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182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82/1225

  许仪在马上一挺胸脯,“那当然……我们和阿福是结拜兄弟,怎能忍心看他,身处于危难?”
  老子何时身处危难了?
  曹朋在心里,破口大骂……你们跟着去,那才是让我身处危难!
  可人家是一片好心,总不能拒绝。
  邓稷还想劝说,就听典满道:“邓大哥,我们和阿福去,我爹他们可都同意,否则大头也不可能带着人过来。你要是不答应,我和大头也不勉强。你们走你们的,我和大头自己去海西就是。”
  典韦和许褚是否同意?
  此时已无处可查……
  倒是典满说的没错,许褚若不同意,估计许仪也带不来随从。
  濮阳闿突然打开车帘,“叔孙,既然他们要去,就带上他们吧。反正你到了海西,也需要人手。他二人说不定能帮上忙……再者说了,你不让他们去,他们也会去,万一路上出了岔子,岂不是更麻烦?”
  邓稷想了想,似乎也是这么一个道理。
  “既然如此,你们就跟着吧……不过话说清楚,你们可得听我的命令!”
  “这是自然,这是自然!”典满还神神秘秘的说:“邓大哥,我们还带了三幅铠甲呢!”
  曹朋总觉得,这二位不是来帮忙,捣乱的性质可能更大。
  但邓稷既然同意了,他也不好在出言反对。濮阳闿那句话倒是没说错,邓稷手中的确无人。
  “既然如此,那我们就上路吧。”
  “出发,出发!”许仪大呼小叫,指挥着马车跟上去。
  曹朋落在后面,看着兴奋不已的典满和许仪二人,忍不住对王买说:“我总觉得,他二人是偷跑出来的!”
  “那怎么办?”
  曹朋搔搔头,苦笑道:“还能怎么办?跟上他们,咱们可得盯紧一些,别让他们招惹是非。”
  但愿吧,这两个家伙,不会节外生枝!
  曹朋此时也只能在心中,暗自祈祷……
第113章
愿闻其详
  从许都到海西,需通过三州之地。
  自许都出发,经陈留,走沛国,或从下邳进入广陵,或是走东海郡直奔海西。这漫漫长路,走起来似乎并没有那么愉快。虽说曹操执掌朝堂以来,已尽力恢复各地元气。但一路走过来,放眼望去,尸殍遍野,尽是荒芜之色。城镇周遭的状况可能会好一些,可一旦远离城镇,情况就变得越发恶劣起来。废弃的村庄,残垣断壁;荒芜的土地,野草丛生……简陋的坟包,随处可见。更有甚者,一路走下去,也许一两个时辰不见人烟,只见惨白枯骨。
  典满和许仪一开始,还兴致勃勃。
  然则走了两三天后,就变得有些沉默了!
  暮秋萧瑟,遍地枯黄,一片残败之色。在配上那些景象,更令人生出强烈的感受。
  两人不再嬉笑,大多数时候,他们会看着那凄凉景致,默默不语,甚至有时一路都在思索。
  曹朋也没有去打搅他们,更没有开玩笑。
  他只是静静的观察,不愿去打断典满和许仪的思路。
  有人说,远足可令人成长。但问题是,要看你怎么去远足……
  一路上车马成群,所过之处有迎来送往。美酒佳肴,歌舞升平!如此所见,大都只是虚幻。
  只有沉下心来,默默前行,才能看到最真实的世界。
  邓稷也好,濮阳闿也罢,都不是那种喜好阿谀迎奉的人。而周仓夏侯兰,大致上也是如此。
  曹朋又不愿去打搅,所以也就给了典满和许仪思索的空间。
  行出第四天,车马渡过浪汤渠,抵达高阳亭。这里距离己吾很近,典满突然提出,想要回家看看。
  四天的行程,令典满似乎成熟许多。
  曹朋把典满的要求告知邓稷后,便答应了他的请求。
  “三哥,我随你一同前往?”
  “不用了,你们在这里好好休息一下,我最迟明天一早,便赶回来。”
  看看天色,也着实晚了。
  曹朋没有强求,便点头答应。
  众人决定,当晚就留宿于高阳亭,等典满回来。
  四天晓行夜宿,所见尽是萧瑟。对人的精神和体力,也都是一场巨大的消耗。大家都显得很疲惫,所以吃罢了晚饭,便早早歇息。曹朋没有休息,先和夏侯兰周仓一起,安排了值守的事情。没错,这高阳亭位于雍丘和圉县之间,按道理说是挺安全。可问题是,正因为是位于两县之间,所以治理显得很松懈。无论是雍丘还是圉县,好像都没有对高阳亭特别上心。
  高阳亭亭长是当地耆老,也私下里对曹朋叮嘱:一定要多加小心。
  小心什么?
  他没有说,但大家心知肚明。
  只看这残破的高阳亭,就能了解一个大概。
  如果这里的治安很好,以高阳亭的地理位置,绝对不会是眼前这幅景象。这就说明,高阳亭不平静。不过倒也无所谓,既然那亭长还在,说明高阳亭即便混乱,也是非常有限的混乱。
  否则,这高阳亭早就不复存在……
  邓稷在房间里看公文,抓紧一切时间,了解海西的状况。
  曹朋就当起了书童,在一旁守候。他看了一会儿《论》,感觉着有些疲乏,便走出了房间。
  邓稷也没有管他,因为他知道,曹朋不需要他来操心。
  萧瑟的夜风里,已有些寒意。
  曹朋下意识的裹了一下身上的袍子,在长廊下做好。庭院中,有枯草蔓蔓,几根紫藤花顺着院墙攀爬,还开着几朵白色的小花。这种紫藤花,曹朋在前世没有见到过。据那位老亭长说,这是当地一种极其常见的植物,逢秋冬之交盛开。每当紫藤花开,便知道冬将到来。
  在庭院里,练了一会儿桩功!
  精神头,也变得旺盛起来……
  自从导气入骨之后,曹朋就陷入了一个相对缓慢的成长期。
  骨骼的不断强韧,需要大量的气血补养。只有当骨骼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强韧之后,才有可能继续成长。这是易骨的必然阶段,所以曹朋也不着急。虽说长途跋涉,无法像从前那样练功,可是每天抽时间,练一会儿桩功,效果还是相当不错。筋经舒展,身体才能够强健。
  练功这种事情,最重要的是一个态度。
  时间嘛,总是能挤出来一些。只看你愿不愿意……
  曹朋对自己的状况是心知肚明。什么大局观,什么才学,都是他妈的浮云。偶尔拿出来炫耀一下还行,可时间长了,早晚被人看出自己是个空心萝卜。所以,他才要努力的学习,并且抓紧时间练功。一副强健的身体,一身出类拔萃的武艺,至少可以在这个时代,生存下去。
  他不想邓稷,土生土长的汉朝人。
  更不可能和典满许仪一样,有强大的背景……
  有时候,曹朋甚至觉得自己比不上王买和邓范。要说起对这个时代的了解,自己远不如他二人。
  生存的压迫,使得曹朋时时都会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……
  “谁!”
  一声轻响,把曹朋从沉思中唤醒。
  他本能侧步转身,朝着声响的源头看去。
  “濮阳先生?”
  夜色中,回廊昏暗的灯光下,濮阳闿清癯的身影,出现在曹朋的视线内。
  一袭白色长衫,在黑暗中很醒目。濮阳闿是个很注重礼法的人,即便有诸多缺失,可衣装服饰上,非常讲究。什么季节,着什么样的服装,他绝不会弄错。如今眼看着冬天就要来临,他还是穿秋日着装的白色禅衣。用他的话,冬至不来,秋仍在,所以衣着色彩必须遵循。
  对此,曹朋也无可奈何。
  濮阳闿从阴影中走出,疑惑的看着曹朋。
  “友学,你还未睡吗?”
  曹朋给自己取字,但由于年龄的关系,所以大多数人喜欢称呼他的乳名。
  但濮阳闿却不一样,他是严格的遵循礼法习俗。既然你有了字,那就不能再呼唤你的乳名。
  而且,在濮阳闿看来,既然你取了字,也就表明,你已是成人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82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