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徒(精校)第501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501/535

  刘这番话的意思也是告诉对方:刘邦集团,已经被我彻底的摧毁了!
  “你可是奇怪,我为何要对周勃狠毒吗?
  老唐死了……就死在周勃手中。我若不杀周勃,老唐如何瞑目?
  屠子,想当年,咱们在沛县,为敌也好,为友也罢……我只想告诉你,我实不忍,再杀人!”
  “唐王,你这是威胁我吗?”
  壮汉,正是樊哙。
  在霸上被俘后,樊哙就被打入天牢之中,一直不能和外界接触。
  而刘,直到此时,也才抽出时间,和樊哙相谈。
  “威胁?”
  刘由得笑了,“屠子,你以为你有什么骄人之处,值得我威胁你吗?论勇武,你比不得我;论智谋,你也相差甚多。别说我不在意,就算是刘季,对你在意吗?哈,我可是听说,你在刘季身边,一直当他的护卫。颍川之战、陈郡之战、南阳之战,你都是在一旁观看。
  至于什么劳什子武关之战,要说穿了,不过是守将无能耳。
  你凭一股子血勇之气,攻克武关,算不得本领。若是我出镇武关,八百人足以将你们十万大军阻于关外……呵呵,屠子,你告诉我,你除了一身蛮力,被人利用之外,有甚值得我威胁?”
  刘的这番话,说的是尖酸刻薄,刺耳的很。
  樊哙自从被俘之后,似乎心如枯槁,整日里被关在天牢,也不闹,也喊,如同老僧入定般,整日的等死。他猜到了刘邦会失败,却没有猜到,刘邦会死……毕竟和刘邦一起多年,他深知刘邦的性子。那可是典型的死道友不死贫道,没想到竟然因一
  ,丧命关中。
  听刘+的话,樊只觉怒火中烧。
  “刘+,你休要辱我,樊老子虽然一无是处,但也是堂堂四等公士。”
  公士,是樊哙的爵位。
  那意思是说:我再不堪,也是堂堂的公士之爵。
  刘+听罢这话,笑了“屠子这公士爵,又如何得来?”
  “那是樊老子拿命,拼杀换……想当年,樊老子在河南地……”
  在刘季麾下,樊哙时常因不得重用,而以当年在河南地的战绩排解心中的郁闷。可是,他当年的战绩,却是因随刘征战才换来。也就是说,没有刘+,他樊屠子也就是个白身。
  刘看着面红耳赤的哙言不发。
  而哙则低着头,更一句话也不说……
  许久,+突然起身,“屠子明你不是个废物,跟着我干吧……想通了就告诉我。是窝囊的活一辈子是痛痛快快大干一场,光宗耀祖,都由你自己选择。我不会杀你,毕竟一场袍泽,我不想杀你。你愿意留下来,就说一声;不愿意的话……我这就放你走保重!”
  他转身走出囚室,再也没有去看哙一眼。
  时至今日和樊哙已不属于同一个层面上的人物。一个是阶下囚,一个贵为唐王手握北疆关中和巴蜀,加起来超过十郡之地何有能平起平坐?把话说开了,如何选择,是樊哙的事情。为敌也好,为友也罢,都在樊哙一念之间。而刘+,再也不会把目光留住在他身上。
  樊哙呆滞的坐在囚室中,目送刘离去。
  囚室的大门开着,似乎也证明了刘的那一句话:如何选择,由他决断。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  离开了囚室之后,刘直从甬道而下,来到了天牢的第三层。
  这镇妖祠,共有三层。地面一层,地下两层。每一层之间,都有重达千余斤的铁门阻隔。
  且不说地下的守卫森严,就算是冲出去,那地上还驻守有兵马,可谓是插翅难飞。
  第三层,一共只有十二间囚室,但大都是空荡荡,没有人居住。
  在始皇帝时期,这里是看押宗室大员的所在。也许在始皇帝的眼中,宗室之祸,甚于六国诸侯,所以守卫更加严密。
  有百名铁鹰锐士驻守于此。
  不过如今,铁鹰锐士已经成了一个过去式,刘只派驻了二十人在此。
  而目的,就是为了看押一人:张良!
  叔孙通和陆贾正在和张良说话,看上去气氛倒也融洽。
  张良是在领被俘,当时身受箭伤,被送抵咸阳之后,就立刻进入了这祖龙祠的第三层。
  经过御医的调治,箭伤已经无碍。
  虽然这里不见阳光,但在大多数的时候,张良的日子,过的倒也滋润。吃喝自然不用担心,有什么要求,也大都获得了满足。除了足不能出这三层天牢之外,基本上过的还算不错。
  之所以这样安排,也是出自于刘巨的一个恳请。
  刘巨当初和刘一番商谈,向刘出了一个要求:如果将来,刘+抓住了张良,请不要害他性命。
  刘自然答应下来。
  一方面是兄弟之托付,另一方面,他对这个在历史上被称之为谋圣的张子房,也有一丝幻想。
  刘麾下,如今是人才济济。
  文有叔孙通,蒯彻陆贾这等才智高绝之人;武有灌婴钟离昧,乃至能独当一面的涉间,才能不俗。
  然则,自从公叔缭过世之后,刘身边就少了一个能为他谋划全局的人。
  陈平倒也算是一个,但如今他在塞外,负责为刘划整个塞外局势,一时间抽调不出来。
  思来想去,倒也只有这张良,能担当重任。
  可是,能否说服张良?
  刘并没有把握。但他也知道,张良是一个聪明的人,虽则对老秦怀有深仇大恨,却也的确有真才实学。只看他在短短的时间里,帮助刘邦迅速谋取三郡之,其才能就不可小觑。
  观刘邦沉浮,就会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。
  张良在他身边时,他轻而易举的在泗水郡站稳了脚跟,手握四县之地,也算一方豪杰;可张良一走,刘邦立刻被刘取了沛县。而后,亡命琅琊东海,在项梁麾下,更是毫不得志。
  可偏偏张良回到他身边后,又迅速的崛起,甚至攻入关中……
  至于关中之败,说穿了不是张良的谋划有问题,实在是一个意外。如果刘+当时没有千里奔袭,或者发现了霸上敌情之后,未能果断出击的话,刘邦很可能击溃秦军,获取了胜利。
  说穿了,张良在关中的失利,不是败于人,而是败于天。
  如果硬要说张良败给了谁的话,那也不是刘,实乃已经过世的公叔缭。
  所以,当刘走进囚室的时候,心中不免有些忐忑。也不知,自己能否说服张良投降呢?
  第三百五十四章
-
~江山一盘棋(三)~
  良的气色不错。
  除了因为早先的箭伤,而显些苍白之外,整个人显|精神,丝毫没有阶下囚的颓废。
  陆贾和张良是老相识了,当初陆贾出山,就是受张良邀请,准备前往沛县。
  可没想到,阴差阳之下,他没有去沛县,反倒留在了楼仓,并成为刘+麾下的重要谋士。
  而叔孙通呢?
  虽然和张良不认,可他身为孔圣人传人,孔鲋的学生,胸中自有乾坤。
  他能为刘+拉拢来那么多人,自然有一番交际的手段。张良是饱学之士,和叔孙通只一会儿的功夫,就相谈甚欢。刘走进囚室的时候,张良正和陆贾、叔孙通高谈阔论,满面欢喜。
  刘+走进来,也没有出声,在一旁静的坐下。
  而张良就好像没看见刘+一样,继续和陆贾孙通两人说话。
  刘不在意,只静静的聆听。
  突然间,张良开口问道:“今项籍将兵临函谷,唐王当何以应对?”
  这猛然间的调转话锋,颇让刘有措手不及的感觉。他本想寻一合适时机,开口劝说张良投降。哪知张良不等他开口,却喧宾夺主的开口询问,刘一时间,也不知该如何回答。
  好在,在这个时代已生活了十几年,不管思想还是各个方面,刘+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。他也知道,张良这句问话,实际上是对他的一次考核。在秦末时期,受春秋战国风气的影响,不单单君择臣,同样臣亦择君。这与后来单方面的君择臣不一样,果回答的不能满意,那么作为臣子就有权利弃主而去……这是一个择的年代,考核并非君主之权。
  即便是英明若始皇帝者,当初招揽人才的时候,必须要经历一番考核。
  从最早期的李斯,到后来的公叔缭等人,莫不对始皇帝进行过一次次的考核,最终确认效忠。
  甚至包括刘邦,张良当初选择他,并非是没有理由的选择。
  张良对刘邦的考核,甚至早在当初刘邦被刘追杀的走投无路,和张良相遇时,就已经开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501/53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