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徒(精校)第520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520/535

  樊哙道:“老周,你对魏国也算是仁至头尽了,如今这局面,你还犹豫什么?
  吾王已下定决心,来年定要解决所有问题,你难不成以为,楚国能抵挡住吾王大军的锋芒?”
  陆贾吓了一跳,连忙想要开口阻止。
  这可是涉及机密的大事!
  樊哙笑着摇摇头,“陆郎中,你放心,我知道老周的为人。他这个人啊,有时候太别扭,不把话说清楚。他就无法做出决断……老周啊,当年一起参加昭阳大泽之战的人,已经不多了。
  我真的是希望,大家能在一起,一起做事,一起喝酒,就好像在沛县时一个样,才算快活。
  话,我就说这么多,你怎么说?”
  周市苦笑看着樊哙,“屠子,你这是在逼我。”
  “我就是逼你”
  樊哙的蛮不讲理,让陆贾也忍不住笑了。
  周市沉吟片刻,“市亦早有投唐王之心,只是苦于无觐见之礼,所以……
  不过陆郎中此次前来,倒是给了我一个机会。还请转告唐王殿下,就说周市愿意投降。但……大王夺取河洛之时,就是周市归顺之日。到时候,市还有厚礼奉上,还请唐王耐心则个。”
  樊哙听不懂周市话中的含义。
  但陆贾却听了出来。
  他深吸一口气,轻声问道:“周丞相的意思,莫非是要把那……”
  周市连忙做出噤声的手势,然后点点头,“此事还需唐王配合,河洛不靖,周市亦难有作为。”
  陆贾连连点头,“此事事关重大,我当尽快返回咸阳。
  周丞相,事若可为则为之,若不可为,万不可勉强。大王所需非一州一县,而是先生本人。”
  这话说的,怎么听怎么让人感觉着舒服。
  周市心中流过一股暖意,起身拱手道:“多谢陆郎中美意,还请待周市,向唐王殿下问安。”
  说完,周市告辞离去。
  樊哙疑惑的问道:“陆郎中。老周那些话,究竟是什么意思?”
  陆贾没有回答,只是笑了笑。轻声道:“屠子,咱们事不宜迟,尽快启程回转咸阳复命……此事需尽早让大王知晓,早作决断才是。呵呵。若是进行的顺利,说不得来年此事,我们就会故地重游了。”
  樊哙听了,眼中异彩闪闪。
  第366章
-
~登基(四)~
  对于刘阚想要在开春决战的决定。萧何感觉有此突然。
  休养生息半载,待来年秋后决战的方针,从一开始就决定下来。突然间做出改变,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。这其中牵扯到征召兵役。筹集粮草等一系列的事情,绝非一件易事。
  但萧何之所以为萧何,绝不会莽撞的站出来反对。
  相反,他回到家中以后,彻夜未眠,从综合关中各方面的优势,进行统筹分析,得出的结论是:未尝不可一战。
  当然了,如果此战失利,关中将元气大伤,非十载不可恢复。
  也就是说,开春决战,需以倾国之力。
  值得庆幸的是,即便是失败了,唐国依旧可以关中为根基,阻挡楚国。但河北之地,怕就要做出一些舍弃。但是,如果获胜了,唐国将再现大秦横扫关东,一统天下的局面。值得一搏。
  萧何是一个谨慎的人,心知此事关系重大。
  在作出了判断之后,他并不急于向刘阚报告,而是扩大范圈,加以
  甚至请来了一些老秦臣子,商讨相关事宜。三日后,萧何再次来到丞相府,已经做出决断口
  “大王想要提前发动攻势,倒也未尝不可。”
  萧何对刘阚说:“如今北疆战事已趋于稳定态势,可尽早将之结束。令涉间将军驻守东乌孙。
  但是有一点,提前发动攻势,需出其不意。
  一俟行动,务必要在旬月之内解决河洛之地的战事,唯有如此,才可令关中百姓为之放心。
  河洛之战,不可拖延过久。久则生变,于民心不利。”
  刘阚微笑着点头,表示赞同萧何的意见。
  他沉吟片刻,而后说:“王子秦为公叔先生守陵一载,已尽师生之谊。
  正春后,他将抵达咸阳……我会安排他在丞相身边历练一番,不知丞相对此安排以为如何?”
  刘秦入咸阳?
  这也表明了刘阚本人的态度。
  从话语上看,刘阚是向萧何征求意见,但实际上呢,刘阚则是在询问:他入主咸阳宫,时机可成熟?
  为上位者,说话自然不能太过露骨。
  萧何身为丞相,更需要揣摩主上的心思。
  故而,刘阚话一出口,萧何就明白了刘阚的意思。
  “李颍兄弟如今,想必已抵达汉中。”
  萧何回答:“以臣之推测,这一两日间当会有消息传来。臣已命人推算黄道吉日,可成大事。”
  何为大事?荣登九五之尊!
  刘阚点了点头,而后笑道:“昨日,母亲和我商议,要我早日和曼儿成亲。
  我思忖许久,成婚之事当早而不当晚,最好一起置办。否则劳民伤财,兴师动众,太过奢华。我已命人着手休整兴乐宫已只是兴乐宫昔日遭秦二世焚毁,这名字有些不太吉祥,所以我想将之更名做安乐宫。以应‘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’之意。无需大兴土木,只小小休整即可。”
  刘阚的意思,非常清楚。
  登基,大婚,两件喜事一起操办,可以减少很多麻烦。
  和萧何商议这些事情,从某种程度上,也是表示亲近之意。这是刘阚自己的事情,和萧何说这些,就是像萧何表明了一种态度:你是我心腹之人,否则我也不用把这些事拿出来说。
  前世,刘阚不是一个很有心计的人。
  但是来到这个时代,他已经学会了一些拉拢人的小手段。
  萧何果然很激动,匍匐在地说:“臣定将此事办理妥当,绝不会辜负大王的厚爱。”
  刘阚微微一笑,点头不语……
  十二月中,魏豹攻占彭城,杀楚王芈心。
  他占领了彭城之后,将彭城的财富洗劫一空,自称魏文王,声势大振。
  不过,魏豹也非常清楚,彭城终究不是他的根基。项羽在临淄和田荣交手,一旦抽出身来,定然会予以报复。所以,彭城不可久留,魏豹在占领彭城之后,重新启用了丞相周市,命他率兵夺取大梁……毕竟。大梁才是魏国的根基所在,夺取大梁之后,可乘胜占领河内,与唐国毗邻。
  魏豹贪婪好色,却不是傻子。
  他清楚的认识到,能阻挡项羽的。只有唐国兵马。
  既然已经达成了盟约,怎可能弃而不用?
  魏豹认为,项羽的大军被齐国拖住。而且又正是关键时刻,不可能立刻作出反应。等项羽行动起来的时候,他已经拿下了大梁,迁都而去。占居了大梁,微薄可不会害怕楚国兵马。
  只是,魏貂错了……
  十二月二十二日清晨,咸阳城张灯结彩,热闹元比。
  虽然还是冬季,可春天的气息。已洒遍关中。
  霸上的垂柳,青青,随风舞动。
  刘阚带领文武百官,登车而行,从咸阳驶出。
  他停车在官道上,静静的等候。
  身后,八百百辟锐士,和肃立驰道两旁的中尉军,一个个盔甲鲜明,刀枪剑戟,格外闪亮。
  辰时刚过,从大路的尽头,出现了一支人马。
  矢都着奇装异服,清一色的宝马良驹。
  大纛随风舞动,上书斗大的金字:唐国典客,内史廷尉,正中间是一个‘陈’字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520/53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