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徒(精校)第166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66/535

  此时,儒学尚未独尊。五百年孕育而成的热血之气,在这一刹那间,汇聚成了滚滚的洪流。
  邵平也许是出身儒家,对于这歌词并不是完全赞同。
  但当所有人全部在嘶吼,在咆哮的时候,昔日的矜持仿佛在一刹那间,也不见了踪迹。
  身不由己的高歌起来,手紧紧的攥住了剑柄。这也许,是他最后的底线,始终没有拔剑击盾。
  “君休问,男儿事在疆场上,胆似熊罴目如狼。
  君休问,生若为男当杀人,不教男躯裹女心。
  男儿不恤身,纵死笑相承。壮士百战声名起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
  男儿莫战栗,有歌与君听:
  杀一是为罪,屠万乃为雄。屠得九百万,更是雄中雄。
  雄中雄,道不同。看破仁义名,今生逞威风。
  美名不爱爱恶名,杀人百万心不惩。
  宁教万人切齿很,莫要无有骂我人。
  放眼天地间,何处英雄不杀人……”
  男儿歌到最后,已经和原来的词句生出了许多的改变。
  待到那何处英雄不杀人七个字出口,所有人几乎是咆哮出来,歌声在苍穹中回荡不息。
  一遍,两遍,三遍……
  当整一条大道上,都回荡着这首歌曲的时候,远处阳周城的城墙,已经隐约可见。
  夕阳残红,歌声嘹亮。
  那浓浓的杀气萦绕在天地间,蒙恬带着幕僚,站在城头上看着过往的军士,忍不住放声大笑。
  第一四四章
-
~永正原~
  军心可用,军心可用!
  蒙恬看着站在眼前的刘阚,在心中暗自赞赏。一晃六年,昔日默默无闻的小子,如今已成猛虎。
  一首《男儿从军歌》,在一日间传遍了阳周。
  虽然说听上去怪怪的,非风、非雅、非颂,却道尽了男儿血气。蒙恬祖上是齐人,可他却是在老秦出生,在老秦长大。更欣赏那种壮烈之气,对那种仁义道德的说法,素来嗤之以鼻。
  此次征伐匈奴,朝堂上的意见并不一致。
  廷尉李斯、宰相王绾,还有博士淳于越等人,都不太赞成和匈奴开战。
  在他们看来,对匈奴的战争完全没有必要,无故兴兵,胜算不多。而且,匈奴人是马上民族,行踪飘忽不定,很难捕捉到战机。只为一个莫名其妙的谶语,就要来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。于大秦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。为此,李斯等人在朝堂上和主战的蒙恬等人激烈辩论。
  但最终,却是始皇帝决定了此事。
  自统一六国以来,始皇帝的确是日益的刚愎自用。但逢大事的时候,他还是会倾听一下臣子的意见。匈奴,一定要打,而且要狠狠的打……这是始皇帝的原话。也正因为这一句话,李斯等人不得不闭上了嘴巴。并且在最短的时间里,制作出了与匈奴作战的方针和计划。
  与此同时,始皇帝钦点蒙恬为,督战阳周。
  此战,将动员边郡戍卒三十万,并且从山东北部诸郡征调民夫二十万人,以协助战事推进。
  蒙恬也是出身军人世家,三世为将。骨子里流淌着是一股子老秦人悍勇热血。
  所以,他对刘阚的这首《男儿从军歌》赞赏有加。以至于刘阚才抵达阳周城外,蒙恬就命他来见。
  说实话,刘阚也很激动!
  六年前第一次见到蒙恬的时候,他并不知道蒙恬的身份,而且也没有资格和蒙恬说话。一晃六年过去,再次见到蒙恬的时候,刘阚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。在私心之中,他对蒙恬敬佩不已。甚至远超过刘邦项羽等人的钦佩。
  战国时,名将纷起。
  不管是乐毅、孙膑旁、白起、王翦……刘阚独敬佩李牧。
  辟云中。击胡蛮,正经的民族英雄。而在秦汉之交时期,刘阚所敬佩地人,唯有一个,蒙恬!
  后世关于蒙恬的传说有很多,刘阚已记不清楚了。
  唯独他击溃匈奴,开疆扩土地事迹,始终不曾忘怀。所以,当他站在蒙恬面前时,居然有些手足无措。
  蒙恬不由得笑了!
  终究还是个孩子。难免会有些紧张。
  只是没有想到,这小子还是文武双全。他认认真真的打量着刘阚,殊不知刘阚也正在看他。
  蒙恬身材魁梧,比刘阚矮了小半个头。
  国字脸,浓眉大眼。乍看上去。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受。但是靠近之后,却能感受到蒙恬身上的那种刚烈之气。这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气质,有的人可以感觉到,有的人却不行。
  刘阚在心底,忍不住赞了一声:不愧是秦汉第一名将!
  如果蒙恬不死,刘邦项羽有可能推翻大秦吗?在电光火石间,刘阚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念头。
  这时候,蒙恬开口了。
  “刘阚。陛下此次对匈奴开战。本来和你没甚关系,但我还是破例将你征召。你可知为甚?”
  没错,此次征召,仅止于山东北部各郡,山南各郡无需出征。
  刘泗水郡属于山东南部各郡,其分界线,就在河水。大河以南,为山东南部,大河以东,为山东北部。似泗水郡,砀郡,陈郡,三川郡,乃至薛郡、琅琊郡,准确地说,无需征调。
  其实直到现在,刘阚也没弄明白,这太尉府,也就是相当于后世的国防部,怎会单为自己发出征召令呢?现在似乎有点明白了,是蒙恬所为。以他的能量,发征召令并非一件难事。沸&腾&文&学整理收藏
  蒙恬说:“这是我第二次见你。
  第一次是在昭阳大泽,六年前你还是个小娃儿。不成想,短短六年,你已经有了诺大成就。
  我原本还想把你招入蓝田大营,只可惜后来一忙起来,却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。
  呵呵,平白便宜了任嚣……早前任嚣发来战报,数次提起了你的名字。所以我很好奇,想借此机会见识一下,你这个在任嚣口中,我大秦未来的栋梁之才,究竟是长的怎生一个模样。
  不错,你很不错!”
  蒙恬一连两个不错,让刘阚顿感受宠若惊。
  “刘阚!”
  “喏!”
  “你此次带几多兵马?”
  刘阚沉声道:“除郡守赠予刘阚的三百蓝田甲士之外,阚尚自备骑军百人,将三人,书佐两人,军司马一人。算上阚自己,共四百零七人,特向上将军报到。”
  说着话,他从怀中取出太尉府的符信,恭恭敬敬的递到了蒙恬的面前。
  蒙恬一笑,将那符信收起来。而后抄起一枚黑木虎符,在手中掂量了一下,沉声道:“很好,看样子你已经做好了大仗地准备。你那首歌子唱的甚好,虽不合韵律,倒也别有一番血气。
  这样吧,我再拨甲士百人,命你自成一曲。
  从即日起,你在军中官拜军侯,前往永正原听命……李成何在?”
  “小将在!”
  话音刚落,从门外转入一名青年,一身戎装,年纪大约在二十左右,大步来到蒙恬的面前。
  “着你为刘军侯军中左司马,领轻车一组。归刘军侯指挥。
  即刻领三日军粮,随刘军侯往永正原听命。限三日之内必须抵达,不得有误,听明白否?”
  “李成明白!”
  青年看了刘阚一眼之后,旋即退到了刘阚的身后。
  蒙恬说:“李成乃名将之后,谋略出众;刘阚你也经过疆场搏杀,望你二人,能精诚合作。”
  刘阚和李成拱手应命,“定不负上将军厚爱。”
  按照秦军的编制,逢战时。以平时地编制为基础,组建成部曲制地作战部队。
  此时,尚无元帅这个说法,统帅被称作大将或者上将军,下设副将,裨将若干。每个将军,又统帅若干部,每部的主将,称之为校尉。也就是后世兵书中经常见到地一部一校制度。
  部以下,为曲。
  曲的主将。被称之为军侯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66/53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