弓箭手,一个个弯弓搭箭,对准了城下蜀军。紧跟着,涪关两侧,响起喊杀声。两支人马从涪关两侧杀出,人数大约有两千人左右。
  其中一员大将,身高过丈,膀阔腰圆。
  黝黑的面皮,赛似锅底。一手青锋矛,一手屠龙戟,一马当先冲出,厉声喝道:“无难军甘贲在此,李恢还不下马投降!”
  不好,上当了!
  李恢激灵打了一个寒蝉,马上就明白过来,黄权怕已经是投降了。
  也来不及去想黄权为什么会投降,李恢大声吼道:“三军儿郎,随我先消灭贼军,再取涪关!”
  蜀军将士齐声喊喝,舞动刀枪向那两支人马扑去。
  可是这两支关中军势如猛虎一般,人数虽不占优,可是一个个悍勇无比。甘贲催马冲进了蜀军阵营当中。青锋矛翻飞,屠龙戟带出一道道奇异弧光。这甘贲在关中军里面,有甘老虎的绰号。单纯论武艺,绝对可以排名前五位。只在董俷黄忠以下,和典韦也是不分伯仲。
  另一支人马的主将,是霍峻。
  他和甘贲领军横冲直撞不同,而是以元戎弩为主,向蜀军进攻。
  两支人马一前一后,一内一外,只杀得蜀军人仰马翻,血流成河。要知道,蜀军经过六十里长途奔袭,已经是很疲惫了。人数虽然占优,可又如何能与养精蓄锐的无难军相提并论。
  天完全黑了下去,涪关城头燃起了火把。
  黄权领一支人马也杀将出来,蜀军在抵挡了片刻之后,终于溃败而去。
  李恢带着人马,狼狈而逃。一边跑,一边在心里咒骂黄权。待我回到绵竹,点齐人马再杀回来,定会要你黄权小儿好看。不过,当务之急是先逃命,那些无难军实在是太过凶狠。
  和蜀军相比,无难军不禁在装备上强过蜀军,而且在训练上明显也高于蜀军。
  董俷为无难军配备了清一色的藤甲,汉安刀……甘贲本身也是将门出身,兵法韬略相当不俗。再加上贾龙和张任,也非是等闲之辈。数年在山地中和西域人鏖战,才练出今日的雄兵。
  李恢这一战,不知己,不知彼,却是输得一点都不冤。
  出发的时候,军容整肃,雄赳赳,气昂昂。
  回去的时候,却是丢盔弃甲,惨不忍睹。李恢率领残兵败将一路败逃,速度也是不慢。二更天时分,兵马来到了绵竹城下。却见城头上静悄悄,四门紧闭,蜀军大纛在风中猎猎作响。
  “城上何人当值?速速通禀杨大人,就说我回来了!”
  “咦,可是李太守在说话?”
  城头上有人奇异的询问了一声,李恢怒道:“废话,正是我……快点通禀杨洪,打开城门!”
  “李大人,只怕这城门开与不开,杨将军却是做不得主了!”
 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耳熟?
  李恢心里一惊,厉声喝道:“城上何人讲话?”
  “呵呵,不就是我喽!”
  话音刚落,只见绵竹城头灯火通明。一队军卒簇拥着一个身高不足七尺,五官秉异,相貌丑陋的青年出现在垛口。那青年眯着三角眼,朝着城下李恢一拱手:“李太守,统在此恭候大人多时了……绵竹已被我军占领,李大人是聪明人,还不下马投降,更待何时?”
  “你,你是谁?杨洪何在?”
  李恢一下子就懵了,结结巴巴的问道。
  青年笑道:“在下无难军长史,凉王府尚书庞统。今奉皇上之命,特来取蜀中,以祝凉王大婚!”
  “什么?”
  李恢只觉得胸口一阵发闷,喉咙有点发甜,脑袋一下子成了一锅粥。
  庞统道:“若非李大人配合,统安能请去绵竹?还有,杨洪将军已经逃走了……想必此时正在往成都的路上。估计不消明日,成都就会知道李大人深明大义,投降于我家凉王的消息了。”
  “你胡说……”
  李恢胸口疼痛,忍不住一口血喷出来,栽下了战马。
  城门突然间大开,王戎领数百兵卒杀将出来,厉声喝道:“尔等见朝廷大军前来,还不弃械投降?”
  火光中,王戎威风凛凛,杀气腾腾。
  掌中的凤翅鎏金镗,闪烁寒光,遥指精疲力竭的蜀军,声如巨雷一般,回荡在夜空之中。
  ……
  江油失守,涪关失守,绵竹竟然也失守了……
  庞羲瞪大了眼睛,看着风尘仆仆,满脸血污的杨洪,呆坐在太师椅里面,竟半晌说不出话。
  真是祸不单行啊!
  刚接到涪陵关失守,这边关中军怎么就杀入了蜀中?
  杨洪放声大哭:“将军,不是我杨洪无能,实在是那李恢,李恢……不当人子。”
  这‘不当人子’四个字,若用后世比较直白的话语来解释,大致就是:这家伙不是个东西。
  庞羲握紧了拳头,颤声道:“季休,你莫要着急,慢慢说!”
  “李德昂暗中勾结关中军,说是出兵救援涪关,实际上却调走了绵竹大半的兵力。末将曾死命阻拦,劝说李恢先通知大人,然后再设法集结兵马,关中军就算占居涪关,但兵马绝不会太多。到时候只需反戈一击,涪关江油就可以夺回来。可是李恢不听,带走了绵竹精锐。”
  “李德昂,竟敢如此……”
  如此什么?
  庞羲没有说出来,只是觉得这胸口发闷,好像有一块石头压在了心口上一样。
  他努力的平静下来,颤声道:“那绵竹又怎会丢失?”
  “李恢走后,绵竹兵力空虚。末将不得不领人四处查看,以防备关中军偷袭。不成想李恢竟让他的亲信,打开了绵竹城门,放关中军入绵竹……末将以寡敌众,还被那关中军一个名叫王戎的家伙,打断了胳膊……”
  “关中军,有多少人?”
  “当有五千之数!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706/7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