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1220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220/1225

  曹朋点了点头,便带着王双,离开了武信公府,直奔大理寺而去……
第732章
噩耗
  大理寺,位于新长安城朱雀门内。
  衙署气象森严,格外庄重。这里是执掌天下刑狱之所,也是大魏帝国司法命脉所在。
  曹朋来打大理寺时,正好遇到冯超出门。
  这冯超,也是邓稷身边的老家臣了!其父原本是海西县县令,后被海贼所杀。冯超带着一干巡兵,为躲避追杀,不得不在山中为盗贼。后来是邓稷前往海西为官,收服了冯超。凭借一手出神入化的射术,很快站稳脚跟。并跟随邓稷从海西一路北上,在并州更立下了无数的功勋。
  当初和冯超一起跟随邓稷曹朋的人,大都已出人头地。
  就连胡班,也做上了河西太守的位子。
  本来邓稷返回长安时,有意为冯超做一个妥善安排。凭借冯超的功劳,加上邓稷的地位,哪怕是在五军都护府安排一个要职,问题也不大。
  但冯超却不愿意,最终选择和邓稷一同来到长安。
  而今,冯超在大理寺担任司直,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吏。但整个大理寺都知道,这大理寺上至左右少卿,下至属员,谁也开罪不得冯超。那是邓稷的心腹!若不是不识字,不晓刑律,说不得也是个少卿的职位。
  冯超的俸禄不多,但邓稷给他的赏赐,却不计其数。
  所以,在长安也置办了宅院,算是小有身家。平日里就算是一些官员,也不敢得罪冯超。
  “公侯,怎地深夜来此?”
  冯超连忙向曹朋见礼。
  曹朋笑了笑,“我大兄还在处理公务?”
  “是啊,今日东都发来刑狱,牵连甚广。老爷正在公房中查阅,我刚才劝他回去,也被斥责一顿。公侯来的正好,老爷这几日太过操劳。你把他接回去,让他好好休息一下为好。”
  这侯府上下,恐怕也就冯超敢这么说话。
  曹朋点点头,让冯超把他带去公房。只见屋中灯光有些昏暗,邓稷正伏在案上,翻阅公文。听到有人进来,邓稷顿时不耐烦吼道:“说过休要打搅,怎地还……咦?阿福你怎么跑来了?是不是你阿姐又告状了?”
  邓稷说着,起身绕过书案,把曹朋迎入房内。
  冯超把灯光挑亮许多,而后与王双出门守护。
  回长安已经一年了……邓稷看上去,比之当初在并州时,还要憔悴瘦削。
  曹朋不满道:“姐夫,你这样子可不成。劳逸结合,有张有弛才是正道。每日这般操劳,难不成想要我阿姐守寡吗?你若再不注意,我就与陛下知,让他罢了你大理寺卿职务。”
  “正要回去,正要回去。”
  邓稷不由得呵呵笑了。
  他对这职位很在意……要知道,邓稷最初学得便是刑律。后来机缘巧合,成为地方大员。可内心里,他最希望去的地方,还是这大理寺的前身,廷尉。
  可惜,他身有残疾,一直不得如意。
  好不容易到了他心仪之地,自然废寝忘食工作。
  不过他也知道,曹朋是为他着想。
  给曹朋端来一杯蜜浆水,邓稷坐下来,轻轻拍着脑袋,“非是我不愿回去,只是这刑案太多……许多刑案,要重新处理,所以有些忙碌。对了,你今晚怎么来了?”
  曹朋却没有立刻回答,而是在三思之后,问道:“姐夫,你觉得王双如何?”
  “王双?当然不差。”
  邓稷疑惑的看着曹朋,有些不太明白。
  却见曹朋从怀中取出一份名录,递给了邓稷。
  那名录上开篇有三个人,分别是王双、史阿和祝道。名录封面,写着一个‘闇’字。
  邓稷道:“这是什么?”
  “我麾下闇士,而今共有八百七十三人,名字都在上面。这些人,忠心耿耿,只听从我的命令。而今闇士分为两部,一部在荥阳,都是些生瓜蛋子,派不上用场。而另一部分,也就是手中名册上的这些人。我已秘密把他们安置在鸡鸣山下,由史阿负责训练……今日,这闇士,便一并交与兄长。”
  邓稷,激灵灵打了个寒蝉。
  “阿福,是不是出了什么事?”
  曹朋摇摇头,起身又从腰间解下一块金镶玉龙佩,放在邓稷面前。
  “我准备离开长安。”
  “什么?”
  “我记得当初我从高句丽离开时,曾有一位朋友,与我说了一番话:水满则溢,过犹不及。也正因此,我才在益州之战时,不肯奋勇争先。先帝将我闲置,与我而言并无怨恨,反而暗生感激。可现在,我有天罡第一剑,更是先帝托孤重臣。拜大将军,手握天下兵马,即便是荀文若,在处理政务时,也要与我商议。可说是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……然则高处不胜寒。我有些害怕……害怕我权势过重,会为我们的家,招来祸事。我留在长安,就如同笼中之鸟。所以思来想去,唯有离开,才可以报家族兴旺。不过我离开了,却要姐夫多多费心。小叡在宫中并不快活,更被四方所关注。此实非我所愿……然则当初把他过继给了陛下,想要收回,却不可能。我把闇士留给姐夫,请你好好保护小叡。小迪已经成亲,不日将返回长安,我会设法让他出任奉车都尉,在宫城内走动。伯约和伯龙,都已长大,可以暗中保护小叡。总之,在我离开之前,我会尽力为小叡谋划。但我离开之后,一切就要拜托姐夫你费心,护小叡周全。”
  说罢,曹朋起身,向邓稷深深一揖……
  ……
  泰平二年初夏,北疆传报,轲比能勾结丁零人和呼揭人,作乱灵州边塞。
  信城郡,遭遇鲜卑人攻击。
  两座村镇被毁,死伤多达千人……
  并州大都督曹洪即刻出兵救援,然则鲜卑人却逃匿无踪。
  曹洪暴怒之下,率部绕西海,强渡甘微河,试图攻击轲比能。然则就在他准备发动决战时,呼揭人突然自其后方出现,与鲜卑前后夹击,大败曹军。
  幸得河西郡太守胡班,以及鲜卑王素利出兵救援,才算是把曹洪救出。
  可这一战,却使得曹洪胆气尽丧,竟率部退回并州,不敢再过问灵州事。
  时,已初秋。
  江东战事,也出现了为妙变化。
  庞德周仓羊衜,在经过初期磨合之后,再次向江东发动攻击。
  与此同时,合肥曹真也指挥兵马,与东吴军血战濡须口。斩东吴大将数人,大获全胜。
  甘宁与杜畿,在三江口集结水军共五万人,大小舟船共千余艘,与江东水军对峙。
  在江夏督战的曹彰,得知曹洪战败消息后,也是大吃一惊。
  “当命何人迎战?”
  黄权郑度相视一眼,上前道:“与轲比能交战,非大将军不足以取胜。”
  “你是说……”
  曹彰有些犹豫。
  郑度鼓足勇气,再次上前一步,“其实命大将军出征,与陛下和大将军,都有好处。臣也知道,陛下和大将军甚亲密……然则,陛下而今已非当年太子,乃天所命。大将军功劳卓绝,无人可比,若留在长安,早晚必有龌龊。倒不如让他去灵州,一则可以稳定局势,二也可以,是陛下与大将军永存友谊。总好过将来有一日,陛下和大将军反目。”
  “混帐东西,焉敢如此说话。”
  曹彰勃然大怒,拔剑就要砍了郑度。
  幸好黄权张任等人劝谏,总算是劝说住了曹彰。但最终,还是把郑度赶出行宫。
  “伯年今日说话,怎地如此不小心?”
  张任负责驱赶郑度,在行宫外忍不住说道:“你明知陛下和大将军亲密,却说出这种话,岂不是故意触怒大将军?他日若被大将军知晓,你……”
  郑度却笑了!
  他轻声道:“大将军,只会感激我,而不会责怪我。公保,难道你看不出来吗?陛下心里,其实对大将军还是有些忌惮。否则此次江东之战,陛下大可不必御驾亲征,只需命大将军督战即可。偏偏陛下选择御驾亲征,这说明他心里,也在为难。不出三日,必有诏令:命大将军北上。想必,这也是大将军所希望的结果……留在长安,早晚必将会有龌龊。”
  张任闻听,不禁默然。
  不出郑度所料,就在第二天,曹彰便传出诏令,拜曹朋为灵武王,都督灵州战事,即刻赴任。
  诏令一出,顿时又引来了一阵争议。
  要知道,自曹彰登基以来,未有人封王。
  而今曹朋,是第一个被封王之人,而且还是一个统兵的王侯,自然令人深思。
  但对于曹朋而言,这样的结果无疑最好。
  接到了诏令之后,曹朋立刻开始准备。
  也就在此时,三江口大战终于爆发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220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