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101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01/1225

  周仓说:“典君,非我等无大志,实在是……你也知道,我等原本效力黄巾。张曼成将军死后,我们便被官军打散,四处流浪。早年间,我们也动过依附朝廷的心思……可是后来……”
  王猛则更简单,“我们是贼,一日为贼,一辈子是贼。不管我们怎么做,朝廷总是提放着我们。
  老周他们当初也想归附,可险些被官军所害……那个人叫什么来着?老周,你跟我说过的。”
  周仓苦涩道:“南郡司马文聘。”
  魏延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,脱口道:“我想起来了,你们莫非是那绿林山盗?”
  周仓一愣,旋即点了点头。
  “一开始,我们是在绿林山讨生活。刘表入主荆襄后,便开始清剿各路英雄。当时就是那个叫文聘的家伙主持,先把我们骗下山,然后……我们那一战,损失惨重,最后只好逃到了土复山。”
  “原来如此……”
  魏延恍然大悟。
  典韦一蹙眉,“刘景升乃自守之贼,当不得什么大事。他不要你们,你们为何不去投曹公?”
  周仓说:“非是我等不想,实无引荐之人。再者说,曹公那时候还没有夺取豫州,我们就算是有心投奔,只怕连豫州都无法通行过去。你又不是不知道,汝南颍川世族,对我等恨之入骨。”
  想当初,黄巾之乱时,颍川汝南的确是重灾区。
  特别是当地世族豪门,深受黄巾之饶。以至于长社之战以后,黄巾式微,豫州门阀对黄巾余孽的打击,可谓凶残。加之当时陈国王刘宠,同样是对黄巾贼大肆打压,使得当地黄巾贼,不得不远离他乡。周仓看似莽撞,却也是个知道轻重的人。他这么一说,典韦倒是理解了。
  “既然如此,何不随我同行?某家不才,可在曹公面前为你们引介一番,他日也能搏个功名,总好过当一辈子山贼,连娃儿们也要受你们牵连,被他人耻笑。”典韦瞪大眼睛说道。
  周仓眼睛一亮,但犹豫了一下之后,向王猛看去。
  王猛则看向了曹朋……
  “老王,咱们去许都吧!”曹汲看出了王猛的担忧,“典兄弟既然开口了,也是一条出路。咱这一辈子,估计也就是这样子了,到哪儿都无所谓。可咱们得为孩子们想想,总不成一辈子做盗匪,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?以前,咱们在许都没人,怕受欺负。可现在,有兄弟在,也算是有了依靠……虎头年纪也不小了,到了许都,在历练一下,说不得将来也能做个将军。”
  曹汲这一番话,说中了王猛的心事。
  当初,他为什么离开黄巾军?一方面是因为看出,黄巾军已不成气候;另一方面,也是为王买的将来考虑。
  “如此,可就要拜托典君了!”
  典韦咧开大嘴,哈哈大笑,“好说,好说。”
  他拍着胸膛打包票,也让王猛等人,更加放心。
  “渠帅……”
  “老周,既然咱们决意投奔曹公,渠帅二字,以后切莫再提了。叫我一声大哥,足矣!”
  周仓连忙点头,道:“大哥,我山里还有些弟兄……”
  “一起来,一起来。”典韦笑道:“曹公立志兴复汉室,如今正需人手相助。待我回去之后,为你们引介就是。”
  周仓说:“我寨子里还有些琐事,恐怕一下子也不能过去。而且,我虽然想投奔曹公,可寨子里的弟兄,未必都愿意……不如这样,大哥随典君先去,我和左丘回寨子,把事情处理一下。待安排妥当之后,我带着兄弟们前去投奔曹公……典君,你以为这样子,如何?”
  典韦倒是无所谓,轻轻颔首。
  还是曹朋提醒说:“叔父,周仓他们到时候去了汝南,总需有个信物,来证明身份。不如你留下一件东西,到时候他们也省了麻烦,而且回去以后,也能让寨子里的人,安下心来。”
  “如此……你就持我大戟回去吧。”
  典韦想了想,把双铁戟取出一支,交给了周仓。
  大家围坐一起,又详细了商议一下细节……外面的雨,渐渐变小了!
  王猛说:“雨停了,咱们也尽快上路吧!这里虽然隐蔽,但终究不太安全……老周,你给我留下十个人,你和左丘带其他人赶回土复山。到时候,咱们兄弟在许都见,一起做番大事业。”
  周仓答应一声,点了十个人留下,然后带着其他人,便告辞离去。
  而曹朋等人则收拾了一下,让邓巨业赶车,张氏洪娘子和曹楠坐在马车上,其余人骑马,踏着雨后的斜阳,离开了老君观!
  ……
  九女城大营里,黄射有些木然的坐在正中央。
  陈就跪在案前道:“少将军,末将无能,被那些贼人跑了!”
  黄射看了陈就一眼,摆了摆手说:“跑就跑了吧……反正那些贱民,也折腾不出什么风浪。”
  “少将军……”
  “咱们该回家了!”黄射起身,轻声道:“庞老头把咱们告了!没想到那老东西居然为个贱民……家父派人说,江夏那边有点不太平,让咱们立刻回去。明天一早,邓济回过来交接。”
  他说着,绕过长案,走出了军帐。
  雨后的空气,格外清新。黄射深吸一口气,突然嘴角一翘,自言自语道:“曹朋,算你好运气!”
第068章
郎陵
  涅阳,桃园。
  十五过后,天气渐暖,放眼望去,满山桃红。
  张仲景正坐在满园桃红下,苦思冥想的撰写着一部医书。书名《伤寒论》,早在他还是长沙太守的时候,便生出了这样的念头。在经历了南阳大瘟的灾难之后,他终于可以放下心,来编写这部在后世医学史上,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医学巨著。但显然,这并不是一桩易事。
  老管家茂伯佝偻着身子,走上前来。
  “老爷,黄射走了!”
  张仲景的笔一颤,抬起头来。
  “如此说,曹家小儿果真劫走了他的父母?”
  茂伯说:“应该是成功了!昨日棘阳县全城戒严,乡勇四出,足以说明所有的问题。刚才大爷过来,说庞德公亲上襄阳,当面责问刘荆州,使得刘荆州这个新年,也过得不太舒坦。”
  张仲景闻听,却笑了!
  他是一名医者,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官员。
  政治上敏锐的嗅觉,让他马上捕捉到了这里面的关键。
  此前,他之所以收留邓稷,甚至不惜帮助曹朋,是出于医家的本心,同时也是为了当初的一个承诺。黄月英离开涅阳的时候,曾拜托他去看护一下曹朋,还留下了一封书信。不成想黄月英前脚刚走,黄射就把他调去了襄阳。刘表的夫人并无什么大碍,所以张仲景很爽利的便解决了问题。只是当他返回涅阳的时候,却听说曹朋随他的姐夫,前往九女城应征。
  随后,便发生了夕阳聚之变……
  涅阳张氏,或许算不得什么世族门阀,可也是当地的豪族。
  张仲景更做过秩比两千石的长沙太守,这其中的奥妙,他焉能看不清楚?
  说穿了,无非是所谓的世家颜面。黄射算计曹朋,从世家的角度来说,也算不得什么大事。
  可他后来斩尽杀绝的手段,让张仲景非常不满。
  所以,张仲景出手襄助曹朋,但从始至终,也没有和曹朋照过面。
  甚至连黄月英那封书信,张仲景也没有送给曹朋。在他看来,这封书信还不如不送,免得将来再有纠葛。毕竟,曹朋不管怎样,和黄月英都是两个世界的人……内心里,张仲景还是有一些偏向黄射。医家悲天悯人,但世族门阀的力量,绝非张仲景这样的人,能够抗拒。
  茂伯说:“听说曹家这次劫人,可是调动了不少力量。”
  “哦?”
  “大爷那边得来的消息是,九女城大营死伤近百……据说江夏黄氏部将陈就,曾率兵追赶,却被对方耍了一个团团转。折损了二十多名骑军不说,连对方的影子都没看到……”
  张仲景,放下了手中的笔。
  “看起来,曹家小儿的背后,有人帮忙?”
  “不太清楚,但据大爷打探来的消息,曹家小儿身边的那个人,好像是曹公帐下武猛校尉,典韦。”
  张仲景的眼睛,顿时闪过一抹冷芒。
  “典韦?不是死了吗?”
  “张绣那么说,可生不见人,死不见尸,也许典韦没有死呢?”
  茂伯轻声一语,张仲景叹了口气,把笔拿起来,想了想问道:“你说,庞德公为何会为曹朋出头?”
  “这个,我可就说不清楚了。”
  “你和那曹朋也有过接触,对此人感官如何?”
  茂伯歪着头,想了想说:“我和他并没有说几句话,只是他好像练过一些神仙术,也不知道师承哪位老神仙。他倒是有几次想和我说话,却又因其他缘故,一直没能真正的接触过。
  以我对他的观察,这孩子平淡无奇,也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地方。平日里更多的是他姐夫邓稷出面……那邓稷倒是个有本事的人,不过似乎对那孩子很重视,有时候甚至是以那孩子为主。之前我曾经去棘阳打听过他的事情,但棘阳那边也说不清楚状况,只说蒯正对他很亲热……
  老爷,他姓曹,曹公也姓曹……你说二曹是否为一曹呢?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01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