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徒(精校)第62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62/535

  “那你知道,我为什么会注意你嘛?”
  刘阚一怔,回答不上来。是啊,任嚣为什么会对他这么好?这里面的原因,可真的不知道。
  “给你看一样东西。”
  任嚣说着,从案几上拿起一卷木简。
  刘阚忙起身走过去,从任嚣的手中接过了木简,展开来扫了一眼,却是一卷沛县户籍。
  “你往下看。”
  任嚣喝了一口酒,润了润嗓子,笑着说道。
  刘阚忙继续展开木简,看着看着,这心里面可就有点波涛汹涌了。
  木简上有这么一段记录:刘阚,王四年生于单父,父刘夫,母阚姬……杜陵伯后裔,秦刘一支,频阳东乡人……祖刘悚曾为骑将。
  刘阚这看下去,顿时懵了。
  频阳东乡?秦刘一支?
  我,我什么时候变成老秦人了?
  初临这个时代的时候,刘阚只是想要借助秦国之手,抢先占居一个制高点,当乱世来临时,能有自保的本钱。可是现在,他的如意算盘似乎一下子给打乱了。这身上有了老秦人的烙印,日后行事的话,只怕是会有许多的麻烦。这,这,这又该如何是好呢?
  “这两年来,我一直在追查你的出身。”任嚣说:“最后我追查到,你的确是出身于秦刘后裔。呵呵,至于里面的曲折,你日后会明白。陛下已经答应,赦免你祖上的罪。
  从现在开始,你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老秦人。
  这也是我为什么看重你的一个原因。刘阚,你聪明,也知道轻重,勇武过人,是一块好料子。我希望你能继续下去,好好的为陛下做事。有朝一日,能为我大秦建立功勋。”
  任嚣具体说了些什么?
  刘阚一句都没有听进去。在官署用了饭,他有点失魂落魄的往家走。
 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,让他有点不知所措。虽然对这段历史的记忆非常模糊,可刘阚却知道,日后反秦的义军,多为六国后人。那楚霸王项羽,对秦国更是恨之入骨。原以为可以在其中浑水摸鱼,可现在背负了一个老秦人的身份,只怕难以被各路义军所接受。
  或者,保秦?
  这念头在刘阚的脑海中,一闪即逝。
  保秦,谈何容易,那几乎是和全天下的人作对啊。
  而且以他现在的情况,又如何能保秦呢?始皇帝日后会越发的刚愎自用,谁能劝阻他?
  南征百越,不过是一个开始。
  待到日后攻匈奴,修长城,建始皇陵,造阿房宫,一件件事情,最终使得百姓怨声载道。
  难道始皇帝身边的人就看不穿嘛?
  再者说,始皇帝一死,就是那指鹿为马的赵高掌权。嬴胡亥不过是个傀儡,到时候难不成让自己去捧赵高的臭脚丫子?这种事情刘阚做不出来,也不想去做。那么,该何去何从?
  想要在乱世到来之后活下去,那就只有一个办法!
  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!只有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,才能够在乱世中自保,才能不被人窥视。
  往上爬,一定要往上爬!
  刘阚如今只是一介小民,身边不过寥寥数人而已。别说建立一支力量,就连家里的赤旗还是因为武山剑的原因而保留下来。若想达到自保的要求,就必须要建立功业,往上爬。
  想到了这里,刘阚猛然停下了脚步。
  心中暗下决定,转身又向官署跑了过去。
  任嚣正在院中散步,见刘阚回来,颇有些奇怪,“刘阚,你怎么又回来了?”
  “大人,小民想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,特来向大人禀报。这件事,关系到南征将士的性命。”
  任嚣闻听一惊,忙上前一把攫住了刘阚的手臂。
  “什么事情,速速说来?”
  第五十六章
-
~宋子燕人~
  百越,是一块蛮荒!
  至少在许多人的眼中,就是这个样子……对于生长于西北的老秦人而言,百越也只是一个概念,具体是什么样子?许多人都说不出来。只知道,那里有一群未开化的蛮子。
  始皇帝肯定会派人调查过。
  可这并不代表,他麾下的将领,包括屠睢在内的秦军,真的会在意这件事。
  六国都已经扫平了,一个区区的百越,又能如何?也许在大多数秦军将领心中,都是这么想的吧。
  当然了,就算是始皇帝重视这个问题,知道百越的复杂性,有些事情还是无法解决。
  刘阚在昭阳大泽血战之后,提出过一套急救的方法。
  但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因素,就是消毒的手段。刘阚的方法非常简单,提炼出高浓度的烧酒。一方面能用以消毒,另一方面佐以药物的话,说不定能解决当地瘴毒的问题。
  “烧酒?”
  任嚣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名词。
  烧酒,指的是各种透明无色的蒸馏酒,又被称之为白酒。在华夏历史上,烧酒起源于什么时代?众说纷纭。但据说最早出自于唐代,至于真实性,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。
  “你说的这东西,真有用吗?”
  任嚣将信将疑,不过这心里,却是有些心动了。
  刘阚耸了耸肩膀,“我也不知道,道理上应该是有用的,可是我实验了几次,都未成功。”
  “那你详细和我说说,也许我能给你出点主意。”
  刘阚想了想,于是把他所理解的烧酒蒸馏的原理讲述了一边。当然了,他毕竟不是搞这个出身,只能做简单的介绍。具体的,还是说药草和烧酒配合的效用,主要针对于瘴毒而言。
  任嚣很认真的听完了刘阚的讲述,轻轻的拍着额头,沉吟不语。
  刘阚也不敢打搅,于是坐在旁边,静静的等候。
  “你说的这个东西……哦,叫做烧酒,是吧……我还是头一次听说。不过呢,从你所说的口感而言,又好像是有点印象。好像是在四年前?我当时随王贲将军攻破巨鹿的时候,曾在宋子城(河北赵县北)的一家酒楼中品过这样的酒,只喝了一口,但印象还是蛮深刻。
  酒色嘛,有点浑浊,不是你说的无色透明,不过口感挺像……
  我当时还问那酒楼的主人,这么难喝的酒,谁愿意品尝啊。那酒楼的主人说,酒是一个燕人放在他那里的。还是有人愿意喝的,不过大都是北方过去的人,喜欢那种口味。”
  任嚣口中的北方,多是指燕赵长城以北的匈奴人。
  刘阚眼睛一亮,“那大人可否为小民引介一下呢?若此酒酿成,肯定能救不少人性命。”
  任嚣笑了笑,点头道:“宋子县尉徐公和我倒是有些交情。刘阚,既然你有心这么做,我当然可以为你引介。若成功了的话,少不得你的军功;不过失败的话……呵呵。”
  “若失败,小民自当一力承担。”
  任嚣于是回房间取出一块令牌,然后有写了一块木简,一起交给了刘阚。
  “这是我当年所持铁鹰令,再配上这块木简,徐公想必会配合于你。恩,你何时出发?”
  刘阚想了想,“自然是越快越好……只是审食其唐厉他们都没有回来,家中……”
  任嚣当然知道刘阚担心什么,于是一笑,“你家里的事情只管放心,我自会安排人照应。恩,这件事情很重要,早一日完成,我南征将士的性命就能多一份保证,你还是速速动身吧。”
  刘阚当下答应,“那小人回家安排一下,最多四五日,一定启程动身。”
  “甚好!”
  任嚣又和刘阚说了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。毕竟那宋子城是故赵领地,和沛县情况自有不同。
  待到刘阚告辞时,天已经黑了。
  任嚣破例命家人安排了一辆轺车,送刘阚回家。
  站在官署门口,目送轺车远去,任嚣身旁的一名老家人忍不住上前说:“大人,这刘阚勇武急智,且奇思妙想颇多,将来定然能成为大人的左膀右臂,何不带他去相县呢?”
  任嚣摇头苦笑,轻叹一声。
  “我何尝不想?”他沉默了片刻后,“只是担心我这地方小,却容不下他啊……他年纪终究太小,依照律法,为吏者,最小也要二十岁,就算带他去相县,又能做些什么?
  内史大人曾想要让他去军中效力。
  不过一晃多年过去,蒙大人未再提起此事,想必也忘记了。于我而言,却不希望他从军……呵呵,此乃私心。
  且让他继续留在沛县吧,我会命人暗中关注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62/53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