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145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45/1225

  其实他何尝不是在说自己?
  想当年,曹操仗剑任侠,满腔抱负。
  与袁绍、刘表、袁术等人相知,也算得是朋友。可谁又能想到,结果却是反目成仇。
  人生难得一知己,得之,吾幸;不得,吾命……
  时至今日,曹操再想去求一知己,似乎已变得不再容易。
  每每想到这些,曹操总会是万般的感慨。不错,他是一代枭雄,但同时也是这个时代最杰出的诗人,才子。
  才子嘛,总会多感慨。
  不过曹操的优点就在于,他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感。
  在片刻感慨之后,曹操收拾心情,对荀彧道:“文若,此事只需依汉律而断,无需困扰。”
  说罢,他向荀攸看去。
  依汉律而断?
  听上去,曹操已经给出了一个依据。
  可荀攸却没有那么糊涂,曹操这句话模棱两可,要推敲的意思,似乎很多。
  目光不由得扫向了一旁的郭嘉,郭嘉笑了笑,朝他点点头,而后眼皮子一耷拉,就不再看他。
  只这一笑,一点头,已经给出了荀攸很多答案。
  “依小杜律而断,伏均等人当街殴斗,当拘押一月,每人杖二十。”
  荀攸说罢,再次看了郭嘉一眼,见郭嘉轻轻点头。
  深吸一口气,荀攸接着说:“曹真等人,已拘满足月,只需每人补二十杖,即刻释放。张氏子侄虽参与殴斗,但身为苦主,情有可原,故免去二十杖,即刻放出;伏均在闹市纵马,伤人后反殴打苦主,此大罪也……”
  突然间,荀攸看到郭嘉轻轻摇头,坐在榻上,身体却好像骑马一样,微微起伏。
  不由得一怔,但旋即醒悟过来。
  “伤人者,为伏均坐骑,故与伏均无关。
  依律,闹市伤人,杖八十;伏均驯马无方,罚三十金,命其闭门思过。所参与殴斗之家将奴仆,当罚作一年,充军苦役。伏均断腿,与曹真无关,故其坐骑,有伤人之罪,杖八十。”
  你就直说这件事没有人出错,出错的就是那匹马。
  打一百六十杖……估计那匹马也可以拿去做烧烤了!荀攸表面上并没有责罚伏均,可这一记耳光,却狠狠的抽在了伏完的脸上。老子扣了你的家将去做苦役,而且你儿子的腿也是白断,并且你伏完得赔上一匹马,再搭上三十金。但是呢,我保住了你儿子的颜面,没有真正处罚。
  如此判决,百姓们自然拍手称赞,而士人们也无话可说。
  汉帝的脸面也可以保住……你说要我不去处罚伏均,你看,我真的没有处罚,把他给放了!
  什么叫做绵里藏针?
  荀攸这一手,就叫绵里藏针。
  不管其他人怎么想,可荀彧却满足了!
  至少从表面上来看,主公还顾及着陛下的颜面。也就是说,主公至少现在,没有大逆不道之心。
  荀彧不由得,轻轻点头。
  “既然没有异议,就这么决定!”
  曹操说罢,摆手示意众人散去,站起来就准备回内室休息。
  就在这时候,却见典韦上前一步,拱手抱拳,大声道:“请主公留步,典韦有话要说……”
第096章
荣耀即吾命
  许褚很诧异,扭头向典韦看去。
  在他的印象中,似这种曹操内部的会议,典韦从来不会主动说话。每次商议开始,典韦和许褚一左一右,往曹操两边一站,好像哼哈二将一样的不出声。会议结束,典韦和许褚就跟着曹操离开,从不和参与会议的人做过多交流。似他们这种禁卫,说实话也不适合与朝臣接触。
  可今天……
  曹操也很惊奇,停下脚步,饶有兴趣的盯着典韦。
  圆胖脸上露出一抹笑意,他问道:“君明,有什么事吗?”
  一双双眼睛都停留在典韦的身上,让典韦有点不好意思。黑黝黝的面皮,变成了酱紫色,他扭捏着说:“主公征伐湖阳,典韦却未能随行,一直有些愧疚。主公当知道,典韦认识了一个铸兵大匠。主公出征的这段时间,典韦与曹大家废寝忘食的琢磨,终于造出了好刀。”
  许褚激灵灵打了个寒蝉。
  他也听说了‘曹大家’的事情,暗道一声:莫非典韦要把那批刀发放到虎贲军中?
  曹操一怔,脸上笑意更浓。
  “曹大家?”
  “就是在南阳郡,救下典韦性命的一家人。”
  “哦,你这一说,我倒是想起来了……这次西里许殴斗,那张氏子侄似乎就是曹家的人……”
  这句话说出口,有些别扭。
  怎么感觉着,好像是在说自己?
  曹操复又坐下来,笑呵呵的看着典韦。郭嘉、荀彧、荀攸等人,也纷纷回到原来的位子。
  见过不要脸的,可没有见过似典韦这么不要脸的。
  废寝忘食,是自己夸自己的话吗?那应该是夸奖别人的话语。
  不过,典韦这一句废寝忘食,倒是恰到好处的体现出他那副憨厚的性子,虽可笑,却无人指责。
  和一个大老粗争论造词用句,那才是自找没趣。
  典韦用力点头,“回禀主公,西里许殴斗,张家子侄虽参与,但错不在他们。张氏就是曹大家的媳妇,所以曹大家的儿子和侄儿,当然不会罢休。其实这桩事很简单,偏文若把他复杂了。”
  所有的目光,又向荀彧看去。
  荀彧心中苦笑:这典君明,可真是什么都说啊。
  曹操哈哈大笑,“此事已经有了决断,君明就不必再追究了。好吧,说正事,你打出了什么好刀?”
  典韦拱手道:“主公,此次曹大家造刀,暗合天罡地煞之数,三月间造出三十六支天罡刀。
  此刀乃应天数而造,故典韦不敢私藏,今已命人,将三十六支天罡刀置放于府外,欲献于主公。此刀经曹大家特殊锻造,与寻常宝刀不同。每把刀重十一斤,意欲一元复始之意……且削铁如泥,典韦曾在家中试过,每把刀皆可轻易断十四札,多一分力,就会赠一分威力。”
  曹操闻听,动容了!
  “百日之工,竟能造三十六支宝刀吗?”
  说实话,典韦那些什么暗合天数,什么天罡地煞之类的话语,曹操也就是听听,不会放在心上。
  真正让他在意的,却是典韦那一句:三月间造出!
  而许褚不由得松了一口气,才三十六支……也就是说,这种刀不可能装备军中,成为制式武器。
  荀彧站起来说:“启禀主公,荀彧可保证,君明所言皆真。
  当日曹大家造出天罡刀时,荀彧曾登门造访,亲眼看到宝刀成型……但也就是那日,发生了西里许殴斗之事,此后荀彧就一直忙于处理事情,所以未能再去拜访。否则,荀彧也心动,想要请曹大家造刀呢。”
  如果说,典韦的话,曹操还有些怀疑。
  那荀彧则让他彻底相信。世人皆知,荀彧是个至诚之人,断然不会谎言欺骗。处事居中,不偏不倚,皆出于公心。
  “君明,把刀拿来。”
  “喏!”
  典韦拱手,转身离开。
  曹操手指轻击围栏,心里面却思忖着另一桩事情。
  一口好刀的重要性,不言而喻。对于曹操来说,如果好刀可以批量制造,就可以大幅度提升曹军的战斗力。在南阳郡的时候,曹操不是没有得到典韦造刀的消息。相反,他一直关注此事,甚至于许都每天发生的事情,他都会以最快的方式,了解详细。虽说曹汲造刀的事情被传得沸沸扬扬,对于曹汲的身世,也是众说纷纭。但曹操并不相信,认为只是谣传。
  也许,曹汲的确能造出好刀,但绝不会是什么隐墨钜子。
  他曾命人暗地打听过曹汲一家的身世。说实话,以曹操的能量,想要打量一个人的事情,很容易。
  曹汲呢,也没有隐瞒过他的经历,于是曹操轻而易举的便打听清楚。
  不是因为他怀疑什么,而是出于小心。毕竟典韦是他最信任的心腹爱将,宿卫中军。而典韦又被曹汲一家救下来,万一……曹操不得不防。打听出来的消息,让曹操很放心。曹汲的经历,被他打听的一清二楚。一个中阳山的匠人,因得罪了当地豪强,所以被迫背井离乡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45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