恶汉(校对)第72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72/779

  董俷在前,完全当成棍棒使用的大枪舞出一道道残影,抽打的贼兵惨叫不停。而后面的亲兵更凶狠,刀刀致命,人马冲杀过去,只留下遍地的尸体,不见一个活人。
  首领先亡,已经让贼兵惊慌。
  再被这么一阵凶猛的冲杀,贼兵们早已丧胆。
  也不知道是谁先叫喊了一声扭头就跑,一个人跑,其他的人更没有在打下去的意志。几百个人呼啦啦四下逃窜,连兵器也不要了。董俷看也不看那些溃败的贼兵,冲到院子前甩蹬下马,抬手把已经变形的大枪扔在一旁,一把抽出了斩马剑。
  “追杀贼兵,一个都不要放过!”
  一声令下,那二十个亲随五人一组,分成四队立刻散开。
  不是董俷心狠手辣,若是那些贼兵反应过来,发现他们只有这么点人再重新围聚上前,只怕要费些手脚。这样乘胜掩杀,却可以令对方无暇思考,只能一路溃败。
  象龙非常自觉的跑到了一旁,董俷冲进了院子。
  刚一进入院门,四五个额头扎着黄巾的汉子挥舞刀枪就冲了过来。
  黄巾?董俷心里又是一怔。
  难不成黄巾之乱又要爆发了?呵呵,这里为什么要用‘又’呢?想到处在西凉,董俷因为韩遂等人的举动差点以为黄巾之乱爆发。没想到中原各地却是平静异常。
  故而看到这些头带黄巾的人,董俷还真的吓了一跳。
  不过那也只是一瞬间的错愕,眼看着对方冲上来,他脚下错步一滑……董俷的体型有点像他老子,属于那种极为魁梧的类型。可多年苦练五禽戏,令他的身体和步伐非常灵活。手中的斩马剑滴溜溜一转,横刀一推。和对手错身而过,不但躲过了对方的攻击,更把对方拦腰斩断。那汉子下身往前冲,上半身却倒在了地上。
  肝脏混合鲜血染红了地面,凄厉的惨叫声更回荡夜空。
  趁着其他人一愣的功夫,董俷已经看清楚了院子里的情况。大约有二三十个敌人,蔡邕被一个魁梧的少年挡在身前,被十几个黄巾贼堵在门口,却冲不出来。
  火势很猛,眼看着就要把整座房舍吞噬。
  而那魁梧的少年更是满身的伤口,却毫不退缩,顽强的挥舞宝剑阻挡敌人。
  场中的情况看清楚了,董俷不免着急。贼兵再次围了上来,这些人的意志,显然要比院子外面的那些人要坚强,而且也颇有勇力。斩马剑一颤,幻出了数十道剑光。
  董俷的刀法并不算特别出众,但和这些黄巾贼一比,却高明了百倍。
  剑光闪闪,一蓬蓬热血喷溅在空中。十几个围困董俷的黄巾贼被瞬间砍得七零八落。董俷不但招数比他们精妙,更兼那一身天生的古怪力量。他的斩马剑,是蒲师傅专门打造,重四十八斤。而那些黄巾贼手里的兵器,根本无法与董俷相提并论。
  一剑砍掉了对方的脑袋,鲜血喷溅在董俷的身上。
  董俷有点兴奋了,哇哇大叫起来。对手不敢在上来,他冲到围困蔡邕的黄巾贼身前,手起刀落,把一个黄巾贼砍翻在地。凶猛的砍杀,令黄巾贼也感到了恐惧。
  魁梧少年带着蔡邕刚冲出火场,身后的房屋哗啦一声就塌了。
  “伯喈先生,您没事吧!”
  “没事,没事……”
  “你,保护好伯喈先生,其他人交给我!”
  董俷冲着魁梧少年叫喊了一声,转身就冲向了其他人。院子里也只剩下十几个黄巾贼,根本不够董俷杀的。一会儿的功夫,就只剩下一具具残缺的尸体。而董俷瞪着眼睛,向四处张望。那张丑脸上沾着血污,在火光中更显出恐怖的气息。
  看到董俷的模样,魁梧少年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。
  院子外面,有马蹄声传来。
  蔡邕和少年本就惊魂未定,听到马蹄声,脸一下子变得惨白。幸好,来人在外面高喊道:“主公,贼人已经杀退,主公可无恙?”
  “我没事,没事……给我搜查战场,看看有没有活口。”
  “喏!”
  董俷这才走到了蔡邕面前,也不理那少年一脸戒备的模样,躬身一礼道:“先生受惊了!”
  只要是人,总会怕死。
  在没有希望的时候,蔡邕可以大义凛然,毫不慌乱。可是当危险过去之后,强撑着他的那一口气立刻松懈下来。脚一软,险些就瘫在地上。若非少年搀扶,这脸可就丢的大了。
  不过,蔡邕并不觉得难堪,相反自嘲的笑道:“当年王越让我练剑,我还死活不听。今日才知道,这世道艰辛……有些事情,不是靠着圣贤书就能够解决掉的。”
  他站稳身子,“董家小哥,这次多谢你了。若非你及时赶到,邕几乎丧命。”
  “先生客气,先生在颍川替俷求情,这份恩情俷如何能忘?有道是受人滴水之恩,必当涌泉相报。区区小事,可足挂齿,再说了,能再遇先生,也是俷的服气。”
  这番话说的是条理分明,特别是那一句‘受人滴水之恩,必当涌泉相报’更是让蔡邕眼睛一亮。忍不住笑了起来,“元叹,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,这话你可信了?”
  那少年也在上下打量董俷,闻听蔡邕的话,也笑了,“学生受教了!”
  眼角的余光,看到有人影贴着墙边晃动。少年定睛看去,立刻大吼一声,“贼子,休走!”
  他喊的快,可董俷的速度更快。
  一道乌光呼啸射出,蓬的就没入了院墙,挡在那人的面前。
  纵身上前,斩马剑搭在那人的脖子上。董俷还没有来得及开口,那个人就扑通跪在了地上。
  “巨魔儿饶命!”
  董俷不由得一怔。巨魔儿这名字是韩遂对他的称呼,在西北或许有些名声,但在中原……想那韩遂,总不可能把这种事拿出来炫耀。可这个人,又是如何知道?
  心中疑惑,脱口问道:“你认识我?”
第五十三章
追悔莫及
  那人一身文士打扮,只是头上的高冠已经不见,头发散乱不堪,正是黄劭。
  董俷打量了半天,却不记得在何处见过此人,于是问道:“你是谁,如何知我?”
  “在下黄劭,益州巴西人,曾在金城见过将军大展神威。”
  董俷更加奇怪,“你既然是益州人,为什么跑去金城?今日为何又要来劫杀先生?”
  “我……”
  蔡邕在少年的搀扶下走过来,“董家小哥,他是奉中常侍封谞等人的命令,前来杀我。”
  封谞?中常侍?
  董俷自然听说过封谞的名字。他老子董卓,在暗地里贿赂十常侍的事情他也知道。
  再者,十常侍之名,可说的上是天下皆知。
  只是董俷不明白,十常侍为什么要杀蔡邕?而且,既然是十常侍要杀蔡邕,为什么会让这些人出面?看这些人的打扮,分明就是黄巾贼,太平教徒。十常侍和黄巾贼走到一块了吗?可惜,那评书对黄巾之乱的讲述并不多,董俷也想不起来还有这么一段情节。
  迟疑了片刻,董俷的手上猛然用劲,冰冷的刀锋贴在黄劭的脖子上,留下一道淡淡的血痕。
  黄劭身子一软,就瘫在了地上。
  董俷问道:“我问你话,你要如实交代……你可是太平教徒?可认识大贤良师?”
  黄劭目露惊恐之色,失声道:“你……”
  “我再问你,此前你去金城,可是要和那韩遂勾结,共同起事?”
  “你怎么知道?”
  “现在是我问你,却不是你来问我!”
  蔡邕骇然的瞪大了眼睛,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董俷,看着黄劭,最后和少年的目光接触。
  “我再问你,那中常侍封谞,可是和你们勾结在一起了?”
  黄劭没有回答,但眼中流露的惊恐之色,却足以说明了一切。董俷没有再问,因为随从在搜索完毕之后,前来报告说,没有活口留下。有没有活口都不再重要,这个黄劭,应当是太平教中的重要人物,想必知道的事情,也绝不会让董俷失望。
  命随从把黄劭看管起来,董俷想要开口询问。
  蔡邕却先开口,“贤侄,你怎知道,他是太平教徒?你又怎知道,太平教要起事?”
  言语间已经亲近了许多,从小哥到贤侄,从某种意义上而言,说明蔡邕认可了董俷。
  董俷暗自叫苦,总不成说他是穿越来的,知道要发生黄巾起义之类的话语。
  犹豫片刻,他说:“不瞒先生,去年初,太平教曾在临洮传教,因我觉得他们居心叵测,故而想要把他们驱散,却不想引起了他们的反抗。那些人,也是发髻披散,以黄巾抹额,故而……此后我护送姐姐前往金城,不想遇到韩遂暗中陷害。”
  他把在西凉的遭遇说了一遍,听得蔡邕和少年不停倒吸凉气,看董俷的目光又不一样。
  最后,董俷说:“我从金城逃回临洮后,才知道朝廷已经任命韩遂为金城太守,西部都尉。父亲劝我不可以意气用事,可我却不甘心。善良之人含冤而死,作恶之人却逍遥自在,我不甘心……故而我命人打听消息,这才对太平教知道一些。”
  听上去很合理,没有任何破绽。
  蔡邕迟疑了一下,突然发问:“贤侄,你观这天下大势又将如何?”
  董俷顿时傻了……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72/7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