恶汉(校对)第726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726/779

  没想到,却是小心眼儿?
  董俷想了想,“柏亭告破,西平归降。曹操在汝南的防线已经名存实亡。我估计,曹仁下一步的举动,一定是保全兵马,退守临颍至长平一线。若我估计的不错,他十有八九会舍弃刘晔。”
  “臣下也如此认为。”
  “那你觉得,曹操会做什么反应?”
  “曹操嘛,如今他在濮阳和袁绍打得不可开交,一时半会儿是脱不开身。而且,汝南告破,许昌必然会有一番动荡……以曹操的性格,说不定会兵行险招,和袁绍来一场决战吧。”
  决战!
  董俷轻轻点头,对陈宫的看法倒是颇为赞同。
  这大半年来,通过贩卖辎重军马,董俷已经抽走了冀州五成以上的存粮。同时,在针对刘备曹操等各诸侯的交易当中,也获得了不菲的利润。就关中目前的情况来说,时机已经成熟。
  而且,春闺已经开科,一切进行的颇为顺利。
  剩下的,就是等待秋试来临。一俟这第一科成功了,那么不需数年,天下学子将尽归长安。
  是不是可以……
  董俷沉吟片刻之后,起身道:“公台,你即刻回承明殿,以我的名义,向黄忠文聘,张郃张辽,贺齐田豫,陈到诸葛瑾,以及在西川的徐荣和阎圃传令,就说命各军做好准备,随时候命出击。
  另外,命庞德所属渭南行营,自陆浑关出,屯兵于轩辕、伊阙和大谷三。”
  陈宫闻听,忙拱手应命:“臣下明白!”
  送走了陈宫,董俷又把董铁找来。将一块巨魔令交给了董铁,嘱咐了几句之后,董铁领命而去。
  差不多了!
  董俷轻轻的揉着太阳穴。关中至今已沉寂了四年之久,差不多是应该做一个结束了吧……
  董俷想到这里,再次起身,准备往杜邮堡走上一趟。
  才一出门,就看见董冀匆匆的走来,“父王,您这是要出门吗?”
  董冀说话的时候,显得有些躲躲闪闪。这在以前,却是从没有过的事情,董俷不禁愕然。
  “伯威,有什么事情吗?”
  这伯威二字,是董冀的字。本来,董冀年仅十八,尚不到弱冠的年龄。但考虑到他已经出仕,并且董俷自己在十五岁的时候就有了字,所以对年龄也不甚在意。所以,年后就给了董冀表字。
  董冀白皙的脸,微微一红。
  “父王,孩儿有点事情找您,不知道您是否有时间呢?”
  董俷笑着点点头,“时间倒是有,不过……算了,您随我进书房说话。”
  父子二人,走进了书房。董俷坐下来,对正在整理书房的小木头说:“去,把三爷送来的武陵茶取来,烹两杯茶。”
  这武陵茶,是壶头山樠溪特产。
  胡昭也是在偶然的机会发现,并且经过烹制后,口感非常不错。东汉末年,茶并没有普及,甚至很多人把这茶叶,只当作是一种药物。胡昭在发现了茶的另一个功用之后,就送来一部分给董俷。
  董俷呢,本身对茶也无甚喜爱,只是偶尔换换口味,倒也不错。
  相比之下,黄月英、蔡琰二人,倒是非常喜欢。并且自己鼓捣着,用炉火烹制,效果不错。
  “好了,有甚话,赶快说!”
  董冀挠了挠头,轻声道:“是这样子……昨日我去温侯家看望,来婶婶问我,可否请君侯来长安呢?”
  早在去岁,吕布一家就抵达了长安。
  董俷对这一家人颇为款待,专门拨出了一座府邸,名卫将军府,供吕布的家眷居住。期间,来莺儿曾带着女儿吕欣过府前来拜见董俷。本来这拜见的事情,应该是由严氏来做,只是因为严氏到长安后才发现,自己已经有了身孕。算算日子,应该是在离开汝南之前的事情。
  董俷和来莺儿也算是旧识,谈起当年的事情,唏嘘颇多。
  而董冀呢,却和吕欣很来电。那吕欣年已十四岁,却出落的亭亭玉立。既有来莺儿的妩媚,又继承了吕布的英气。董冀和吕欣一见之下,就有点转不开了,隔三差五的总会去吕家做客。
  严氏也好,来莺儿也罢,都看出了董冀的心思。
  仔细想一想,这样似乎也不错。能和董家扯上关系的话,那么他们这一家子也好过许多。
  董俷隐隐约约的听到了一些消息,不过并没有放在心上。
  就如同他对女儿文姬的态度一样,董俷希望儿子也能找到心爱的女人,共度一生。吕家……门楣是差了点,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,董俷吕布,并称是这天底下的两头猛虎,也算不错。
  故而,也睁一只眼,闭一只眼算了……
  儿孙自有儿孙福,只要董冀自己觉得高兴,自己觉得幸福,那么就算是娶了吕欣,又有何妨?
  当然,年纪似乎还小了一些。
  董俷道:“我从未说过,不让君侯来长安。如果君侯愿意,我也会非常开心。想当年,我与君侯在雒阳相处的不错。后来虽发生了些小误会,但也算不得什么。若他愿意,自可前来。”
  说到这里,董俷细目一眯。
  “伯威,你来家婶婶是个性子高傲的人,断不会问你这种事情……呵呵,是谁让你来问的?”
  “这个……”
  董冀的脸,顿时通红。
  “好了,你不说我也知道。吕欣那丫头也不错,你娘亲她们对她也颇为喜欢。若是你喜欢她,就只管去追好了,莫要偷偷摸摸的。我董俷的儿子,喜欢女人要光明正大,躲闪个甚?
  你可以把我刚才说的话告诉那小丫头……还有,温侯家里有个家将,名叫高顺,是也不是?”
  董冀一怔,“是有这么一个人。不过好像不怎么说话……父亲,为何提起此人?”
  “那是个了不起的人!”
  董俷一笑,“好好和他交流一下。高顺这个人,单讲练兵的话,只怕是不会被老麴和叔至差。”
  董冀闻听之后,眼睛顿时亮了……
第四六四章
温侯(二)
  吕布自泰平四年杀入南阳之后,纵横荆北三郡,斩将夺关,无人能够抵挡他飞熊军的冲击。
  当然,吕布也非常聪明,没有去攻取大城市。
  毕竟不是当年血气方刚的年纪,经历过许多挫折之后,吕布已经学会了审时度势,量力而行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昔日的北地恶虎,也就变得更加厉害,至少在荆州无人能抵挡。
  只取集镇,袭掠荆州的小股兵马,斩杀斥候,断劫粮队。
  吕布本就擅长于骑战,如今又融入了流寇的战法,打一枪换一个地方,和荆州军稍沾即走。
  所以,荆州军的将领对此也非常头痛,却又无能为力。
  闇部斥候遍天下,董俷自然是有办法和吕布联络。不过,董俷也清楚吕布的性情。放回山的老虎,怎么可能再蛰伏呢?吕布若来长安,就必须要放弃兵权,这一点董俷不说,吕布也能清楚。
  董冀掌控督察院,和王买是搭档,自然有办法和吕布联系。
  但董俷也可以肯定,吕布绝不会来长安。这是个顾家的男人,骨子里却流淌着好战的热血。
  让吕布在长安做个富家翁,只怕比杀了他都难过吧……
  ……
  泰平五年三月,春闺放榜,提点出一千六百多名进士,入长安秋试。
  其中,有三成来自外地的生徒,剩下的全都是自三学毕业的国子。对于这样的一个结果,所有应试的人,或者会有些失落,却没什么话好说。长安科举,自然是要依照着董俷设定的模式来进行考核。生徒之中或有文才出众者,可是比起三学有针对的培养而言,大有不如。
  但是,经此一试,也让更多的生徒,感到了一丝希望。
  年纪小的人,开始考虑入三学之中求学。毕竟,入三学只需经过考试,不需要任何的手续。
  长安承明殿中,石韬笑呵呵的说:“此次春闺,虽然只有一千六百人通过了科考,但是在另一方面,却为我们吸引了大批来自关东的生徒。按照曾次大人《三学纪要》中所说,第一次科举,未必会有太大的成果,但是却能够是我们三学国子的质量和数量,获得极大提高。”
  董俷端坐主位之上,却没有说话。
  曾次,就是黄劭。这个当年在黄巾之乱时跟随自己的老臣子,已经故去了多年。他没有大本事,但是却能静下心来,琢磨出《三学纪要》这样的恢宏巨著。一辈子也没有流传什么诗词典章,但是对后世的影响,怕是谁也无法比拟。如今,春闺结束,董俷更加怀念黄劭了。
  陈宫顾雍,还有刚调入承明殿的马峤梁习,在听了石韬的话之后,也陷入沉思之中。
  许久,顾雍一声叹息,“未曾想,黄劭声名不显,一介寒士出身,却能谋划出《三学纪要》这样的经典。有了他这一部书,却是让我们今后的取士,少走了很多的弯路……我不如曾次啊。”
  顾雍那是什么人?
  正经的世家子出身,在董俷的部曲当中,少有人能够比拟。今日说出这一番话,也算是一种认可。其实,在科举法令颁布之前,不论是顾雍还是陈宫,总归是有一点不太服气。因为,科举法令颁布后,董俷竟在长安太学院和国子监中设立了一座雕像,赫然正是黄劭的雕像。
  陈宫捻着胡须,看着从各地送上来的名单,轻轻点头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726/7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