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徒(精校)第415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415/535

  李颍,去了界休,到现在还没回来。
  无奈何,刘只好命季布和钟离昧两人,在少水(时黄河支流)之源,安营扎寨,等待消息。(**)
  若非情况特别紧急,刘可不愿意和秦军正面冲突。
  他可以在山东南部,在一路杀过来,但那些终究比不得在北疆作战的秦军精锐。
  更何况,就算动了界休,那就等于惊动了王离。
  以他目前地状态,勉勉强强抵达九原郡,已经是非常难得。如果和秦军正面交锋,那可就是九死一生。不过,界休的涉间,也没有任何动作,任由刘+地兵马,在少水站住了脚跟。
  “君侯,公叔先生有请!”
  薄女从后面一路小跑的追上来,禀报道。
  公叔缭一般不会主动去找刘,都是刘自己前去求教。
  他执掌黑衣卫,但大多数地时候,是通过秦同与刘进行联系。这一次主动找刘,却让刘心里一咯噔。
  莫非,是出了什么乱子?
  刘免惶恐,快步向公叔缭的住处走去。
  公叔缭也住在铜府衙中,有一个很清静地小院子。
  见到刘+进来,他摆手示意刘坐下,然后对在他身边看书的刘秦道:“秦,去把那书卷拿来。”
  刘秦应了一声,站起来走进了内室。
  不一会儿,他捧着一摞纸张回来,在公叔缭地示意下,放在刘面前。
  虽然一路奔波,刘秦的功课却没有停止。在没有找到合适的老师之前,公叔缭仍旧担任刘秦地老师。公叔缭有规矩,上课的时候,刘秦首先是公叔缭地学生,其次才是刘的儿子。
  所以,没有公叔缭同意,刘秦不得擅自开口。
  刘+拿起来看了一眼,见上面密密麻麻尽是小篆。
  公叔缭说:“我观君侯治兵,颇有当年铁鹰锐士之法。铁鹰锐士自司马错大将军创立以来,已渐趋完善。我回大梁之后,又寻来了当年吴起将军训练武卒之法,加以改编,结合了技击骑士的一些训练之法,才有了这一卷《公叔治兵》。今献于君侯,待他日可以用于军中。”
  刘连忙道:“如此,多谢先生。”
  公叔缭微微一笑,拍了拍刘秦的脑袋,“好了,莫要再装了。你爹爹一来,我就知道你这心思早就跑了……且去玩耍吧,我与你爹爹商量些事情。今日的功课,就到这里,明日继续。”
  刘秦脸一红,放下手中地书卷。
  刘朝他笑了笑,让刘秦自己出去玩耍。
  待刘秦出去后,他才看着公叔缭说:“公叔先生,不知有何见教?”
  “君侯以为,王离必败?”
  刘一怔,点点头。
  “何故?”
  “这个嘛……”
  刘+不知道该怎么回答。(*)难不成对公叔缭说,他是穿越来得,看过史记,所以知道王离输了?
  公叔缭倒没有追问,只是笑了笑说:“君侯若觉得不好说,那就罢了。
  不过,既然君侯认为王离必败,河南地必为君侯所得……那么君侯抵达河南地之后,有何打算?”
  打算?
  刘大了眼睛,心里不由得奇道:有什么打算,难道你还不知道?
  到九原之后的打算,早就和公叔缭说过。只是公叔缭突然提起这件事,必然有他地想法。
  “君侯立足九原,将以何名?”
  刘一怔,这倒是从未考虑过。
  “君侯若以老秦之,难免遭人攻掠;若王离战败,那么君侯必然将面临群狼围攻,则危矣,
  但不以老秦之名,又将以和名目?”
  “这个嘛……”刘想了想,正色道:“还请先生教我。”
  公叔缭说:“我曾听叔孙说过,君侯乃商周时,刘氏唐国之后人,不知对也不对?”
  刘点点头,心道:我哪里知道?反正大家都这么说了,我不承认也不可能,就算是吧。
  “既是刘氏唐国后裔,当立国为唐。
  君侯需早作准备,王离败时,即为君侯复国之日。到时候,君侯可昭告天下,就说愿为老秦北方屏障。
  如此,君侯以秦人之身,复立唐国,不但不会让关中百姓反感,还能够让六国诸侯所接受。
  从此以河南地为根基,先取云中,与代郡相连。
  只不知道,陈道子在河北所谋之事进行的如何了……如果顺利地话,无需一年,河北之地,将尽落君侯之手。到时候君侯挟老秦屏障之名,入主关中,立国号为唐,则天下可得。”
  公叔缭所言的,是一个战略上地方针。
  当然了,若实施起来,还需要很多细节进行磋商。
  但是,这方向必须提前确立。刘+闭上眼睛,仔细思忖一番之后,起身拱手道:“就依先生所说。”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  转眼,已过仲秋。
  炎炎酷暑即将过去,山东北部的气温,开始回落。
  细算一下,这一眨眼的时间,就已经过去了半年。李颍终于回来了,同时随他一同回来的,还有蒯彻。
  “涉间已让出了界休通路,并兵退
  ,为君侯放行。”
  李颍的长相,颇有些和李由相似。
  他当年曾在蓝田大营中效力,后来又追随蒙恬,参加了河南地之战。
  只不过,李颍没有在永正原呆过,所以和刘没有见过面。他被蒙恬派往云中,在王离帐下听令。
  河南地结束之后,李斯老妻过世,李颍回家为祖母守孝。
  之后发生了三田之乱,李颍就奉命前往洛阳,在父亲李由的帐下听命。李斯出事之前,李颍担任~阳尉,更协助李由,和吴广在~阳城鏖战了百余日。如果不是李斯出事,至少能出任一方主官。可是随着李斯入狱,李颍也被架空,后来干脆辞官,帮助父亲李由打理军务。
  从某方面而言,李颍深得李由真传,稳重的很。
  他说:“涉间看了我父亲地信后,颇有意动。不过估计是担心王离那边问罪,故而迟迟没松口。”
  这恐怕也是涉间允许刘的人,驻扎少水之源地缘故。
  李颍说:“若非蒯先生说服了王离,涉间未必会那么快,就下定决心。
  涉间将军让我捎话给君侯,未能随君侯征伐河北,是他生平之憾事。若有机会,待山东之乱结束,他一定会向上将军请命,前往河北,与君侯并肩作战……君侯,咱们真的要去河北?”
  刘微微一笑,“河北之地,我早晚取之,但却非是现在。”
  蒯彻忍不住开口道:“君侯,我在晋阳观秦军兵马,军容整肃,颇威武,与早先所见之秦军,大不一样。我实担心,若王离征伐山东结束,反攻河南地时,我们真地能挡住那秦军吗?”
  当初选定河南地做根基的时候,是建立在王离必败的基础上。
  加之当时所见到的秦军,战斗力的确是不高,故而所有人并未十分在意。
  可是现在,连蒯彻都有点动摇了……
  以如此精锐之兵马,真的能在河南地站稳脚跟吗?
  又是同一个问题!
  刘+还真地不好回答……
  包括他自己,也说清楚项羽是如何在巨鹿战胜地王离。但史书上地确是记载了,项羽由此一战,而确立其西楚霸王之名。有时候,刘+也在惑,这么精锐地兵马,王离怎么输了?
  他努力地撤出战局,所做的一切谋划,都是建立在王离必败地基础上。
  但是,他无法回答蒯彻等人的问题……
  搏一下吧!
  刘只能赌博一次,看这结果,究竟如何。
  他笑了笑,没有回答蒯彻的问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415/53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