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1125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125/1225

  可是现在,曹操却提前封王,不得不说历史的变化……
  但这一切,和曹朋没有关系。
  当曹操正式接受册封之时,曹朋正带着黄忠、庞德、文武、王双四人,在青州巡视。以廷尉之职,巡查天下刑狱。短短两个月时间,曹朋在青州共查处冤假错案十七件,为三十余人活命,斩杀贪官污吏六人。
  从某种程度而言,曹朋巡查刑狱,也为曹操造足了声势。
  至少在民间,许多人提起曹氏一族,都会交口称赞。建安十三年十二月,曹朋抵达东莱。他原本打算,在东莱渡过新年,不想徐州刺史徐璆发来邀请,请曹朋前往徐州巡视刑狱。于是,曹朋临时改变了主意,于成山角登舟,一路南下,在郁洲山停靠,于朐山登陆东海。此时的东海郡,格外繁华。两淮持续开发,令东海郡也大获其利……麋氏家族的衰颓,代表着新兴豪强的崛起。随着海西县不断扩张,朐山出现了以徐、周、陈、步四姓为主的新兴豪强,煮海制盐,极为兴旺。
  而这四家豪强,也代表着徐州新旧势力的结合。
  昔年陈氏家族,随着陈登病故,已更换了家主;徐氏家族则是已海西徐氏为根基,徐璆、徐宣等人的崛起,为徐氏家族,打下了深厚基础。
  周、步,属于新兴豪强。
  其背后是东陵岛周仓,淮阴步氏家族。
  步氏凭借步骘而一飞冲天,得到了不少关照;周仓呢,则凭借与徐氏联姻,又有东陵岛水军之便利,在东海郡站稳了脚跟。这两家和曹朋的关系,最为密切。所以当曹朋在朐山登陆的时候,周氏族人,以及步氏族人几乎倾巢出动,迎接曹朋的到来。在朐山停留三人,曹朋一行,前往海西。
  这里是他起家之地,与当年的荒僻相比,全然不同。
  海西,已成为两淮最为富庶之所,控制两淮盐路,以及各种贸易的枢纽。
  许多海西人,都还记得曹朋。
  当年那个站在独臂县令身后的清瘦少年,而今已成为鼎鼎大名的人物。
  当曹朋抵达海西的时候,海西父老乡亲,纷纷在大路两旁,列队相迎。
  “公子!”
  “欢迎曹公子返乡……”
  欢呼声,此起彼伏。
  海西屯田中郎将梁习,也不禁暗自苦笑。
  曹朋邓稷两人在海西的影响力,绝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消除。他们为海西打造了一个富庶环境,海西人,也把曹朋邓稷,牢牢的记在心中。
  “怎地公子在这里,有如此声望?”
  黄忠忍不住询问。
  一旁庞德,满脸的迷茫。
  当年跟随曹朋的人,除了周仓还留在徐州,其余人都已经离开。
  不管是文武还是王双,都是后来跟随曹朋。至于蒋琬张松两人,更不太清楚。唯一清楚一些的,恐怕就是邓芝。不过,邓芝此次留守许都,并未随行。
  可以说,曹朋这次巡视的班底扈从,无一人知晓当年之事。
  濮阳闿远赴吕汉,冯超则随邓稷,前往河东。其余如王买邓范潘璋等人,都身处要职。曹朋在海西的影响力之大,甚至连甘宁也不太清楚。
  黄忠忍不住赞道:“公子一心为民,百姓自然爱戴。”
  这时候,曹朋突然回身,似是玩笑一样和梁习道:“子虞,我今日方知,昔年楚霸王为何要建都彭城。”
  “哦?”
  “富贵若不能还乡,若衣绣夜行,谁知之者?”
  梁习闻听,不由得哑然失笑。
  对于曹朋的好感,随之加深不少。在他看来,曹朋少年得志,不到三十官拜九卿之一,必然张狂。可是听他这一句话,倒是有些亲近起来。
  也许在曹朋心里,海西就如同他第二故乡吧!
  自己刻意去消除曹朋的影响力,固然有为朝廷考虑的因素在里面,可更多的,恐怕还是为了证明自己,不见得比邓稷曹朋差。突然感慨,当年如果让自己出任海西令,未必能做的如邓稷出色。毕竟,在他身边,没有一个似曹朋这样的妖孽存在。羁绊多年的心结,在这一刻突然解开。
  又何必却刻意消除呢?
  有些事情,不是你想要消除,就能消除。
  只要自己立身正,全意做事,何必在意其他事情?
  这么一想,梁习心里的不舒服,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……
  在梁习治理下的海西,并无太多冤假错案。曹朋在海西停留三日,和熟悉的父老乡亲聚会,或是登高远眺,或是泛舟海上,总之过的非常自在。
  三日后,曹朋启程离开海西,至曲阳故城参观。
  当年,他在曲阳恶战吕布,至今记忆犹新。而今曲阳,已建立新城,划入海西治下。但旧城依旧保留,当曹朋故地重游,不由得生出无限感慨。
  次日,曹朋在曲阳城头,焚香祈祷,撰文以悼祭当年在曲阳战死的英灵……
  而后,告别曲阳,直奔广陵而去。
  他没有去广陵,而是来到了东陵亭。
  “陋室铭,当初就是在此所作……当时我从海西前来,驻守东陵亭。每日见江水美色,虽然粗陋,却过得快活逍遥。呵呵,全不似而今这般忙碌!那时候,我教小鸾做三黄鸭,让小寰清理房舍……后来月英来到这里,我们每天吃些小酒,品尝新鲜河鲜,如今想来,真是享受。”
  原来,陋室铭就是在这里所书。
  张松蒋琬,顿时兴致盎然,在那座已经破旧的茅舍中参观。
  曹朋则带着黄忠等人来到江边,于扁舟之上垂钓……当晚,周仓从东陵岛赶来,与曹朋彻夜畅饮。他们谈到了王猛,说起了当年的往事……
  周仓嚎啕大哭,而曹朋,也默默垂泪。
  “而今丹徒水军,由何人统帅?”
  “吕蒙!
  第二天,曹朋登上了东陵岛的楼船,于江上行进。
  他举目眺望对岸,却发现水寨林立,防御森严。
  “丹阳太守,而今何人?”
  “朱然已调离丹阳,新任丹阳太守,便是那鲁肃鲁子敬。”
  曹朋闻听倒吸一口凉气!
  看起来,东陵岛水军,已经纳入了江东视线。否则,孙权断然不会让鲁肃前来。
  沉吟片刻之后,曹朋提醒周仓:“大叔,要小心那鲁肃。
  此人并不似表面上看去那么简单,心机深沉,颇有谋略。他为丹阳太守,恐怕最终的目的,还是你东陵岛水军。切莫掉以轻心,当严加防范。”
  一如当年,周仓对曹朋,仍是言听计从。
  “东陵岛只你一人,未免有些单薄。”
  “我也向朝廷请求,可是一直没有回信……”
  “这也正常!”曹朋叹了口气,轻声道:“丞相而今,手下善水战者不多,想要抽调人手,确实困难。不过叔父出镇东陵岛,下辖两淮之地,当多从本地寻找,说不定会有一些帮手。可惜,我却无法给叔父太多帮助。”
  此时的孙权,根基已稳。
  历史上那些著名的江东将领,大都已入他毂中。
  这种情况下,想要捡漏确实不太容易……对于此,曹朋也是感到无奈。
  江东将领中,擅长水战的不少。
  蒋钦周泰,丁奉徐盛,这都是有名的人物。偏偏这些人,都已投奔了孙权。更不要说那周瑜手下,人才济济。曹朋也只能眼睁睁看着,无可奈何。
  慢慢来吧!
  曹朋心里嘀咕,宽慰了周仓几句。
  周仓也知道,曹朋对此办法不多……
  他想了想,突然道:“公子,给我个帮手吧。”
  “哦?”
  “你也知道,我是个粗人。
  这水军规模扩大,我身边可以帮衬的却几近于无。以前,兴霸还能指点一些,可现在他去了内方,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。我不是说陈太守不行,但在武事上,他实在给不得我太多帮助。你看,东陵亭一带,地势开阔。我曾建议他,在东陵亭设立军寨,一旦东陵岛有事,也可以相互呼应。但陈太守却不同意,说设立军寨,耗费甚巨……
  我一个人,撑着这么大一摊子,的确有些辛苦。
  所以我希望公子能给我一些帮助,哪怕派个帮手过来,也能分担一些压力。”
  周仓,言辞诚恳。
  曹朋举目眺望东陵亭,确是觉得,是一处破绽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125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