恶汉(校对)第74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74/779

  董俷倒是没有管他,径自向蔡邕深施一礼,而后问道:“先生找俷来,有何吩咐?”
  “贤侄,你且先坐下。”
  蔡邕摆手,示意董俷坐在他的下首,和顾雍并排。对面,刘望不无羡慕的看着董俷,让董俷更感莫名其妙。
  “贤侄,我这里有三封信,是关于太平教的事情。一封,我会让管城县尉呈报雒阳……只是我不能肯定,会转到皇上的手里。这一封,也会由此地县尉送往雒阳,我好友手中。但我一样不能确定,皇上会接纳我的建议。还有一封信,我想拜托贤侄送给令尊董河东。我知董河东结交很广,说不定能送到皇上的手里。”
  那言下之意是说:我知道董卓不但和大将军走的近,而且和宦阉也有联系。
  不过,蔡邕说出这番话的时候,神态颇为诚恳,没有丝毫轻视或者讽刺的意味。
  董俷犹豫了一下,起身从蔡邕手里接过了信件。
  “俷定会立刻派人把这封信送往河东,交给我父亲……”
  “那就好,那就好。若此信能交给皇上,董河东定能成为我大汉江山的不世功臣。”
  蔡邕长出了一口气,“邕还有一事,就是关于黄劭,该如何处置?”
  董俷扭头看了一眼黄劭,“这个……俷自当听从先生的吩咐。”
  黄劭眼巴巴的看着蔡邕,目光中带着无限的求生欲望和祈求之意。蔡邕闭目沉思片刻,轻声道:“贤侄,黄劭虽有大逆不道的行为,但其也不是不明事理之辈。刚才他很坦诚的把太平道的事情都说了,我想……放过他,不知贤侄意下如何?”
  董俷的眼睛,不由自主的眯缝起来,盯着黄劭看了半晌。
  那黄劭吓得是额头冷汗之流,更感到口干舌燥,喉咙里好像有一团火在燃烧似的。
  “先生若说放了,那就放了!”
  “可若放了他,他又回到太平教为非作歹,怎么办?”
  “那就现在杀了他……”
  黄劭打了一个哆嗦,目光再次移到了蔡邕的身上。蔡邕笑了,“贤侄,可我刚才说了,放他一条生路。”
  董俷愕然的看着蔡邕,心道:你这老头玩儿我不成?
  蔡邕说:“元叹,你且带黄劭下去,我有些话,想要和董贤侄说。”
  顾雍应了一声,压着黄劭往外走。那黄劭走一步,停下来向后看一眼,带着无尽期盼。
  “望贤侄,你也留下。”
  刘望准备出去,却被蔡邕留下。他和董俷站在一起,心中很茫然,不知道蔡邕这喉咙里,究竟卖的是什么药。
  蔡邕沉吟了一阵后说:“贤侄,论罪名,那黄劭是罪该万死。可我和他谈论了一会儿,发现此人倒是颇有些才能。只可惜他出身卑贱,虽有本领却得不到赏识。放他离去,我实担心他会回到太平道助那张角。那样的话,邕真是百死不能辞其罪。”
  董俷听出了一些门道,犹豫道:“先生的意思,莫非是……”
  蔡邕微笑着点点头,“贤侄果然聪明。我视贤侄为自己人,故而也不说什么客气话……董河东虽为河东太守、司隶校尉,看上去是位高而权重,可并不为士大夫所接受。贤侄若想招揽人才,只怕这里面的困难会很多。除非他日董河东能似今日大将军一般的风光,或许还有希望。否则,想要得士大夫承认,难!难!难!”
  蔡邕一连串说了三个难,却把董俷说的也是心里冰凉。
  虽然知道这种情况,但还抱着一些希望。可蔡邕的这番话,彻底绝了他的念头。
  低着头,董俷久久不语。
  蔡邕也不出声,只是用悲悯的目光看着董俷。
  刘望拍了拍董俷的肩膀,“兄弟,你莫要灰心丧气。昨日你不是说过,事在人为嘛?”
  董俷抬起头,努力一下,“兄长莫担心,我没事。”
  扭头对蔡邕说:“那先生呢?先生可看得起董俷这个鄙夫?”
  蔡邕笑了,“贤侄,邕虽略有薄名,却也不是迂腐之人。若无贤侄,邕出身再高贵,如今也都成了一个死人。这卑贱高贵之说,莫要再提。但以浩然正气养身,胸怀坦荡,虽出身低下又能如何?邕若存轻视之意,今日必不会与贤侄说话。”
  董俷深施一礼,“多谢先生!”
  “在贤侄未得士大夫所承认之前,不妨多用寒门之士。那黄劭倒也可用,不如让他跟随贤侄,说不定将来也能谋个出身。对贤侄而言,也是个帮手,你可如何?”
  董俷想了想,“俷倒是无甚异议,但不知那个黄劭……”
  “呵呵,这个贤侄放心,老夫自会劝说与他。”蔡邕似乎是了了一件心事,神态也轻松了很多。他摆手让董俷和刘望坐下来,“望贤侄,你我乡亲,老夫观贤侄也颇有求学之心。此次老夫回圉,要停留些日子。贤侄若有时间,不妨去我那里呆些时日。”
  刘望闻听,喜出望外。
  “望,求之不得。”
  董俷突然插嘴说:“先生,您什么时候启程?”
  “今天下午,我就动身。”
  董俷犹豫了一下说:“先生,俷担心十常侍贼心不死,那太平教徒说不定还会前来骚扰。若先生不嫌弃,俷愿毛遂自荐,护送先生回家,不知先生可愿意否?”
  没等蔡邕回答,那刘望就连连称是。
  “贤弟这话说的不错。先生,从管城到圉,一路也颇多险要之地。董贤弟勇武过人,其麾下之勇猛,更比之官军不遑多让。不如让他护送您一程……望若非是有要务,定要送先生一程。可惜……就让董贤弟代我护送,望多少也能放心。”
  蔡邕一皱眉,“只是这样就麻烦贤侄了!”
  “不麻烦,不麻烦。”董俷笑道:“俷也想在先生身边多呆些时日,好聆听教诲呢。”
  “既然如此,那就请贤侄辛苦一趟。”
  蔡邕答应下来,却是让董俷高兴万分。他和刘望出门,开始收拾行礼。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情,对刘望说:“兄长,原本想和您一同回已吾,没想到……俷可能要失约了。”
  刘望说:“贤弟,话不能这么说。伯喈先生是天下尊敬的名士,你能护送他老人家,是福气,当哥哥的只有开心。真的,如果不是离家太久,我怕家里人担心,真的是想和你一起护送先生。再说了,圉城到已吾,不过两天的路。等我安顿了家里,最迟七八天,就去圉城和贤弟相聚。呵呵,到时候我再带上典韦兄弟,让先生好好评价一下,你二人谁是天下第一。”
  这天下第一,自然是天下第一丑。
  如果是别人说这话,董俷定然会非常生气。
  可刘望说这话,他心里倒是很高兴。当下点头说:“那我就在圉城恭侯兄长到来。”
第五十五章
行路难
  董俷并不死心,虽然他明知道,那件事的可能性不大,但还是忍不住要试一试。
  毕竟,机会不是天天都能出现,像顾雍这样的未来牛人,更不是董俷经常能遇到。在往圉城的路上,董俷和顾雍旁敲侧击的交谈起来。言谈之中,了解了一些顾雍的情况。
  顾雍出身很好,家族在江东也是少有的世家大族。
  早几年似乎是在家里惹了祸,跑到雒阳躲避风头。后来经人介绍,拜在蔡邕门下。
  如今,家中的祸事已经消弭。
  而顾雍也马上就到了弱冠的年纪,经家中的努力和地方官员的推荐,将会担任合肥长。
  此行送蔡邕回家之后,顾雍也要马上回家赴任。
  董俷的问话,可说是很隐晦。但那顾雍是何人,又如何听不出董俷话语中的意思。
  “阿丑兄弟!”
  顾雍和董俷也算是熟悉了,彼此的称呼也就显得随意了很多。董俷还没有取字,故而顾雍也就直呼他的小名,算是对董俷的一种认可。当然,董俷对此也很高兴。
  顾雍说:“你的心意,雍非是不明白。说起来,伯父如今身居高位,手握重兵,在朝廷中颇有身份……只是,你应知道,雍出身大家族,所要做出的每一个决定,首先要考虑家族的利益。伯父虽然位高,却恐无法令雍之家族获得重利。”
  这话语说的已经非常明白,董俷不仅黯然。
  顾雍的意思就是说,你老子的官位虽然高,不过在世族的眼中,什么都不是。要想让我效忠你,也不难。首先你要你的父亲得到我家族的认可,同时还要为我的家族带来足够的利益。否则,哪怕你是大将军,我和我的家族,还是不会甩你。
  董俷强笑一声,“多谢兄长的指点。”
  说完,他忍不住向后看去。只见黄劭正策马跟随在董铁的身后,脸上也看不出什么表情。
  董俷还没有发现黄劭有什么特别厉害的地方,之所以收留他,还是看在蔡邕的面子。也许黄劭真的有些本事,可要和顾雍这等未来的牛人相比,差距定不会小。
  一种失落感,在心头升起。
  顾雍叹了口气,“阿丑兄弟,雍虽然不知道你为何如此看重我,但雍还是非常感激。老师曾说过,寒门之中藏龙卧虎。那黄劭……也许真的能给你增添臂助。另外,我那小师弟,还请兄弟暂时不要去打搅他。奉孝的学业正是关键时刻,冒然去寻找他,只怕会给他增添很多的困扰。他日若有缘,你们一定会再相聚。”
  董俷如何听不出顾雍的话中之意,分明是不看好他,更不看好他背后的家族。
  “俷记下了!”
  说完,他两脚轻轻一磕马肚子,象龙骤然提速,跑到了队伍的最前方。
  顾雍看着董俷的背影,轻叹了一口气。待董铁、黄劭两人带着队伍从身边超过后,他放慢了马速,来到车仗边上。在马上微微躬身,轻轻的叫了一声:“老师。”
  车帘一挑,露出蔡邕的面容。
  “元叹,你观此子如何?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74/779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