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徒(精校)第89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89/535

  而这一切的变化,正源自于刘阚。所以,当曹无伤回家把刘巨的事情说了以后,曹亭长二话不说,就答应下来。这本来就不是一件多大的事情,更何况还有刘阚牵扯在里面。
  刘巨,年二十五岁,出生于秦王政六年……
  仅一天的光景,刘家就正式添了一口人,刘阚也随即多了一个兄长。
  处理完了刘巨的事情之后,刘阚又走了一趟官署,拜望了一下那位新任的沛县令李放。
  如今沛县人口已经过了万户,这县长的称呼,也就变成了县令。
  正如阚夫人所说的那样,这位县令大人乍给人的感觉,是彬彬有礼,言谈举止透着一股子书卷气,很和善。脸上总是带着笑容,说起话来也是细绳慢气,丝毫不显出官威。
  可是,刘阚却觉着这位县令大人很假!
  不是说他是假县令,而是说他说的话,包括一举一动,还有那脸上的笑容,那和善的语气,还有那股子儒雅的书卷气,都很假。这是一个很会隐藏自己的家伙,心机深沉。
  开口必称陛下,闭口必谈律法。
  看上去是那么的恭敬,可是刘阚能觉察到,他对老秦人那种发自骨子里的藐视。
  也难怪,这位李放大人出自稷下学宫。有道是齐鲁有鸿儒,燕赵多豪士。在山东六国人的眼中,老秦人只是一群蛮夷而已。即便是国破家亡,那刻在骨子里的傲气,却不会改变。
  老秦中最有德义的高士,也比不得齐鲁最暴虐之人的仁义。
  这是大多数出身于齐鲁的学子所认知的一点。只不过形势逼人强,虽有傲气,却图之奈何?
  刘阚和这位假模假样县令大人说了一会儿话,就浑身不自在。
  盏茶光景,他起身告辞。
  县令大人笑呵呵的送他走出堂上,临了说:“刘生,你一走半年之久,不晓得今年这贡奉朝廷的万岁酒,是否会有所耽搁?再过两个月,就差不多了,莫要耽误了大事。”
  刘阚连忙道:“小人定不会耽搁陛下的大事,定按时贡奉。”
  李放的眼睛里闪过了一抹失望之色,旋即又隐去,笑呵呵的说:“如此甚好,如此甚好。”
  刘阚心中奇怪,这位李大人究竟是什么意思?
  离开县衙官署的时候,刘阚和萧何打了一个照面。
  很显然,萧何并不知道刘阚已经回来的消息,在一怔之后,微微一笑,“刘生何时回来的?”
  “昨日!”
  对于这位萧何先生,刘阚可不敢有半点怠慢。
  “这半年来,有劳先生对我母亲颇为照应,但不知何时有空,让在下设宴感谢一番?”
  “感谢倒不用了!”萧何笑道:“都是乡里乡亲,谈不上照应二字。”
  话说的很客气,却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。刘阚看了萧何一眼,当下也不强求,拱手告辞。
  沛县人的乡党情结非常严重。
  刘阚心里很清楚。在萧何的眼中,自己始终是一个外乡人……更何况,身上那老秦人的烙印?不管自己在沛县生活多久,做出什么样的成绩,在萧何的心里,怕还会有纠结。
  怎么解开这纠结?
  刘阚目前还没有想好。但他并不灰心,只要自己能做的够出色,萧何迟早会改变看法吧。
  “刘生!”
  就在刘阚正要走出县衙大门的时候,萧何却突然叫住了他。
  看了一下四周,萧何轻声道:“沛县托刘生的福,如今热闹了不少。只是……这人多了,难免会有鱼龙混杂。刘生如今颇有家业,难免会被人眼红,还请多多留意小心啊。”
  刘阚一怔,开口想要询问。
  可萧何没有给他这个机会,转身就走了。
  萧何这是什么意思?
  是有人想要对我不利吗?
  刘阚微微一蹙眉头,这心里面就有些纠结的感触。既然提醒我,为何又不和我说清楚?
  或者,他亦有为难之处?
  不过,他说的不错。自己如今也算是有了家业的人,小小的作坊,日进斗金,难免会被人惦记。按道理说,如果真有人惦记的话,要动手最好的时机,莫过于他外出之时。
  怎么会……
  哦,对了!
  任嚣派驻了五十名秦军,想必会让人多多少少生出顾忌。
  是雍齿吗?难道这家伙,还不死心?
  刘阚有些心神不宁的离开了县衙。
  萧何站在县衙的大门后,看着刘阚的背影,轻轻的叹了一口气,摇了摇头。
  “萧大哥,你在这里看什么?”
  萧何扭头看去,原来是曹参不知何时出现在他的身后。曹参如今已不再是单纯的狱吏。
  在新任县令李放到来之后,曹参被任命为书吏。
  萧何很清楚,这是李放对他有所顾忌了!想当初,任嚣在的时候,很多细节的事情都是由萧何来处理。这也使得萧何在沛县的威望,日益增高。而现在,李放有点信不过他。
  提曹参,其实就是为了分掉萧何手中的权力。
  曹参本身也是个有本事的人,虽然在很多方面比不上萧何,但也未必就真的差他太多。
  虽然曹参分了萧何的权,可并没有影响到两人之间的友谊。
  萧何微微一笑,“我在看人!”
  “看人?”曹参顺着萧何的目光看去,“那不是刘阚吗?这家伙回来了?居然也不打个招呼。”
  说完之后,曹参突然意识到了什么。
  “萧大哥,你莫非是在担心刘阚?”
  萧何淡定一笑,轻轻摇头,“我不是担心他,我是担心沛县的父老乡亲。这家伙回来,只怕这沛县的安宁,也将一去不复返了……参,我有种预感,可能会有大事情发生。”
  曹参闻听,脸色也刷的变了!
  第八十二章
-
~国风相鼠~
  沛县并出现什么乱子……
  至少在刘阚回家后的十几天里,一切都显得非常平静。泗水花雕继续热卖,陈禹和灌雀对残酒的需求也越来越大。特别是灌雀,从一开始的三千瓮,已增加到六千瓮,整整翻了一倍。而陈禹的生意似乎没有灌雀的那么好,但是需求量也一直在持续的增长着。
  这里面,牵扯到了南北差异的问题。
  所以要慢慢的展开,心急不得。刘阚对此也不甚在意,他所在意的是那陈平的音讯。
  负责接运货物的人,一直是陈义。
  刘阚回来之后,陈义又来过一次。据他说,陈平现如今稷下游学,也说不太准行踪。听陈义的口气,陈平似乎不是很喜欢生意上的事情。而陈禹也没有勉强他,就由着他去了。
  反正生意上有陈义帮着,陈禹并不是太吃力。
  但在刘阚而言,却不免感到有些失落。虽然不能确定此陈平是否就是彼陈平,但遇上了,总归比错过了强。好在现在已经搭上了陈禹这条线,如果真的是一个人,倒也不怕。
  五十名秦军也没有立刻离开。
  刘阚在拜访了李放之后,当天就前去拜望了周兰。
  周兰是个敦厚青年,二十七八的年纪,故魏安邑人。秦灭魏国时,周兰刚加入魏军。甚至未能真正的上过战场,就成了俘虏。此后成为老秦的轻兵,斩将杀敌,颇有功勋。
  轻兵,可以用敢死队、炮灰这样的后世词句来解释。
  大都是有战俘或者刑徒来担当,不配盔甲,连兵器都是临时发放。打仗的时候,冲在最前面。能够从一个轻兵变成正规军的属长,其中经历过多少次生死。周兰也无法计算清楚。不过总算是熬过来了……虽然军职并不高,可好歹也是五十个人的头儿,比起那些战死的轻兵,周兰非常满足。
  “奉郡守大人之命,我们暂不归队。”
  当刘阚询问周兰归期的时候,周兰回答说:“再过些时日,就该送万岁酒往咸阳了。郡守大人地意思是。要我们在这里等着,一俟万岁酒出窖,就立刻送往相县,不得耽搁。
  刘生你莫在意我们!
  郡守大人已经给我们安排了足够的辎重。只望你能按时出窖万岁酒。否则大家都麻烦。”
  刘阚心中狂喜……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89/53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