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徒(精校)第254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254/535

  就在李左车忧心忡忡的时候,探马打听到了消息。
  刘阚在两日前自秦亭出发,可是在到达黎亭的时候,突然变了方向,改道往瑕丘方向去了。
  瑕丘?
  李左车一下子懵了!
  刘阚这又是耍的什么花招?他明明是应该往博阳方向走,为何在半路上,又突然间变了方向?
  可不管刘阚是出于什么心思,想要伏击他已经太可能。
  看样子,只有往平阳。协助田都在平阳起事,再做其他地谋划!
  想清楚之后,李左车也没有犹豫,立刻率领人马往平阳赶去。
  刘阚为什么会在中途改道?
  却是叔孙通的建议……
  叔孙通认为:济北田安,不足为虑。虽然从目前来看,田安虽可能是此次梁父山事件的发起者。但嬴邑地处盆地,只要有了准备,决不可能成大事。因为嬴邑的地理位置,就注定它的影响力不会太大。所以,济北田安只是一个引子,真正的危险,应该是来自于平阳田都。
  叔孙通甚至认为,田安如果真地有危险,田都也不会救援他。
  田安的作用。就在于把薛郡的注意力吸引过去。到时候薛郡松懈,田都趁势而起,整个齐地都将随之动荡。因为这薛郡。人口众多,是一个大郡。而且与济北郡、砀郡、琅琊郡、东海郡、泗水郡、临淄郡相连接。一俟出现混乱,就可以迅速蔓延,波及周遭六郡,影响巨大。
  所以,齐地之乱,不在济北,而在平阳。
  谁说儒生不通兵事?
  叔孙通地这一番分析,让刘阚猛然意识到了他之前所忽视的问题。
  他有点片面了……梁父山事件的发生。绝不是一个简单地谋反事件。其中牵扯到的问题,关系到方方面面。也就是说,做出这番谋划的人,从一开始就没有把重点放在嬴邑,而是把它当成了引子。真正的杀招,是在平阳。田安是一个弃子……当然了,能保住的话,自然更好。
  可问题就在于,叔孙通的分析。仅仅是他地猜测。
  至少在目前而言,刘阚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,那田都也参与了谋反。
  万一田都和梁父山事件没有关系。田安起事,而刘阚又不在济北郡,那么这问题可就大了。
  往好里说,这叫玩忽职守。如果说地严重一点,这就是抗旨……
  不管是哪个罪名,刘阚都要人头落地。所以,对刘阚而言。叔孙通的分析。让他陷入两难。
  赌,还是不赌?
  刘阚在反复思量过后。终于下定了决心。
  “何公所言极是!”他想了想,沉声道:“只是,我们手中没有证据,也不好对田都下手吧。”
  叔孙通这时候又献上了一策:“都尉不必为此而担心,只需持由郡守地印信,请薛郡郡守出面,征召那田都往鲁县(薛郡治所)问话。如果田都参与了谋反,定然不敢前往。咱们就能以抗命之罪,将其拿下;如果他去了,更简单……把他扣在鲁县,咱们往平阳彻查此事。”
  刘阚不禁诧异的看向叔孙通。
  猛然笑道:“何公果然好计……既然如此,就让贾绍携带由郡守的书信,前去拜访薛郡郡守。
  不过,如果那田都确实谋反,只怕平阳县内,也已经有所安排。
  我有一计,可神不知鬼不觉地拿下平阳……何公,我给你二百骑军,往瑕丘驻扎,做出我停留在瑕丘的假象。如此一来,可以让田都放松警惕……我和林,则设法混入平阳做内应。”
  叔孙通一听,顿时着急了。都尉,这怎么可以?你为主将,怎可轻身涉险?再说了,人马都在我的手中,你和林司马两个人……”
  刘阚微微一笑,“谁说我是两个人?
  何公放心,此事我自有计较。不过如此一来,田都就会知道事情败露,而提前起事。我需要你做的事情,就是屯扎瑕丘时,暗中调动兵马。只要田都不去鲁县,你就立刻发兵平阳。从瑕丘(今山东兖州)到平阳,不过半日光景。到时候你我里应外合,一举将平阳拿下。”
  第二一八章
-
~谁比谁聪明?~
  已过了三伏天,天气仍旧炎热。
  一连数日的高温,好不容易盼来了一片雨云,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股湿润。但是,这一丝湿润,丝毫没有缓解平阳的高温天气。反而因为这湿润,使得平阳笼罩在一团湿热的空气里。即便不再是烈日炎炎,可坐在房间里,哪怕是一动不动,也会出一身湿腻的白毛汗,使得人们感觉更加难受。
  有一丝微风,却无法拂动那繁茂的枝叶。
  田都穿着一件对襟单衣,裸着膀子,脸色有些阴沉。
  “还请偃公三思,王恪这个时候征召您前往鲁县候命,只怕不怀好意。老秦人已经看出了破绽,此前田安派刺客刺杀老秦钦差,更使得嬴邑暴露出来。如今,那钦差不往济北郡,却突然转道瑕丘……您若是去了鲁县,就如同羊入虎口,凶多吉少……不可去,绝不可去。”
  偃,是田都的字。
  已年过四旬的田都,身高在八尺上下,膀阔腰圆,生的孔武有力。
  不过,也许是受齐鲁文化的熏陶,眉宇之间却透着一股书卷气。他把玩着手中的刀布,静静的端坐在庭上,一言不发。在他的两边,赫然正端坐着张良和李左车二人,都紧张的看着田都。
  李左车在听闻刘阚改道之后,立刻率人直扑平阳。
  这才刚落脚,就听说有薛郡郡守王恪派人前来。征召田都往鲁县议事。不管是李左车还是张良,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。于是,李左车立刻前来劝阻,而张良则在一旁,默默盘算。
  田都捻着黑须,沉吟不语。
  有些阴鸷地眸光,凝视着一旁低头沉思的张良。
  说实话,他不喜欢这个人。不能否认,这个张良很有能力,而且对老秦的怨恨。也是发自内心。
  可是……他太自私了!
  从表面上,张良挑动齐地动荡,是为了缓解大江以南反秦集团的压力。可实际上呢?陈郡等地的秦军兵马一旦行动起来的话。直接受益者并不是楚地的反秦集团,而是故韩后裔。
  谁都知道老秦住在在南阳、陈郡等地的兵马。一方面是为了监控江南,另一方面还有压制颍川、三川郡等故韩、故魏的反秦集团。特别是颍川郡,那是故韩的领地。老秦地兵马直接监视着颍川郡的一举一动,对于故韩后裔而言,无疑有着极大的压力。张良,是韩人!
  想当初,张良出现在齐地。游说田都等人地时候,勾勒出了一个极为美妙的蓝图。
  田都深以为然,所以迫不及待地和田安等人进行联系,意图在齐鲁大地实施张良的这番计划。
 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,田都渐渐的看出了一丝端倪。
  张良所有的筹谋。并非是为了大家。他是故韩贵族后裔,心里面所想的,还是兴复故韩国。
  齐鲁也好、楚地也罢。
  和老秦人拼的你死我活之后,似乎只有故韩国可以受益。
  张子房之心,路人皆知。田都虽然想中止计划,却已经是骑虎难下,不得不硬着头皮进行下去。
  相较之下,田都更欣赏李左车。
  也许不比张良地筹谋,可他至少是一心为公。这一次李左车急匆匆赶到平阳报信,就能看出其人品优劣。可惜了。李左车虽然是名将之后。但比起张良,名气上却是大大的不如。
  至于原因?
  一方面是李左车还年轻。另一方面张良博浪沙刺秦的行动,为他平添了一个光环。
  田都见张良沉默不语,心中更觉不快。之前你不还滔滔不绝的筹谋计划?怎么这时候又变成了哑巴?
  “少君所言,田某并非没有觉察。”田都在犹豫了片刻之后,沉声道:“只是平阳方面,如今尚未准备妥当。散落在各地的兵马,至少还有七日才能集结完毕。我若是不去鲁县,岂不是正给了老秦人以把柄?到时候他们借口我拒绝奉召,肯定会出兵抓我,一样难逃冲突。”
  “可是您如果去了,何异于自投罗网?
  老秦人定然会将您扣押,而后出兵平阳……这结果,却是相同。偃公,还请您三思而后行。”
  李左车说完之后,站起身来在庭上徘徊几步。
  突然停下脚步,“亦或者,我们现在离开平阳?”
  田都一笑,“离开平阳地田都,就如无根之飘萍。我的基业在平阳,在薛郡……没有了基业,田都与死何异?少君,我知你一番好意,田某心领了。但是,田某绝不会轻易离开平阳。”
  李左车很想说出一番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的道理。
  可又一想,他倒也能理解田都。这乡土情结,又岂能随便抛弃?田都的一切都在薛郡,在平阳。如果离开了这里,他就和普通人没有分别。对于这一点,李左车深有体会。想当年祖父被害之后,他原本可以随父亲前往代郡。那里是祖父打下的基业,有着连赵王也无法比拟的威望。
  但,父亲却选择离开了赵国。
  异地漂泊多年,一无所成。等李左车再次往代郡的时候,却已经物是人非。
  相反,柴将军当年不过是祖父帐下的小将,论名气和能力,都无法和李左车的父亲相提并论。赵国灭亡之后,柴将军没有逃离赵国,而是选择回了老家棘蒲。凭借着乡党的力量,十余年过去,柴将军手中掌握了一支两千人地兵马。各地大豪对柴家父子,全都十分敬重。
  李左车有时候就想,如果当年父亲留在了代郡,他如今又会有怎样地成就?
  这种事情,还真就不好说。看着田都,李左车突然间生出了一丝感慨,重又默默的坐下来。
  “子房先生,可有妙计?”
  田都淡定地看了一眼张良,开口询问。
  “老秦治下,果然是人才济济!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254/53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