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徒(精校)第36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36/535

  为了喝酒,刘阚还鼓捣出了一个原始的炉子,供任敖等人温酒。
  温酒下肚之后,对于身体极有好处,符合养生学的原理。佐以风味小吃,在冬日中别有滋味。
  任敖、曹参和唐厉三人,没事儿就会缩在这门房里面,喝着小酒,还能看着外面刘阚练武以助酒兴,这小日子过的倒也舒畅。
  曹参笑道:“若没有这番刻苦,阿阚又怎能斩杀王陵?屠子说,七八年后阿阚能和他斗个旗鼓相当。依我看啊,用不了三五年,屠子怕就要危险了。至于识字……阿阚怕是另有想法。”
  “能写自己的名字就好,识字太多,又有何用?”
  唐厉正色道:“老任,话不能这么说。识字多了,总归是有好处……至少能明事理,分是非。就比如这秦律,如果我们大字不识一个,岂不是会惹出许多麻烦?多识几个字,有好处啊。”
  “有甚好处?”
  任敖挠着头说:“天底下的字太多了,我看着就头疼。明明就是一个字,非要有许多的写法,麻烦的很。”
  “所以,秦王……啊,始皇帝废除六国文字,独用秦文,也并非没有道理嘛。”
  曹参咬着嘴唇,轻声道:“六国文字,六国风骨!始皇帝这样强硬的飞出六国文字,只怕是六国士子会有反弹啊。如此一来,六国表面平定,可私底下呢,恐怕会是暗藏着杀机也说不定。”
  唐厉一笑,“这一代的士子或许会不老实,但下一代呢?下下一代呢?过上百年……或许用不了百年,几十年的光景,这天底下还会有多少人识得六国文字?要我说,统一文字是个好事。长痛不如短痛,或许始皇帝推行秦文的手段有点强硬,可对于以后,却是大有好处。”
  曹参辩不过唐厉,沉默下来。
  这时候,房门突然间蓬的一下被人推开,风卷着雪花涌入门房,寒意袭来,三人不由得一个激灵。抬头看去,却是刘阚扛着那木制大旗走了进来。浑身蒸腾着雾气,身上大汗淋漓。
 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,刘阚的肌肉看上去没有以前那般的坚实。
  但事实上呢,却力量并没有丝毫的减少,反而在雄浑之中,增加了一种柔和,一丝灵动。
  抹去身上的汗水,刘阚披上衣服,一屁股坐在了火炉旁边。
  抢过唐厉面前的酒盏,一饮而尽。然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,笑呵呵的说:“绿蚁新醅酒,红泥小火炉。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?几位哥哥,看起来这小酒喝得颇有滋味,酒兴正酣啊。”
  秦时,五言绝句尚未出现。
  刘阚突如其来的念出这么一段五言绝句来,任敖没有什么感觉,可是曹参和唐厉却有不同感受。
  破旧创新,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很难。特别是在这文字之上,任何一种创新,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完善。而且,学问越深,对新生事物的排斥也就越强。唐厉的眉头,微微一蹙。
  “阿阚,你这诗似乎有些不太和韵吧。”
  刘阚一怔,看了看唐厉的表情,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委。当下一笑,“老唐,我随口一说而已,你又何必在意?”
  “阿阚,诗言志,歌咏言。所谓教六师,曰风、曰赋、曰比、曰典、曰雅、曰颂,岂能随口胡言乱语?与礼不和,你当慎重。”
  可以看得出,唐厉对诗词歌赋极为看重,言辞之中自然是毫不客气。
  曹参却摇摇头,“我觉得阿阚这首诗很不错,虽然不合诗体,然则别有韵味。此情此景,用之以这首诗,倒也妥帖。诗所以合意,歌所以咏诗……老唐,我倒是觉得,你过于拘泥了些。”
  第三十一章
-
~笑看风云起(三)~
  在不知不觉中,曹参和唐厉展开了一次交锋。
  各自引用了典籍,阐述自家的道理。唐厉引用了《书-舜典》和《周礼-大师》两部典籍中的词句,而曹参则引用《鲁语》之中的说法。在这沛县城中,有学问的人可不多。唐厉算一个,曹参算一个,还有那萧何……反正掰着指头,基本上是能够计算的清楚。
  但是,这些人又有不同的学派。
  比如唐厉,受兵、儒、纵横三家学派的影响较深,其祖父唐睢,原本就是秦王政早期着名的纵横家。
  而曹参呢,出身于草根阶层。wωw奇Qìsuu书còm网
  东听一句,西看一眼,也说不准究竟是什么学派。不过生于沛县,受楚人的影响,曹参和萧何,都偏向于黄老学说。黄老求无为而治,刘阚的这首诗词中,所表现的也是一份逍遥气。
  如此一来,曹参自然会偏向于刘阚一些。
  这两人一俟展开了交锋,引经据典,之乎者也……刘阚和任敖在旁边听也不是,走也不是。
  相视一眼,不由得齐刷刷哀叹了一声。
  刘阚自己也有点后悔了!
  好端端的,吟什么诗呢?傻了吧?文盲了吧?听听这两位说话,足以让人惭愧死,难受死。
  “我说两位,这酒已经凉了!”
  任敖小心翼翼的在旁边劝阻,哪知道这唐厉曹参两人勃然大怒,怒视任敖:“你给我住嘴!”
  吓得任敖往旁边一缩,不敢在说话了。
  刘阚拍了拍任敖,苦笑道:“老任,知道不读书,不识字的痛苦了吧……不过,二位贤士,我和老任不过一粗人罢了,你们说的,我们听不太明白,能不能换一个话题?比如说……”
  这‘比如说’三个字才一出口,却听见房门蓬的一声,又被人撞开了。
  一股寒流涌入门房,刘阚不由得一缩头,打了一个哆嗦。抬头看去,却是审食其和曹无伤两人。
  这两位如今可是大忙人,有日子没见了。
  一方面,刘阚乔迁新居,需要建造房舍,审食其需要照看着。同时,他和刘阚的大事情,也开始运作起来,基本上没有时间。而曹无伤呢?也很忙……刘阚用八千大钱换来了十顷荒田。
  按照《秦法田律》,百姓可以买卖私田。
  沛县不缺肥沃的土地,一顷良田大概在三千到八千秦币不等。按曹无伤的想法,花上万多秦币,买上两三顷土地也就差不多了。可谁知道,刘阚死活不同意,非要那泥沼边的荒地。
  阚夫人呢,在大事上,气节上,是不会让步的。
  但是对于小事儿,却已经开始听从刘阚的意见了……是啊,要不是儿子犯傻,手里怎会有这么多的钱帛?荒田就荒田,说不定儿子这次犯傻,又能搞出什么花样?这叫傻人有傻福。
  任嚣也不明白刘阚的想法,甚至沛县城中,九成的人都不明白。
  但钱是刘阚的,他既然铁了心要买荒地,谁又会在意?反正,一大群人等着在旁边看好戏。
  曹无伤的老爹亲自办手续,把泥沼边上的十顷荒地,贱卖给了刘阚。
  于是,曹无伤的事情就来了。从秋收开始,他就从泥沼里挖黑泥,覆盖在荒地之上。十顷荒地,也够他忙上一阵。然后要帮阚夫人买牛,为此还专门跑去了一趟彭城,买回两头壮牛。
 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,曹无伤在刘阚被罚作之后,一直没有来探望过他。
  “阿阚,成功了,我们成功了!”
  审食其一进屋,就兴奋的大喊大叫,冲过一把抱住了刘阚,大有要将刘阚一下子扑倒的气势。
  “松开,松开我!”
  刘阚双臂向外一分,硬生生崩开了审食其的手臂,“其哥,什么成功了?我可没有龙阳之癖。”
  龙阳,也就是那魏国人龙阳君,生的花容月貌,也是当是魏王的男宠,更是国史当中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同性恋者。刘阚看审食其这架势,和龙阳君颇有相似,不由得心里为之一寒。
  审食其一把推开了刘阚,“老子喜欢女人!”
  说着,他向曹无伤一摆手。曹无伤也的确是个老实人,从门外拎着一坛子酒,可就走了进来。
  “这是?”
  “阿阚,你说的那个法子,果然有效……你看,成功了!我用你说的那个法子,酿造成功了!”
  曹无伤把酒坛子拎到了榻上,抬手拍开了泥封。
  一股浓郁的酒香,顿时弥漫在房间里。唐厉和曹参也不吵了,任敖的眼睛,唰的一下子亮了。
  “泗水花雕,这就是你所说的泗水花雕!”
  “你竟然真的成功了?”
  刘阚呼的站起身来,抢步上前,查看坛中酒的成色。片刻后,他轻轻点头,脸上露出灿烂笑容。
  泗水花雕,准确的说,就是后世黄酒的雏形。
  其实,黄酒并不是不存于这个时代。早在春秋时期,黄酒已然出现。唐厉等人所喝的盎齐昔酒,也是黄酒的一种。只不过,由于酿造工艺等方面的原因,使得酒色浑浊,带有强酸。
  刘阚前世曾为营养师,对于酒的研究,自然不少。酒,多则过量,对身体有害,但适当的饮酒,非但不会有害,相反还有助于养生。黄酒,作为养生酒的一种,刘阚前世曾走访了许多酒厂。后来还是在绍兴一个农户家中,用高价买回来了一张据说是已经失传了的秘方。
  九酝酿造法,一种极为传统的工艺。
  历史上,正是随着九酝酿造法的出现,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浊酒。而后的一切工艺,都是在九酝酿造法上加以改进。流传到刘阚后世所在的年代,其中不少的细节,已经失传了。
  根据古籍记载,九酝酿造法出现于西汉末年,成熟于东汉中期。
  也就是说,刘阚眼前这一坛子泗水花雕,比之历史上的第一坛花雕酒,至少提前出现了四百年。
  酒色还是略显浑浊,想必是因为第一次酿造,加上沉淀发酵的时间不足,所以不够完美。但是比之市面上的盎齐酒来,这酒水凛冽,酒香怡人。周遭几人不由得食指大动,齐刷刷的向刘阚看去。
  第一坛花雕酒啊!
  刘阚无视众人的目光,急切的询问审食其这酿造的过程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36/53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