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徒(精校)第373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373/535

  洋洋洒洒万余言,却让刘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。前世的刘,虽出身军人世家,但毕竟没有真正的走上过战场。况且,后世的军事
  秦汉时的兵法谋略,虽有脉络可寻,终究有很多差别[过兵书战策,来到这个时代也看过商君残篇,拜读完整的《尉缭子》。甚至说,他在北疆连番用计,与匈奴激战,说不懂得谋略,自然是有些说不过去。
  然后,刘的谋略,大都停留在战术层面上。
  在大局观方面,他可以依靠着先知先觉抢到一些先手,可总体而言,还是非常的薄弱。
  特别是在目前的状况下,整个历史似乎已经变得扑朔迷离起来。许多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,让刘的先知先觉彻底失去了作用。于是乎,他迫切的需要提高自己的大局观。陆贾的这封书信,无疑给刘开启了一扇大门……这古人的智慧,果真深似海。合纵连横之策,刘可谓是如雷贯耳。但当真正使用的时候,才发现这里面,竟然包容了各个方面的学识。
  陆贾的策略,非常清晰。
  首先要说服薛郡王恪,与刘达成一种默契。
  随着咸阳失德,老秦对地方上的控制,变得越发薄弱。王恪作为老秦人,撑到现在,可以说已经尽了全力。薛郡现如今非常疲惫,继续有盟友的支持。而李由在东郡,被蒲将军柴武死死的缠住。虽然说局面上占尽了优势,但也的确是被柴武骚扰的狼狈不堪,难有余力。
  章被魏军拖住,再加上项梁大军虎视眈眈,也无法提供支援。
  从前,王恪还有个东海郡可以作为援军。但现在司马栏死了,薛郡等同于是孤军作战。面对声势日益浩大的齐王田,王恪的确是需要一些援助。振奋军心也好,怎样也罢,总好过现在。
  刘与王恪有旧,此时伸出援手,王恪定不会拒绝。
  只要和王恪结盟成功,那么刘就有资本和章去谈判。否则一旦王和刘撤出薛郡泗水,章就要面临义军大汇合的局面。十几万楚军,十几万齐军,还有魏军……章如何选择?
  章只要点头,答应牵制住楚军主力,刘就有足够的资本,和义军讨价还价,周旋起来。
  想必楚军也不想在楼仓纠缠太久。
  守住楼仓,就能维持住山东南部的确一个微妙的平衡,刘就能从中渔利。
  楼仓坚持越久,得到的好处就越多。不管章也好,楚军也罢,都不会愿意这样子纠缠下去。
  刘逐字逐句的反复读过,对陆贾是赞叹不已。
  “阿嬃,你觉得陆先生的这番计谋,如何?”
  吕嬃不置可否,“你若是觉得好,那就是好喽……我一妇道人家,哪里懂得这许多复杂的事情。”
  “既然如此,我拟全权委托陆先生进行此事,你觉得怎样?”
  吕嬃想了想之后,轻声道:“委托陆先生操作此事,自然是好的。可我担心,陆先生会不会借此机会……你也知道,你若委托他全权操作,就等于把泗水郡北部,都给了陆先生掌控。”
  刘明白吕嬃的意思。
  她是担心,陆贾在沛县坐大啊!
  一旦全权让陆贾操办这件事情的话,等同于沛县、彭城、留县三地的兵马,物资,人员全都交给了陆贾……如果陆贾到时候有什么二心,那可就等同于把自己的后脊梁都亮给了人家。
  刘沉吟不语。
  半晌之后,他一咬牙道:“虽说陆先生跟我时间不长,但既然委托给他,那我就只有去相信他。”
  “夫君既然决心已下,妾身自无异议。”
  当下,刘立刻写了回信,并把自己的印信,一同交付给了信使。
  吕嬃害怕出事,还派了司马喜随行同往沛县。这一切处理完毕之后,天已大亮……
  朝会的时候,徐县大捷的消息传来,让所有人自然少不了一番欢呼和庆祝。叔孙通命人在楼仓城内,大肆宣扬徐县大捷的消息,以振奋楼仓百姓的士气。同时,他也提醒刘,徐县大捷并不是结束,相反只是一个开始罢了。以楚人之性情,遭此大败,一定会疯狂的反扑。
  对此,刘自然也心知肚明。
  不过他还是虚心的接纳了叔孙通的建议,派出十数支斥候人马,加强对楚军的侦查。
  正午时,斥候来报:楚军大军以渡过了淮水,向楼仓迅速逼近。
  “那灌婴他们现在如何?”
  斥候说:“灌婴将军所部人马,在昨夜偷袭楚军前锋之后,于凌晨前已撤离,如今去向不明。”
  刘不由得长出一口气,和叔孙通贾绍相视一笑。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  日暮时,楚军先锋人马,抵达楼仓城下。
  刘得到消息,立刻率众登上了城楼,向城外眺望。
  只见在楼仓城外,一支人马已列队肃立。土黄色的衣甲,是楚军特有的色彩。斜阳残照,大地血红。八千骑军肃立城下,旌旗招展,大猎猎作响。一员大将,胯下一匹神骏乌马,掌中一杆长一长八尺的盘龙戟,黑盔黑甲,威风凛凛,杀气腾腾,在阵前纵马盘旋。
  “楼仓秦狗,大楚天兵已至,尔等还不速速献城受死?
  项籍在此,哪个敢与我一战!”
  刘闻听此言,不由得凝神仔细观瞧。
  这一看却不要紧,他不由得放声大笑起来,“原来是苎罗山的手下败将……项籍,还认得我否?”
  第二八八章
-
~老罴斗霸王~
  罗山!
  对项籍而言,那绝不是一个什么好的回忆。自幼信奉武勇天下的项籍,二十五年以来唯一的一次失败,就是在罗山上和刘的一战。
  虽说那一次看似刘是处于下风,可项籍心里清楚,在气力上,刘实际上略胜于他。
  扛鼎和接鼎,完全是两个概念。即便是项籍自己,也没有把握能在当时,把那巨鼎接下来。可刘却实实在在的接住了,并且反掷了回来,而项籍却没有敢去硬接,这就算是输了。
  一晃三载,项籍时时牢记当日的比拼。
  只是那天走的匆忙,他也没有去询问刘的名字。之后项梁出事,让项籍不得不转移了注意力。所以,即便是他兵临楼仓城下,依旧不知道这楼仓的广武君,就是当日苎罗山之敌。
  项籍是怎么来的?
  原来昨夜淮水浮桥大火一起,项籍就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。
  可这水火无情,他也没有别的办法。只好在天亮之后,重新搭造浮桥,率领大军渡过淮水。
  收拢残兵败将,项籍询问了昨夜战况。
  可问题是。许多楚军甚至连敌人是什么样子都没有看见。甚至有地人干脆闭着眼睛想像。把灌婴所部说成了踏着巨浪而来。神勇无敌地水怪天兵……只听得项籍脑袋都有点懵了。
  但有一点却很清楚。那就是龙且遭遇了秦军伏击。
  陈婴是最早率部过河地人。在巡视了徐县废墟之后。苦笑着说:“秦将颇有谋略。竟然数日之前。就筑坝蓄水。龙且将军夜宿徐县时。就是被秦将决坝泄洪。才导致了他全军覆没。”
  “那龙且呢?龙且如今在何处?”
  项籍和龙且。可以说是从小一起长大地交情。
  他倒是不关心楚军结果如何。只担心龙且地安危。
  可得到的答案,却是让项籍悲恸至极。单只一个徐县,就活活的困死了数千人,沿途被洪水冲击,死伤更不计其数。后来又遭遇秦军的伏击,整个战场上,可说是连一个秦军的尸体都没有现。龙且的结果,可想而知。
  项籍暴跳如雷,也顾不得陈婴的劝阻,甚至连大军还没有全部渡河,他就率领本部八千子弟兵,气势汹汹的逼近楼仓。在项籍眼中,楼仓不足为虑,八千子弟兵定然能轻松的占领。
  可是等到了楼仓城下,项籍就懵了!
  这楼仓,哪里是一个小镇,分明就是一个乌龟壳。
  城高墙厚,项籍甚至没有见到过如此坚城。即便是会稽郡的治所吴县,也远比不得楼仓的城墙。而且不同于普通的城市格局,两个侧堡呈锥形而设,使得攻击面顿时缩小了一半还多。
  一旦动攻击,攻城的士卒将要三面受敌。
  先攻击侧堡,攻击面太小,根本摆不开阵型;若要先攻击主城,就要面临两翼侧堡的夹击。
  再加上楼仓城外,水渠沟壑密布纵横,大型的攻城器械也无法立刻投入使用。
  要想使用攻城器械,就要先填死这些水渠沟壑。可这样一来,攻城的时间就要大大的延长。
  这是哪个该死的家伙,设计出这样的城镇?
  项籍没有办法,只好摆开阵势,在城下纵马叫阵。
  听到刘的声音时,项籍觉得有些耳熟。可是苎罗山三个字一出来,他就立刻想起了刘。
  “原来是你!”
  项籍勒马向城头上观望。
  此时夕阳西下,从项籍的角度看去,正好是迎着落日的余晖。那余晖之中,一个雄伟如老罴般的身影在楼仓城头上站立。看不太清晰面孔,但是那身披晚霞的身姿,却让项籍心里一咯噔。
  陈婴没有夸大,这楼仓看起来,只怕是不好打!
  “汉子,你就是楼仓守将?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373/53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