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徒(精校)第413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413/535

  昌国君,是战国时那层下齐国七十余城,几乎灭掉了齐国的乐毅封号。
  乐叔先一怔,旋即笑道:“正是家祖
  !”
  刘+说:“但不知,少君有何打算?”
  “君侯,少君一说,乐叔愧不敢当……乐叔不过是为一己之私,若君侯不弃,愿随君侯北上。”
  所谓的一己之私,其实就是为了保全家小。
  乐叔既然是名将之后,就算比不得当年地乐毅,可终究家学渊源,不比常人。他自然也看得出来,河北地区已经是战云密布。刘+一路北上,仁义之名已传遍天下,乐叔自然动了心思。
  值不值得跟随,并不重要。
  能冲破重重关隘,一路杀将过来,那本身就足以证明了刘+的实力。
  乐毅本是中山国人,后效力于燕国。到了乐叔这一代,已很难说清楚,他究竟属于哪一国。
  乐毅死后,乐毅之子乐闲乐乘两兄弟,先为燕国效力,然不得重用,于是回到了赵国,
  赵国王封乐乘武襄君。
  乐叔是乐闲的儿子,但是对赵国,~并不是很深。
  赵国灭亡之时,乐叔年纪还小,所以很难说,他对老秦有什么仇恨。因为那个时候,乐闲乐乘兄弟已死去十六年,乐叔并没有得到赵国什么恩典。如今,这河北之地将乱,乐叔最想的,是保全家小。留在河北之,难免遭受战火袭扰。倒不如随着刘+北上,寻一方净土。
  对于这名将之后,刘+自然不会不顾。
  于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,乐叔带着百名士卒,加入了刘+的队伍。
  天大亮后,车宁带着自己地家小还有乐叔的家人,从后面追上来,与刘+地人马汇合一处。
  立马山丘上,刘+看着浓烟滚滚的壶关方向,眼睛眯成了一条线。
  再往前,过了铜县就要进入太原郡治下。那汾水之畔地界休县,尚驻扎着秦军大将涉间。
  刘+记得,那可是一个非常沉稳,有谋略的将领,甚得蒙恬看重。
  过界休,恐怕不会像之前那么容易了……更何况,王离大军陈兵晋阳,不晓得蒯彻有何进展?
  “!”
  “末将在!”
  吕释之快步走上前来,插手行礼。
  “去请李颍过来,就说我有重要地事情,要交付于他。”
  看起来,是时候使用李由的书信了……只是不知道,那效果又会是怎样?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  注:乐叔:乐毅之孙,史记记载:高帝过赵,问:「乐毅有后世乎?」对曰:「有乐叔。」高帝封之乐卿,号曰华成君。华成君,乐毅之孙也。而乐氏之族有乐瑕公、乐臣公,赵且为秦所灭,亡之齐高密。乐臣公善修黄帝、老子之言,显闻于齐,称贤师。
  注:李良,武臣部将,被派去平定常山、太原。因太原久攻不下,回来报告,遇到武臣的姐姐,遭其傲慢接待,大怒,杀武臣的姐姐,攻杀死武臣、邵骚。攻击张耳、陈馀部失败,降秦将军章。
  第三0九章
-
~长征(九)~
  阳,北临汾水,三面环山。
  城楼上,招展的苍龙旗随风舞动,猎猎作响。
  蒯彻跪坐于厢房中,双目微闭。看上去,似乎非常平静。厢房外,有十名铁鹰锐士肃立门口,不时的探头向屋子里查看。见蒯彻一动不动,也没有人走进去说话,又重新站稳身形。
  已经来到晋阳十天了!
  从走进晋阳城门的那一刻开始,蒯彻就失去了人身自由。
  王离即没有召见他,也没有为难他,只是把他安置在上将军府中,并且派专人,看守着他。
  十天了,也不知道主公如今到了何处?
  蒯彻心里很焦虑,但是在表面上,却没有流露出半分。
  正午时分,一阵脚步声传来,紧跟着有人走到门口,和那铁鹰锐士交谈了两句,但声音很小。
  “蒯先生,上将军有请!”
  蒯彻缓缓睁开眼睛,站起来,整了整衣衫,正了正头上的黑冠,迈步走出了厢房。
  “前面带路!”
  蒯彻的语气很清冷,让人听不出半点端倪。
  王离终于忍不住要见我了?
  这说明,赵地的战事进行的并不顺利,而主公突进的速度,也有些出乎王离的预料之外,他有点着急了!
  在电光火石间,蒯彻已分析出了其中的玄机。
  的确,王离和赵军的战事,的确进行的不太顺利。那赵王武臣,亲自督帅兵马,在数日前夺回了井|关,很是出乎王离的预料之外。而代郡渔阳等地的秦军,进攻并不是非常卖力。
  大有出工不出力的架势,让王离非常愤怒。
  但最让王离感到恼火的事情,莫过于刘而易举的突破了壶关,陈兵于铜县。如果在这个时候,刘+发动攻击,极有可能对王离的侧翼造成威胁。虽然界休有涉间在镇守,可是王离并不放心。因为他太清楚这刘的本事了……当年在河南地,那可是奇谋百出地主儿。
  涉间虽然也身经百战,但未必就是刘的对手。
  当年刘一个人,就把个河南地搅得天翻地覆,如今他手里有兵有将,更兼麾下谋士无数。
  这真要打起来地话,王离很是担心。
  不过,刘似乎并不想硬来,也不想和自己闹得太僵了……
  否则也不会派人前来,只不清楚,这刘的喉咙里卖的什么药?王离不免心中有一些忐忑。
  事实上,王离现在有点后悔了!
  老秦在新帝登基之后,迅速衰弱,让王离有点吃惊。
  眼见着各地战火频频燃起,可咸阳却似乎没有太大的作为。最让王离感到不理解的,就是那赵高怎么就当上了丞相,把持朝政……而最让王离敬佩的李斯,居然因谋反被关进天牢。(**)
  老秦,这究竟是怎么了?
  王离想不明白,而今也不想弄明白。
  他最关心的事情,莫过于迅速将山东各地地叛乱平息,然后挥军入关中,好好的询问一番。
  如果胡亥还是老样子,他也不介意,动用王氏一族在关中地力量,另立新帝。
  至于赵高?王离还真的不看在眼里……他有兵有将有名望,可不是章邯冯劫那些人能比拟。
  不过,解决这件事之前,王离必须要平息叛乱,才能获得足够的威望。
  蒯彻迈步走进了上将军府的大厅,全然不理睬那摆放在庭院之中,架在熊熊烈焰之上的大釜。玩儿下马威吗?我边走代郡十二县,这种场面见的多了。陆贾能在泗水郡合纵,我又岂能落于他后?再怎么说,我也是主公身边最亲近的人,如果输给了陆贾,主公面子上也不好看。
  所以,他平静的走进了厅堂,微微一欠身,“广武君门下舍人蒯彻,见过上将军。”
  “大胆!”
  两个偏将厉声喝道:“即知上将军当面,还不跪下?”
  蒯彻理都不理那两人,只是看着王离笑道:“这尊敬,由心而外。若上将军这样在意俗礼,蒯彻跪下又何妨?”
  王离本来是想给蒯彻一个下马威,可没想到,被蒯彻一句话就说成了沽名钓誉之辈。
  那话说的非常清楚,尊敬人是在心里,而非流于形式。尊不尊敬地,不是跪不跪的问题……你往里要是这么爱慕虚荣的话,我跪了也无所谓。只不过,这一跪下去,尊不尊敬就另一说。
  真是什么样的主子,有什么样的属下。
  王离抬手道:“先生既然来了,无需计较这些俗礼。”
  “我久闻上将军乃名门之后,王翦大将军,王贲大将军,都是彻心中敬佩之人。两位王将军,虚怀若谷,礼贤下士。听说王贲大将军在胶东,但闻有一言之教者,就会待若上宾,真否?”
  王贲当年驻守胶东时,的确是如此做。
  当地耆老名流,向他谏言,王贲莫不是亲自相迎。
  你爷爷礼贤下士,你父亲虚怀若谷……那现在,到你王离上将军了,该怎么做,你看着办。
  坐在王离下手的,是他的心腹大将苏角。
  勃然大怒,“该死妇孺,胆敢如此无礼,可想试我宝剑锋利否?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413/53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