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徒(精校)第342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342/535

  故而出身郢都之人,往往会把自己视为最纯正的楚人。刘阚之所以吃惊,不是因为别的事情。
  季布!
  这可是个很有名的家伙。
  对于季布的出身经历,刘阚还真记不清楚。史记他翻过几页,记得的除了那刘邦项羽和汉初三杰之外,留下印象的人,绝不会超过二十个人。如今,这二十个人里,也有不少在他麾下。
  季布应该算是这二十个人中的一个吧。
  但之所以记下他,并不是因为他的经历有多么显赫,而是因为一个成语。千金一诺,据说就是出自季布这个人。除此之外,刘阚对季布的了解,看起来怕是还没有李左车了解的多。
  得黄金百镒,不若季布一诺……
  刘阚那搜集名将的恶趣味顿时泛滥起来。这家伙武艺不俗,而且又颇有信诺,算是个人物。
  “季布,大丈夫生于世上,但求名留青史。死有很多种死法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而今你就算战死这僮县城中,也不会被人记住姓名。后世时,也许至多会背着个草寇之名。
  你既然知道我是谁,当知我说话算数。
  若你肯弃弓投降,我保你性命无忧。不仅是你,这些随你一同的人,也全都不会追究罪责。
  季布。你是个好汉子,当也能知晓是非。韩王成倒行逆施,在这里横征暴敛,草菅人命。短短几日。就让这僮县变得一片狼藉。我记得这里,也来过多次。当年僮县虽算不得繁华,可百姓们过地还算富庶。我敬你是信诺忠义之人,为何却要助那韩王,做这等助纣为虐之事?”
  箭塔上,季布满面羞红,无言以对。
  这个时候,灌婴带着人赶了过来。看到那箭塔上的季布时,不由得奇道:“季布,你怎在此?”
  “老灌,你识得此人?”
  灌婴道:“当然认得。他原本是楼仓军中一名伍长,因喝醉酒之后打死了一个地痞,本该被处以极刑。是葛婴出面,向钟离求情,才算饶了他的姓名。不过也因此被除了伍长之职。在军中担任小卒。此人颇有勇力,而且人缘很好。我当时本想把他要来,可是钟离不同意,只好作罢。
  再后来。他就被调出了楼仓大营,好像是给调到了大泽乡军营之中。
  我还以为他战死了呢……没想到竟然从了葛婴那逆贼。季布,见到君侯在此,还不立刻投降?”
  刘阚有点羞愧了!
  自己这个泗水都尉做的,可真不太称职啊。
  麾下有这样地牛人,自己却不知道。但也怪不得刘阚,自从他担任泗水都尉以来。就一直四处奔波。很少呆在楼仓。即便是呆在楼仓,他也是忙于公务。难有时间仔细的寻访贤能。*
  季布,不过是军中小卒。
  即便是勇武。可奈何这楼仓军中勇武之人无数,而刘阚叔侄,更是勇武异常,怎能显得出来?
  身份地位的悬殊实在是太大了!
  大的即便刘阚知道季布这个人名,也不知道这个名人就在他麾下效力。
  怪不得……
  刘阚有点明白季布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了。只怕是因为葛婴当初为他求过情,他记下了这份情意。想到这里,刘阚反倒是有些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……想要劝降季布,似乎并不容易。
  “君侯,当从速决定,咱们可不能在通县停留太久!”
  刘阚揉了揉鼻子,看着季布和那一干军卒,轻叹了一口气说:“季布,我重你是个有情义的汉子,实不忍让你这般死去。我要杀你,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,只是我……实在不忍杀之。
  你想必也是个聪明人,当明白那葛婴强攻楼仓,本就胜算不多。
  如今我火烧了僮县粮仓,他几万大军只怕用不了两三日,就要绝了粮草。空有一伙乌合之众,人数虽多,又能奈何得了楼仓?败亡,只在眼前……我也猜出你为何随那季布造反,无非是他曾为你求情,救过你一次性命……这样吧,他救你一命,我可以还他三命,可否?”
  季布在箭塔上,已收起了弓箭,依旧有些犹豫。
  “君侯此话怎讲?”
  “你若降我,这次我就饶他一命。不仅如此,将来若他继续与我为敌,我还可饶他两次。
  一命换三命,季布你也足以偿还他的恩情。
  如果葛婴够聪明的话,说不得能长命百岁;但三次之后,如果再落到我的手里,我绝不饶他。”
  “君侯不可如此……”
  李左车一怔,连忙劝阻道:“那葛婴终非常人,放虎归山,必有后患啊!”
  刘阚傲然笑道:“区区葛婴,尚不足为虑。若能以葛婴之命换来季布,饶他三次又有何妨?
  少君,若我连那葛婴都要顾忌,以后还能成甚事业?此事我意已决,季布你如何选择?”
  季布说:“君侯,我若不降……”
  “你若不降,我这里有三百飞熊军。一声令下,灭尔等不过弹指之间。我会厚葬与你,而后立刻回转楼仓,劫杀那葛婴。到时候,我定不会放过他,取他性命,让他与你九泉下作伴。”
  “兄长……”
  箭塔下,一个青年忍不住唤了一声。
  季布沉吟片刻。仰天一声长叹,“葛将军,非是季布忘恩负义,实在世……君侯。季布……降了!”
  说着他,他弃了弓箭,手搭箭塔木栏,纵身从箭塔上跳了下来。^^^^
  “都丢了兵器!”
  他喊了一声,紧走两步后,单膝跪在刘阚马前:“罪人季布,叩见君侯。但愿君侯能恪守信用,不忘今日之诺。”
  刘阚翻身下马。大笑着将季布搀扶起来,“我得季布兄弟,胜得十万甲兵。”
  很多时候,很多事情从表面上去,似乎是荒诞可笑,没有半点道理。
  葛婴如今在楼仓,手里握着几万兵马,比起楼仓。似乎是占尽了上风。刘阚大言不惭地说饶葛婴性命,如果放在后世,说不得会被人嘲笑做疯子。他几百人,就算加上楼仓的兵马。居然想要打败十倍于他的韩军?这种事情怎么看,怎么都是一个笑话,一个不可能的笑话。
  可季布却心知肚明,刘阚并非在说大话。
  他是南郢人,是楚人。
  父母早亡,身边只有一个兄弟,名叫季心。
  季布这个兄弟。性情暴烈。且仗义疏财。早年曾游侠关中,在三秦之地曾闯下不小地名号。
  为人任侠而好斗。属于那种一言不合,就会拔剑相向的人。
  在家乡和当地大豪斗剑。失手杀死了对方。季布无奈,只好抛弃家产,带着季心逃离家园。
  本来,季布想要去吴地,也就是会稽郡躲藏。
  可偏偏季心当年游历关中的时候,正逢刘阚在富平和匈奴人交手,不由得为之向往。刘阚坐镇楼仓,季心就提出了去投奔楼仓的主意。季布一开始不肯答应,毕竟刘阚是一个老秦。但听了季心地说辞之后,也不禁生出仰慕之情。加之刘阚那杜陵酒神之名,特别是楼仓自建立以来,泗洪一地百姓安居乐业,淮汉一路盗匪绝迹,让季布对刘阚,的确是很敬重。
  于是和兄弟一起来了楼仓!
  而当时,正逢三田之乱,刘阚不在楼仓。
  季布兄弟一合计,干脆投军算了。
  楼仓军和大多数军队不一样,用刘阚的话来解释:楼仓军是职业军人,而不似老秦的兵制。
  在楼仓,一共有两个兵营。
  一个是所谓地更卒大营,用来掩人耳目。
  服役的壮丁,会在这个大营中进行最基础的训练。但这个大营里的兵卒,算不得楼仓军。
  只有经过了一番考验和磨练之后,才可能加入真正的楼仓军,成为职业军人。
  当然了,这种事情,决不可能为外人所知。即便是季布兄弟二人,也不太清楚其中的奥秘。
  楼仓有极其丰厚的条件,让刘阚来训练职业军人。楼仓不缺粮,刘阚不缺钱。
  这两件加在一起,就形成楼仓特有地兵制。
  当然了,对外宣称,仍然是征召兵役,否则必然会被弹劾。当了楼仓兵,不用服徭役,不需要自己配备兵器干粮,一切都有楼仓分配。吃得饱,穿得暖地同时,还可以得到一些军饷。
  这对于当地人而言,颇有诱惑力。
  但是要成为真正的楼仓兵,也并不容易。刘阚只能在小范围内推行这套精兵政策,除了楼仓,哪怕是在大泽乡等地地兵营之中,都会实行老秦的兵制。这也是楼仓军自建立以来,五六年当中,只有两千兵马地缘故。其中固然有条件环境的制约,更多的则是由于刘阚的谨慎。
  况且,两千精兵对楼仓而言,已等同于十抽一。
  再扩大的话,哪怕刘阚再有实力,也承受不起这种压力。
  本来,季布兄弟很有希望成为职业军人。可惜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斗殴,最终丧失了机会。
  季布兄弟两人被调到了大泽乡军营,后来葛婴前来,季布念其救命之恩,于是跟随了葛婴。季布这个人很重情义,也很守信诺,否则也不会有后世千金一诺这个成语地出现。不过他追随葛婴。却不代表他认同葛婴地做法。特别是葛婴立韩成为王,让季布非常地反感。
  韩成朱鸡石在僮县的横征暴敛,也让季布深恶痛绝。
  若非念葛婴当初为他求情,说不定季布早就带着他那兄弟。往会稽郡去了。
  但这并不代表说,季布是一个盲从之人。他有头脑,也在观察。从葛婴兵强马壮地声势中,季布清楚的看出,葛婴和韩成这些人,并非成大事之人,迟早会灭亡。留驻泗洪,强攻楼仓。只是加速了他们地灭亡而已。如今,僮县再一丢失,葛婴所部的命运,已可以预见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342/53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