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1049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049/1225

  曹操执政以来,大力推行屯田新政,平定北方,开发两淮,重启河西商路,治下越发兴旺。
  在中原地区,知曹操而不知当今汉帝为何人者,不计其数。同样,在江东地区,早已经是孙氏的天下,汉室律令,不过虚有其名,根本没有作用。如此下去,谁又能保证,江山还会姓刘?
  张松并不是迂腐之人,内心深处,总希望能建立功业。
  可刘季玉,绝非明主……
  刚才法正那一番话,透露了许多消息,让张松心惊肉跳。他知道,曹操已经把目光投注在了益州,甚至近年来益州出现的物价波动,货币贬值,都有可能是曹操一手所为。如果这两年益州出现的波动,真是曹操所为,那这个曹丞相,未免太过于可怕。张松知道,如果照目前的情况继续下去,用不了三年,益州必然崩溃。到时候,曹操可兵不刃血,拿下益州。
  好高明的手段,好毒辣的手段……
  法正用这种方式提醒张松,是时候做出决断了!
  而曹朋,很有可能就是曹操这个计划的执行者……
  要说起来,法正算是够朋友了,把这么机密的事情都告诉了张松。但在张松看来,事情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。法正敢告诉张松这些机密,背后必定有曹朋的同意。否则,法正怎可能把这些事情轻易的告诉他?而且,曹朋也算定了,就算是张松回去禀报刘璋,也没有什么用处。暂且不说刘璋是否会去理睬,有一个很大的问题,那就是局势已经糜烂,刘璋如何应对?
  经济战,对于这个时代而言,无疑是一个新兴事物。
  即便如张松般自负,也不敢说能想出对策。若说整个西川长于经济之事者,张松屈指算来,也只想出了一个刘巴。可是,刘巴能想出对策吗?至少在张松看来,刘巴恐怕也很困难……
  为什么,为什么?
  为什么曹朋要让法正把这些事情告诉自己?
  张松思忖良久,蓦地露出一抹古怪的笑容。他似乎想到了什么,但旋即又摇了摇头……
  站起身,走到房门边上,拉开房门。
  深夜,很冷!
  那夹杂着江水湿气的寒意,冷的沁入骨髓。
  张松激灵灵打了个寒蝉,走下门廊,负手站在庭院正中,举目向天看去。半晌后,他突然拿定了主意,双手握成了拳头。
  “若真无所求,某却不介意,与你一个惊喜。”
  他自言自语,半晌后甩衣袖,转身返回屋中!
  ……
  冀州,邺城。
  自曹操攻下河北之后,便看重了邺城这块风水宝地。
  它位于漳水之南,地势平坦。公元前439年,魏文侯封邺,把邺城当作了魏国的陪都。此后,邺城一步步发展,成为侯都、王都、国都……而最有名的典故,莫过于西门豹为邺城令,在这里治河投巫,将邺城打造成河北地区,最为富饶和繁华的城市,也是冀州的治所所在。
  曹操平定冀州,血洗邺城,为曹丕报仇。
  但在此之后,他对邺城的修建却未有片刻的怠慢。而今新邺城已兴建完毕,整个城市东西长七里,南北长五里,设内外城,内城设有四门,而外城则设有七门。建安十一年,受曹操所命,冀州刺史程昱在邺城西门外开凿人工湖,训练水军。只是,这湖泊方建成,荆州战事便已经开始,水军也就无从训练。这人工湖,便成为邺城一景,引得无数人前来观瞧。
  建安十二年八月,曹操平定幽州。
  程昱再次受命,在邺城外兴建铜雀台、金凤台和冰井台,号邺城三台,以庆贺北方之一统。
  时值寒冬,冀州千里冰封。
  年末的一场豪雪,令冀州银装素裹,分外妖娆。
  郭嘉的身子骨,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,已经好转许多。这一日,他被董晓逼着用了药,正躺在榻上看书的时候,忽闻有家人来报,说襄阳来人,奉虎豹骑大都督曹朋之命,求见郭嘉。
  郭嘉闻听,不由得愕然。
  他和曹朋关系不错,但却想不通,曹朋为何在此时派人找他。
  难道说,荆州有变数?
  “快快有请。”
  郭嘉连忙坐起来,吩咐家人。
  不一会儿,就见家人领着一名青年,匆匆走进房间。
  郭嘉认得来人,不由得更加诧异,“王双,你不是在凉州,何故言自襄阳而来?”
  王双上前给郭嘉见礼,恭敬回答道:“此前公子有命,调双自凉州往襄阳。后双至襄阳,公子已受命执掌虎豹骑。此次双前来,乃是奉公子之命,有书信一封呈于军师,并请军师,速往荆州。”
  “嘶!”
  郭嘉倒吸一口凉气。
  以郭嘉对曹朋的了解,若不是出了大事,他断然不会这么冒然的派人前来。于是,他连忙直起身子,沉声道:“将书信呈上来。”
  王双,连忙把书信递给郭嘉。
  郭嘉打开信,一目十行,迅速浏览,一双剑眉,旋即扭成‘川’字,脸上随即也露出凝重之色。
  曹朋这封书信,内容非常简单。
  除了简单的寒暄和问候,便是请教郭嘉了几个问题。
  丞相水军,强横否?
  江东六郡,祥知否?
  而今可渡江一统否?
  刘备,孙权,刘璋,高干,张鲁,当择谁人?
  一连串的问题,看似莫名其妙,但却把曹朋所要表达的心意,一一告知。郭嘉不是傻子,焉能看不出曹朋的意思。他紧蹙眉头,沉吟不语。片刻后,突然抬起头来,厉声喝道:“来人!”
  “在。”
  “立刻打点行装,天黑之前,动身前往襄阳。”
  “啊?”
  “休得多问,只管听命。”
  说罢,郭嘉又让人取来了笔墨纸砚,飞快的写下一封书信,唤家人过来,“把这两封书信,以六百里加急,送往许都尚书府,呈于荀侍中。若侍中询问,就说我正在前往襄阳的路上。”
  郭嘉吩咐完毕,便对王双道:“王双,你且休息,天黑前我们就出发,前往襄阳。”
  王双连忙应命,并回禀道:“公子在双出发之前,曾有命令,若军师要去襄阳,需带两人同行。一为董晓,二为张机先生。同时,公子已派人前往许都,请华佗华元化先生赶赴襄阳。
  双先去通知董先生,晡时于城外恭候军师。”
  “也好,你且下去吧。”
  郭嘉让王双离开,站起身来在屋中徘徊。他基本上已经清楚了曹朋的心意。别看曹朋书信里什么都没有说,却是在告诉他:丞相有点志得意满,有点忘乎所以了……你得过来,劝说丞相。
  曹操是个很容易骄傲的人。
  而且,一旦骄傲,就很容易忘乎所以然。
  郭嘉拍了拍额头,突然间闪过一抹笑容,“原来你这家伙,也知道这人情世故的重要……希望,还来得及。”
  ……
  建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八,益州使团,抵达襄阳。
  于历史上那个骄傲张狂的张松不同,此次出现在曹操面前的张松,表现的非常低调。而曹操呢,在接到曹朋书信之后,态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,待张松一行人,显得是非常的热情。
  曹朋把张松送至襄阳后,受命驻扎城外。
  当晚,他参加了曹操为张松准备的接风宴,回到营地时,已近子时。
  正准备休息,忽闻帐外有小校来报:“贾军师求见。”
  曹朋愣了一下,连忙道:“快快有请。”
  心里面同时感到困惑,这大半夜,贾诩何故前来?
  不一会儿的功夫,就见小校带着贾诩,走进了中军大帐。与曹朋拱手见礼后,贾诩倒也没有客套,开门见山道:“友学,你我大难将临,还需早作打算。”
  “先生,何故出此不祥之言?”
  贾诩坐下来,苦笑道:“丞相近日与诸公商议,准备在开春之后,自乌林出兵,征伐江东。
  然,刘备占居长沙,江夏刘琦未灭,西川刘璋亦蛇鼠两端,意向不明。
  此时征伐江东,势必出现腹背受敌之局面。而且,丞相新得荆州水军,尚未能完全掌控。在这个时候出兵江东,绝非最佳时机。我欲力谏丞相,请他暂止征伐江东之念,全力镇抚荆州,消灭刘备余孽……待荆州休养三四年,兵强马壮,民心归附之后,再取江东犹未晚矣。”
  听到贾诩这番言语,曹朋愣住了。
  贾诩不赞成曹操攻打江东?
  是他临时起意,还是原本如此?历史上,曹操在赤壁之败以后,曾言:若奉孝在,何至于此败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049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