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1192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192/1225

  据曹操私下里与曹朋的交流,他有意建立一千三百座军府,这北方四州,只是一个开始。一千四百军府,每座军府,八百军卒,也就是百万兵马。
  如果真的能够部署妥当,那么曹魏将使整个大汉江山,牢牢掌控在手中。
  “阿福,此次北上,你责任重大。务必要将军府严密部署,并作出一整套可行之有效的方案……必要时,我准你有决断之权,可以自行安排操演。两年后,我希望北方三州,尽为府兵。”
  曹操的气色,的确是不如当年。
  但是他的气魄,似乎比之当初,更见雄浑。
  而他对曹朋的信赖,也更加厚重。这也让曹朋心里,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沉重。他有一种感觉,而今的曹操,似乎和历史上的曹操,出现了巨大的变化。他的野心已昭然若揭,全无半点隐瞒,表露清清楚楚。
  也正是这样一种变化,使得曹操的气魄更大。
  他敢这样光明正大,同时又急不可耐的推广府兵,只怕里面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。
  他,在为儿孙清除障碍!
  也不知道,这变化是好还是坏……
  曹朋心里面即激动,又有些惶恐。
  因为他不清楚,自己前途,究竟会是怎样。
  曹操对他,会不会发生一些态度上的改变?虽然现在没有,可是未来……
  谁又能说得清楚?
  看起来,去涿郡两载,最好还是韬光养晦为妙。
  府兵的事情,莫插手太多。
  哪怕曹操说是寄予厚望,可是否怎的如此,还在两可。好吧,就算曹操现在对他寄予厚望。如果做得太过于出色,或者插手过多,难免会让曹操心生忌惮。曹朋这一路上,都在思考对策……思来想去,他最终还是决定,把府兵事务,交由庞统来负责。必要的时候,可以把庞统推出去,让他来独当一面。若真到了这一步,也就说明,曹操对他生出了戒心。
  所以说,为人臣子,当如履薄冰。
  曹朋想到这里,也就放松了心情。
  一路上,他带着曹阳姜维和曹叡,可谓游山玩水,看上去极为逍遥快活。
  而一应事务,都交给了庞统。
  他知道,庞统早晚都会跳出去,独当一面。
  毕竟他的才干,已经展露无遗。而今能留在身边,只是一个短暂的时间。等时机成熟,庞统一定会像甘宁他们那样,去独自承担风雨。而且这个时间,不会太长。最多两年,当府兵推广成功,便是庞统离开之时。
  既然如此,就让他能者多劳吧……
  建安十五年四月中,曹朋一行,抵达涿郡。
  幽州大都督张辽、曹州大都督夏侯兰、并州大都督邓稷三人,已经在涿郡恭候多时。
  见到曹朋,张辽和邓稷都是非常热情。
  邓稷还算好一些,可是张辽,自从曹朋出使匈奴,置河西郡,征战凉州时,便再也没有多少联系。唯一一次联系,恐怕还是当初吕蓝等人前来许都时,他主动和曹朋联络。
  “大都护,一别经年,却越发的精神了!”
  张辽看着曹朋,忍不住发出一声感叹。
  当年那个在下邳城里,胆大妄为,敢与吕布交锋的小童子,而今却成长如斯。
  别看他这个大都督和曹朋相齐,但实际上,却受命于都护府。
  换句话说,张辽而今,可以说是曹朋的部下。
  曹朋也客套说:“此次前来叨扰,少不得还要请大都督多关照。”
  “大都护客气,实在是客气了!”
  众人寒暄过后,便直奔都护府而去。
  这五军都护府位于涿郡城外,仿照军镇模式,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坞堡。
  坞堡门头,龙飞凤舞书写五军都护四个大字。
  坞堡内,设立军营,正中央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宅邸,便是都护府中堂所在。
  “此处宅邸,气势恢宏,有肃杀之气。古有四灵白虎主兵事,故而叔孙建议,换做白虎节堂。大都护的家眷,就在白虎节堂后面,外有军卒守御,万无一失。”
  张辽介绍完毕,话锋突然一转。
  “大都护可知道,这五军都护府的前身是什么?”
  曹朋被‘白虎节堂’四个字,雷得不轻。听到张辽询问,不由得一愣。
  “是什么?”
  “此地,本为一座田庄。便是那刘逆帐下大将,张飞张翼德的私宅。那张飞虽刘逆起事之后,一把火烧了祖宅,便荒废下来。我见此地位置甚好,所以便把都护府设立于此。由此到涿县,不过十里距离。大都护若是有吩咐,只需擂鼓,辽在城中便可知晓。”
  这里是,张飞的祖宅?
  曹朋顿时笑了!
  “此地,可有桃园?”
  “桃园?”
  张辽愣了一下,旋即道:“由此地西行十五里,于桃水河畔,确有一处桃林。不过是不是大都护所说的桃园,却不太清楚。因为桃园畔,有一亭,故而本地人都称之为‘桃亭’。此时桃花已经凋零,却无甚景色。”
  曹朋,沉默了!
  没有桃园,也就没有那桃园三结义的典故。
  虽然早知道,那是罗大忽悠的杜撰,可是当他听闻真相,还是有些惆怅。
  走进白虎节堂,曹朋在主位坐下。
  吾粲带着人,自去安置。
  兵马驻扎前面,家眷和奴仆,则在后院收拾。
  庞统和法正随同曹朋一同走进白虎节堂,在曹朋身边落座。
  “幽州而今,局势如何?”
  “大体上平静,也没什么大麻烦……不过,自年初以来,辽东公孙氏,和高句丽倒是频繁接触。吕氏汉国前几日派人前来,向我提请援兵,说那高句丽王位宫,不断挑衅,已经发生了多次冲突。期间不泛公孙氏的手笔,令吕氏汉国,感受到莫大压力。我本意出兵援助,然则去年匈奴河会战开始,令我也无能为力。开春以来,公孙氏倒是老实不少。但是他们和高句丽的联络,却一直没有停止。”
  “公孙康吗?”
  “正是!”
  辽东公孙氏,是辽东本地豪强,实力颇大。
  曹操消灭袁熙的时候,公孙氏就曾经相助袁熙,不过后来看曹操势大,便立刻改换门庭。不过,公孙氏在辽东,的确是豪门望族,根深蒂固。也正是因为这原因,曹操几次想要把公孙氏连根拔起,但最终还是放弃。
  曹朋的脸色,蓦地沉下来。
  “吕氏汉国使者,而今何在?”
  “就在城中。”
  “是何人为使?”
  “呵呵,说来与大都护也是熟人,便是大都护的同门,周奇。”
  “待会儿,请他前来。”
  “喏!”
  张辽答应了一声,犹豫片刻后,突然问道:“那辽东公孙氏,该如何处置?”
  “先盯着他。”
  曹朋闭上眼睛,沉吟片刻后说道:“辽东此时,依旧寒冷,不适宜开战。一个公孙氏,不足为虑。倒是那高句丽人,百足之虫,死而不僵。若不能将其一举消灭,早晚必成祸害。大都督,我此次前来,一则为推行府兵,这第二嘛……请大都督发兵,向肥如挺进。不需要有太大动作,只是给公孙氏一个警告。待时机成熟,我要一举将公孙氏和高句丽连根拔起,绝不可以使其留下后患。”
  所谓时机成熟,有多方面因素。
  除了天时地利等因素之外,吕氏汉国的配合,也极为重要。
  由于初来乍到,曹朋不会做出太过激烈的动作。所以在这个问题上,也没有过多纠缠。
  “曹州而今,形式如何?”
  夏侯兰道:“曹州如今一切正常,梁刺史走马上任以来,一直致力于稳定局势,安置移民。而今已经开始对土地人口进行清算……我来的时候,梁刺史托我转告公子,由于曹州土地广袤,而且从未进行过人口造册。所以这一个过程,会相对长一些,难免会有不周之处,请公子海涵。”
  梁习的意思,非常明显。
  他也知道,曹州即将推行府兵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192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