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徒(精校)第509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509/535

  此等意气风发,与项羽被拖在渑池城下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  龙且如今对韩信是心悦诚服。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。他催马追上了韩信的战车,却又落后半个马身。笑呵呵的说:“韩兄弟,只要通过了井陉山,这恒山郡就算是落入咱们手中了。”
  落后半个马身,从某种程度上表明了龙且的态度。
  昔日,韩信以龙且而崛起,今日龙且,以认可了韩信的主导地位。
  韩信点点头,“攻占恒山郡之后。咱们暂时休战。”
  “休战?”
  龙且不禁愕然,“为何要休战?攻破恒山郡,正可一鼓作气,拿下广阳郡,彻底消灭赵国啊。”
  “不可”
  韩信握着车栏,手背上青筋毕露。
  清秀的面容,露出一丝凝重之色,“赵歇陈馀,不过跳梁小丑,不足为虑。我们要消灭赵国,易如反掌。然则,消灭赵国之后,亦代表着我们将直面雁门以及北疆四郡的唐军精锐。
  龙将军,我了解那刘阚的练兵之法。他麾下兵多将广,谋士如云,绝非小小赵国可比。
  那左鹰扬府郎将李左车,我不是很了解。不过雁门左护军将军钟离昧和灌婴,我却非常了解。此二人当年是刘阚的左膀右臂,钟离擅守,其势若山,难以撼动;灌婴擅攻,其势若风,不可抗御。刘阚将这左膀右臂都留在了北疆,我们现在和北蛮交锋,只怕是胜少败多。”
  龙且不知道韩信过去曾在楼仓生活过,可听韩信这么一说,也有些凝重了。
  韩信接着说:“攻克恒山郡。赵歇虽惶恐,但未必会做出过激举动;可如果我们攻击广阳郡,弄不好赵歇就要狗急跳墙,投靠刘氏唐国。如今寒冬已至,我大军连番作战,疲惫不堪。
  在这个时候和唐军交手,绝非一件好事。
  所以,我要占领恒山郡之后,休整些时日,待来年兵马休整完毕,再兵发广阳也不迟啊!”
  龙且闻听,深以为然。
  这时候,有探马前来禀报:“启禀将军,出井陉山,发现赵军踪迹。”
  韩信心里一惊,连忙问道:“那赵军有多少冻,在何处扎营?”
  “启禀将军,赵军在滹池河以北,背水扎营……观其兵马,大约在万人左右。”
  滹池河,后世又名滹沱河。
  发源于山西繁峙县泰戏山孤山村一带,向西南流经恒山和五台山之间。在界河折向东流,是恒山郡内一条非常重要的河流。
  背水扎营?
  韩信不禁一怔:这似乎不合用兵之法啊。
  可龙且却笑了起来,“韩兄弟。看起来赵国已无人可用。昔日他还能派出赵括之流,如今却连个知道兵法的人都没有了。此天赐恒山郡于我兄弟,趁此机会,我等当迅速通过井陉关,击溃赵军。想必恒山郡已无多少兵马,这一万人消灭之后,恒山郡当尽落于我兄弟之手!”
  井陉山,是恒山郡治下的一处重要关隘。
  四面高而中间低下,宛若深井。山中有一条峡谷,直通滹池河,是攻打恒山郡的必经之路。
  韩信原本还有些犹豫,担心赵国人在他通过井陉山峡谷的时候,突然袭击。
  然则现在看来,那指挥兵马之人并不懂兵法,多多少少让韩信放下了心。他沉吟一阵子,突然下定决心道:“龙将军,着你率精锐骑军为前锋,迅速通过井陉关峡谷……这般天气,想来赵军也不会防备。一俟通过峡谷之后,你就率部攻击赵军,我亲自督帅兵马,随后就到。”
  这个命令,正合了龙且的心思。
  他大喜往外,连连点头道:“韩兄弟放心,我定会将那赵国人的首级取来。”
  龙且性情粗豪,就喜欢这冲锋陷阵的事情。他麾下的骑军,也是韩信手中最精锐的一支人马。
  要知道,中原并不产马。
  早先燕赵之地还好一些,但随着刘阚占领了河南地,将北疆的战马完全封锁之后,中原各路诸侯,就面临着无马可用的窘况。楚军原本战马也不少,但都随项羽离去,使得河北战马奇缺。韩信也是想尽了办法,才凑出了一支七八千人左右的骑军,交由龙且一人指挥。
  让龙且出击,也是要试探一下峡谷中的动静。
  如果赵国人在峡谷中有埋伏的话。他宁可舍去了这一支骑军,以井陉山为界,和赵国休兵。
  虽说损失一支辛苦建立起来的骑军很肉痛,可是能弄清楚赵国人的根底,倒也还算是值得。
  龙且率部冲入峡谷之后,韩信慢腾腾的向峡谷进发。
 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,有探马前来禀报说,龙且的骑军已经抵达峡谷中段,并未发现任何赵军的动向。韩信这才放心下来,锵的抽出肋下佩剑。向井陉峡谷一指,厉声喝道:“传令三军,火速通过峡谷,接应龙且将军,全歼赵军兵马”
  随着韩信这一声令下,三军齐动,加快了行军速度。
  那绣着斗大的‘韩’字的大纛,在风雪之中飞舞,猎猎作响。
  一时间,风雪愈发狂烈……
  第360章
-
~江山一盘棋(九)~
  河洛初冬的第一场雪,在正午时飘落。
  刘阚在庭院里打了一趟太极拳,披上一件明黄色的大袍,坐在了庭上。
  一尊红泥小火炉里,炭火正炽烈。蓝色的火苗子扑簌簌往上窜,将炉上的瓷壶底部包围起来。
  壶嘴儿噗噗的冒着蒸汽,让庭上多了一分暖意。
  刘阚熟练的摆弄着面前茶盘上的茶具,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容。
  这茶具,是巴曼在咸阳命工匠打造而成,茶是蒙顶玉露,清香宜人。巴曼也知道,刘阚好茶,于是命人送来了这些东西,以缓解刘阚的压力。随着初冬来临,关中的局面已经渐趋平稳。
  赢果似乎还在犹豫之中,只派人到咸阳说,身体不适,故而无法动身。
  她这一犹豫,也就给了巴曼足够的时间,来平息关中各方势力。特别是在唐国大军源源不断进驻了咸阳之后,也使得许多忠于老秦的关中人,断了念想,老老实实的向刘唐表示臣服。
  这,也正是刘阚所希望看到的局面!
  “王上,咸阳有使者前来。”
  樊哙盯着风雪,迈步走进庭上,插手行礼道。
  “快快有请”
  刘阚连忙吩咐,同时心里奇怪。咸阳这个时候派人过来,难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?
  他犹豫一下,又吩咐道:“另外。去城外大营中,请子房先生过府一叙。”
  “喝”
  樊哙大声领命,转身离去。
  说来也奇怪,这人要是有了盼头,精气神就显得大不相同。如今樊哙和当日刚来渑池荆青形截然不同,精神了很多。楚人多‘喏喏’来到这关中以后,竟不知不觉的学会了秦人应声的习惯。
  秦人应命,多以喊喝,以示豪壮。
  若非刘阚知道樊哙的根底,说不的还会把他当成正经的关中人!
  心中正感叹,门外走进来了两人。为首一人白衣大氅,衣带飘扬,竟然是奉命镇守陕县的陆贾。在陆贾身后,还跟着一个人,刘阚一看这人,忍不住嘴角一翘,脸上浮现出了笑容。
  是卢绾!
  刘邦死后,卢绾在萧何劝说下,投降了刘唐。
  他现如今在萧何门下充当一名小吏。形容虽然有些憔悴,但看精神,却似乎不错。
  看见刘阚,卢谁好像有些畏惧。
  喏喏的在陆贾身后,向刘阚行礼。“罪臣卢绾,叩见大王。”
  “哈,原来是卢绾老哥,快请坐。”
  刘阚如今身处上位,昔日的那点恩怨,早已不放在心上。自从唐厉死后,刘阚就经常怀念沛县故人。当年一起征战昭阳大泽,幸存下来的人,如今也不过是寥寥而已,也就更亲切。
  “陆郎中,你怎么来了?”
  刘阚看着陆贾,诧异询问:“陕县那边,莫不是出了什么问题?”
  “陕县一切都好,蓝田大营已休整完毕,丞相府命苦行者率部接防。萧丞相命卢绾送信,要我火速前来渑池。”
  说着话,陆贾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,递给了刘阚,“左护军鹰郎将李左车,连同钟离将军和灌婴将军联名奏报。”
  刘阚接过书信,示意陆贾和卢绾都坐下来。
  他抖开书信,仔细阅读,脸色先是有些阴沉,慢慢的……却绽放出灿烂笑容。
  看罢之后,他突然发生大笑。也就在这时候,门帘一挑,张良迈步走进庭上,见卢绾时先一怔,然后微微颔首;向卢绾招呼,再一拱手,“在门外就听见王上的笑声,不知有何喜事?”
  “子房,快快请坐。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509/53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