恶汉(校对)第735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735/779

  据说,连刘辩都得到了通知,派杨谦来查看探寻。各方的官员,围聚府外,紧急从兰池调来的军队,足有四五千人守护在凉王府的周围。看到董冀回来,从府中跑出来一个大汉,带着哭腔道:“大公子,大公子……千岁他……”
  “吾彦,住嘴!”
  董冀一声厉喝,“父王勇冠三军,乃天下第一武将。区区蠢贼,怎能伤的了我父王的性命?”
  说完,用阴冷的目光一扫府门外的人。
  “诸位大人,看起来有人似乎想在秋试大考之前,做些文章啊……父王不会有事,请大人们先回府吧。元直,立刻派人前往杜邮堡,调督察院入长安。通知廷尉,就说此事从现在开始,由督察院接手。所有刺客,一律移交督察院……在事情没有查明之前,任何人不得妄议。”
  “喏!”
  董冀口中的元直,可不是徐庶。
  这个元直,是周不疑。说来也巧,周不疑的字,早在他出生之前,就已经被周朝定了下来。
  也叫做元直。
  就如同诸葛亮表字孔明,胡昭也叫孔明。
  当时董俷知道后,还戏称道:“没想到,我麾下会有两个元直!”
  长安廷尉,如今是由刘先担当。也是董家一系的人马,又是周不疑的舅舅,由周不疑出面,自然是最稳妥。
  周不疑领命而去,董冀大步走进了凉王府中,那壮汉吾彦,紧紧跟随。
  吾彦,命士则,是扬州吴郡人。祖上三代,是顾家堡的农户。当年顾家堡遭逢大难,除了战死于顾家堡内的人之外,许多属于顾家堡的农户,也逃离了顾家堡,吾彦一家也在其中。
  吾彦当时年纪很小,在父母的带领下,逃到了荆南。
  父亲在吾彦十岁的时候病故,母亲含辛茹苦的把吾彦抚养成人,但在吾彦十六岁时,遭遇一场大病。
  吾彦一家,当时居住在酉阳。
  母亲病重,吾彦虽是个孝子,可奈何家境贫困。只好在街上卖身,祈求换来的金钱能救母亲的性命。当时周宾正好奉命前往壶头山,见十六岁的吾彦身高七尺有余,膀大腰圆,一副孔武有力的样子,顿时心生喜爱。就出钱为吾彦治疗母亲的病症,又带着吾彦,前去壶头山。
  十六岁的吾彦,天生神力。
  而且长的很好看,眉清目秀,齿白唇红。
  能徒手生裂虎豹,被沙摩柯看重,留在了壶头山上。曾在洈山谷,随胡昭伏击李严,更格杀李严在洈山谷之中。后来胡昭听说吾彦是顾家堡人,就让他带着书信,推荐他去了长安。
  似董俷沙摩柯这种人,对于武将有着本能的喜好。
  吾彦虽然没有系统的练过武艺,但是天分极为出色。加上他那身天生的古怪力气,得董俷看重。
  不过,董俷没有把吾彦留在身边,而是让他跟随了董冀。
  这吾彦不是马上将,但在步下,甚至能和典韦打个不分胜负。以至于典韦赞叹道:“我十八岁的时候,却是敌不过今日的士则。倘若再过几年,士则之勇,怕是不会逊色于我家虎儿。”
  这称赞,可是非常的高。
  董冀带着吾彦走进了府中,大门紧闭之后,扭头问道:“士则,我父王……”
  “大公子,主母在后院,等你前去。”
  董冀一怔,点点头道:“一会儿你去找媛容大叔,抽调府中技击士,三步一岗,小心的守护。”
  “小将明白!”
  吾彦是个聪明人,如何能不明白董冀的意思?
  董冀急匆匆的赶到了后院,就见门口董铁扶剑而立,见到董冀过来,忙上前行礼,“大公子……”
  “父王如何了?”
  “大公子进去,就知道了!”
  董冀推开房门,虽然已经有了些准备,可还是微微一怔。
  这房间里,坐了不少的人。除了蔡琰董绿,黄月英任红昌蔡节之外,尚有济慈马真,和承明殿的几个大臣。董俷端坐在榻上,满身的鲜血。但是脸上却看不出任何问题,和众人谈笑风生。
  “父王,您这是……”
  董俷哈哈大笑,“伯威,是不是被吓了一跳?”
  董冀长出了一口气,“父王,你可吓死孩儿了……好端端的,怎么……母亲,你们怎么也……”
  蔡琰恶狠狠的瞪着董俷,咬牙切齿道:“此事和我们却没有关系,是你那老爹一手策划出来的好戏。伯威,你是不知道,刚才他满身血淋淋的被抬回来的时候,可把我们给吓坏了……这不,连中行也让我从太医院里给抓了过来。可没想到……你看他,哪有半点受伤的模样?”
  董冀哭笑不得,“父王,您这又是唱的哪一出啊?我回来的时候,两位婶婶也都被吓得厉害。”
  董俷笑道:“若不如此,又如何能瞒得了曹操刘备等人?”
  “父王,您这是……”
  蔡节坐在董俷的身边,“爹爹,下次可不许再这样了。三娘和小妈都有了身孕,若是被吓着了,岂不是会动了胎气?”
  “嘿嘿,下不为例,下不为例!”
  董俷从榻上下地,对董冀说:“你立刻把那些刺客,还有今日随行的百名亲卫,秘密送往雒阳。还有,让老麴的背嵬军和孟坦领巨魔士改装押送,至雒阳等候我的命令。几位夫人,今日之事还请见谅,不过在我没有揭开谜底之前,还请代为掩护,对外只说,我重伤不见客。”
  蔡节轻声道:“爹爹,您……”
  “我欲亲领兵马,督战京兆。”
  “啊?”
  蔡琰闻听,吃了一惊,“夫君,怎么你又要……”
  董俷看了看屋中的众人,一声长叹,“此战自泰平二年就已开始谋划。若进行的顺利,当是我在中原,最后一战。曹操、刘备、孙策……都是枭雄,若我不能参与此战,一生都无法快活。更何况,为孟德送行,若我不参与,他岂不是难过吗?此战,公台梁习,马良黄荣,都将随我出征。
  长安之事,还请夫人们多多帮衬……伯威,凡事要多与别人商量,务必要保证秋试大考,按时安全的进行。”
  董冀激灵灵打了一个寒蝉。
  当董俷这句话说出口的一刹那,他明显的感觉到,顾雍等人看他的目光,有些不太对劲儿了。
  虽然说,董俷视他做继承人,在府中已获得通过。
  乃至在整个长安,也被大多数人所认可。但是董俷却从未正面的说过此事,一切也只是猜测。
  如今,董俷依然没有清楚明白的说出来。
  但是当着众人的面,把话语说的这个份上,应该说是已经表达的非常清楚了!
  董冀插手行礼,“父王放心,孩儿一定会配合几位大人,保证秋试大考,能顺利的进行。”
  “如此甚好!”
  董俷说罢,看着顾雍几人,沉声道:“十年辛苦,今朝将获得丰收。然则越是如此,也就越需谨慎小心。师兄,几位大人,明日一早,我将秘密离开长安,一切就托付于诸位大人了。”
  顾雍等人也站起来,躬身施礼。
  “千岁请放宽心,我等定会安排妥当,绝不辜负千岁的厚望。”
  董俷笑了起来……
  他推开了房门,看了一眼站在门口守卫的董铁,沉默半晌之后,长叹道:“媛容,该收网了!”
  董铁也一笑,“小人等这一日,业已足足三年。”
第四七零章
大野泽(三)
  巨野,因大野泽而得名。
  所谓的大野泽,是位于河水下游的一个巨大湖泊,也有人把这里称之为巨野泽。
  这里,曾经是远古时,鲁西南的兖州,更是当时生活在齐鲁大地上,鲁民们的活动中心。
  在巨野,东北望,可以看到巍峨泰山。古济水从旁流过,因河水带来的泥沙淤积,而形成了今日的广袤平原。古时,鲁人西出群山,见到这里有连绵的平原,于是把这里称作大野。
  而巨野,就是大野的入口。
  春秋时期,巨野曾经是西狩获麟之地。前汉大将彭越,也出生在这里。
  曹操濮阳大败,可看上去却没有半点的忧虑。相反,在抵达巨野之后,他带着许褚曹彭,颇有兴致的观赏了巨野的风光……蚩尤墓,麒麟台,还有战国时齐鲁会盟台和金山秦王洞,都让曹操流连忘返。更让曹操着迷的,是这里临近圣人之故土,处处林立着名士的文碑。
  曹操不着急,反倒是许褚曹彭感到了莫名的惶恐。
  其中又以许褚跟随曹操的时间最久,也深得曹操的信赖,故而大着胆子问道:“丞相,何故有此雅兴?”
  曹操嘿嘿一笑,“无他,苦中作乐耳!”
  苦中作乐?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735/7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