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1060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060/1225

  而在历史上,蒋琬成名也是在蜀汉中后期。想要一下子起来,也不可能。而曹朋呢,则是朝中大臣,二十六岁,已官拜横野将军,前途无量。若能跟随,对蒋琬而言,也是一件好事。
  况且蒋琬的老家在零陵,也是荆南治下。
  虽说曹朋是驻守武陵,与零陵有一郡之隔。但相较而言,也不算远,也算得上是衣锦还乡。
  曹朋准备了好多的说辞,想要让蒋琬跟随自己。
  可没想到,他几乎未费什么口舌,蒋琬就答应下来,却让他不知道,该如何往下说了。愣了一下之后,曹朋突然哈哈大笑,站起身来拉着蒋琬的手,“既然如此,请公琰随我一同启程。”
  蒋琬二话不说,立刻回屋取了行囊,便随着曹朋,离开了编县。
  离去之前,曹朋又让人通知了那位蔡阳县长,好生勉力一番,让他莫有什么顾虑。蔡阳感激万分,领着编县的缙绅们,一直把曹朋等人送出城外,目送一行人踏着落日余晖,渐行渐远。
  “公琰此去,必飞黄腾达。
  所以说,这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?祸兮福所倚,福兮祸所伏……尔等日后,还要谨记于心才是。”
  蔡阳发出了一声感慨,立刻引得众人连连赞赏。
  曹朋等人的身影,已消失于地平线。
  蔡阳在城门口又驻足片刻,这才略显失落的领着众人,返回县城!
  ……
  都督荆南,自然少不得要掌控军权。
  当曹朋抵达江陵的时候,已经大致上了解了他手中的力量。
  曹操共调拨了八校人马,听候曹朋差遣。
  其中,武陵太守赖恭执掌一校人马,约三千人,驻守武陵郡治临沅县;军师祭酒,尚书令,监荆南军事荀彧,执掌一校,四千人,驻守作唐。同时荀彧担负洞庭水军的防务,防御泊罗渊江东兵马。而且,他还掌控着辎重粮草的调拨,从江陵调拨而来的辎重,先经荀彧之手,而后分派各地。
  这两校人马,基本上是死得,曹朋调拨起来并不容易。
  除二人外,夷陵王威一校、夷道文聘一校,保护曹朋侧翼,无需为西面之敌而担心。同时,这两校人马,同时又担负着护卫南郡,监视五溪蛮的责任。虽听命曹朋,却也不可轻动。
  也就是说,曹朋手中只剩下四校人马。
  曹朋自己手里有六千兵马,可为一校。另外三校,曹操确实费了不少心思。他将庞德自乌林,魏延从章山调至荆南。此二人各领一校,共兵马一万人;剩下一校,则有曹朋自行委任。
  曹朋在考虑了一下之后,便命黄忠独领一校。
  由于荆南地形的限制,重装骑兵难以发挥作用。所以曹朋在抵达作唐之后,又和荀彧商议了一番。由荀彧出面,向曹操提出请求,将豹骑调至临沅,由黄忠统领。黄忠本就是虎豹骑副都督,虽说之前统领的是虎骑,可是对豹骑的战法,也不算陌生,更不需要去进行磨合。
  而这四千豹骑,也是荆南唯一一支骑军。
  荀彧一开始,显得有些犹豫。
  但在曹朋劝说之下,他最终同意下来。别看他之前对曹朋不满,但那只是一些小恩怨,算不得大问题。荀谌之死,说穿了和曹朋并无关系。虽说那射杀荀谌的八牛弩,是曹朋所创,可当时曹朋不在舞阴,如何能怪罪曹朋。准确的说,这是荀谌的命!如果他不是要辅佐刘备,如果他不是要攻取舞阴,也就不可能死在舞阴城下。荀彧之前,也只是小小的为难曹朋而已。
  就本心而言,荀彧依旧重视曹朋,依旧非常赏识……
  荀彧和邓稷关系很好,得曹朋的关照,颍川福纸楼里,也有他的股份,每年收益颇多。他本就是个清廉的人,从不收取贿赂。性子又豪爽,花钱颇为大方……家中以诗书而著称,虽有家产,却要顾及整个家族,也不可能给他太多的月例。如此一来,荀彧手头也时常紧张。
  他又好买书,特别是看到那些孤本,绝本,珍本,可谓不惜代价。
  家中人口又多,还养着食客。如此一来,若没点额外的收入,荀彧过的日子还真就紧巴。
  所以,为难过了,荀彧对曹朋一如从前。
  曹朋也就放下心来,向荀彧打听到:“但不知,其他兵马,何时抵达?”
  “文长和令明已经接到了通知,想必现在已经自驻地开拔。
  估摸着,用不了多久,他二人就会抵达……不过,丞相已调走了公明,接替令明驻防乌林。
  而今咱们与刘备沅水相峙,不知你如何打算?”
  曹朋想了想,沉声道:“我拟命文长驻守零阳,而令明则接掌沅南。”
  “那你要把都督府,设于何处?”
  “这个……”
  曹朋诧异的看了荀彧一眼,有些不太明白他的意思。
  既然都督荆南,我自然应该把都督府,设在武陵郡的郡治临沅,难道还有问题?
  荀彧笑道:“伯谦此人,不是个心胸宽广的……丞相任他为武陵太守,更多是希望借他的名望,安抚武陵民心。阿福你若设都督府于临沅,万一被他误会是监视,岂不是有许多麻烦?
  反正,你又不指望他手中那一校兵马。
  以我之见,倒不如派一人前往军中,而后另择一地,设立都督府。”
  “派谁?”
  曹朋先是一怔,旋即脑海中浮现出一人,连忙道:“军师,我倒是有一个人选,正好适合监军。”
  “谁?”
  “我记得,赖伯谦是零陵人……此次我在来的路上,招揽了一位贤士,正好也是零陵人,与赖恭同乡。不如我让此人为军中长史,赖恭想来也不会有太大的意见。只是择何地开府?”
  既然曹朋有了主意,荀彧也就不再多问。
  他微微一笑,沉声道:“汉寿,如何?”
第662章
荆南(三)
  提起汉寿,想来许多人不会陌生。
  不过,大部分人知道汉寿,是源于三国时那位义薄云天的关二爷‘汉寿亭侯’的爵位封号。
  汉寿的历史很悠久,早在西汉年间,便有设置,名为索县。
  后东汉阳嘉三年,也就是公元134年,改名为汉寿。这里北临洞庭,境内有沅水和漕水穿行,直入江海,水上交通颇为便利。
  只是曹朋有点不明白,荀彧为何让他在汉寿设立都督府。
  看到曹朋脸上迷茫之色,荀彧一笑,沉声道:“阿福以为,丞相让你都督荆南,只为刘备吗?”
  “难道不是?”
  “当然!”
  荀彧深吸一口气,和曹朋并肩而行,登上作唐城墙。
  身后有护卫随行保护,却间距甚远,根本听不到他二人的谈话内容。至于其他人,更无法接近两人,也使得他二人的谈话,极为安全和方便。手扶作唐城垛,举目向东眺望,久久不语。
  半晌后,荀彧轻声道:“丞相伐江东之心,犹未停止。”
  “啊?”
  “你莫误会,丞相并非要现在征伐。
  只是,江东不定,何来一统之说?更不要说这中兴二字……不过,丞相也知道,而今非征伐之良机。正如你所说,水军未成,更无擅水战之将,征伐江东,必然困难。江东之地势复杂,犹胜于荆楚。若不能一战功成,势必劳民伤财,耗费甚巨,所以丞相也是非常谨慎。
  夺取荆南,丞相有两个用意。
  一是希望借荆南之地势练兵,以便于将来攻伐江东时,可以避免这地势地形之问题;其二呢,则是想要训练水军,为水军寻一练兵之所……呵呵,阿福现在可知,丞相之用意吗?”
  曹朋张大了嘴巴,半晌后点头。
  不过,他似乎一下子反应过来,扭头看着荀彧道:“军师,你的意思是,丞相要罢免蔡瑁?”
  “只是早晚而已。”
  对于荀彧的这个回答,曹朋倒不觉得奇怪。
  水军于曹操来说,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。他断然不会把十几万,乃至几十万水军,全都交给蔡瑁。且不说蔡瑁的能力如何,单只忠诚二字,就过不得关。曹操又怎可能把水军给他?
  见曹朋反应过来,荀彧低声道:“丞相的意思,是让洞庭水军,从荆州水军脱离出来。
  此前水军后撤,丞相已安排副都督杜伯侯,让他从荆州水军中抽离出两万人,屯扎洞庭。名义上,是抵御泊罗渊江东水军,实际上是另起炉灶,借洞庭之便利,效仿江东柴桑水军操演训练。一方面,让蔡瑁牵制江东水军,消耗荆州水军之力量;另一方面,让杜伯侯训练水军,待时机成熟,可顺势东进,直抵江东。这件事,你知我知,且不可为其他人知晓。”
  曹朋明白了!
  曹操这是在建立自家水军班底啊……
  虽然在东陵岛有一支水军,可成立时间太短,根基太薄弱。周仓的水军以东陵岛为中心,凭借徐州的支援,可以纵横江水下游,堵住大江的入海口。可如果凭借东陵岛水军征伐江东,却有些不太实际。而蔡瑁控制江东水军,又不让曹操放心。于是借口让杜畿休整,从荆州水军中抽调精锐,在洞庭湖休养生息,操演水军,就等同于是曹操建立了一直自己的水军。
  杜畿,曾是曹朋的部曲。
  蔡瑁肯定不会爽他在军中分权柄,可是又无法拒绝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060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