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19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19/1225

  如果曹朋在这里,说不定会大吃一惊。
  士元?
  三国之中,有几个‘士元’?或者说,除了那位凤雏先生之外,还有其他人敢叫做‘士元’吗?
  他没听说过庞季的名号,却知道凤雏先生之名。
  这庞季,竟然是庞统的父亲?
  司马徽微微一笑,“士元才华,我也早有耳闻。
  元安先生实在客气了,若先生不嫌徽才疏学浅,就让他过来吧……恩,初平三年时,君贡先生病逝之前,曾命其次子拜入我门下。只是当时我正游历四方,一直没能好生教授。正好士元过来,也可以有个伙伴。”
  “你说的,莫非是诸葛珪次子,诸葛亮吗?”
  “先生也知道此子?”
  “哈,我焉能不知!”
  庞季笑呵呵拱手道贺:“诸葛亮虽年幼,却颇有才华。
  德操初为人师,便得此贤才,实荆州之幸……恩,有此子在,倒是可以压一压犬子的傲气。”
  建安元年末,在通往襄阳的途中。
  未来大名鼎鼎的水镜先生,决意收徒授业。
  也就在这一天,后世同样大名鼎鼎,甚至比水镜先生还要手欢迎的卧龙凤雏均,皈依水镜门下。
  这一年,卧龙诸葛孔明,年仅十五岁。
  这一年,凤雏庞统庞士元,刚过了及冠之年……
  只是谁也不知道,在司马徽的心里,还有希望再收一个学生。
  在那个风雪夜,羊册镇外侃侃而谈的瘦弱少年,给司马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不过,司马徽还有些犹豫……
  ……
  阿嚏!
  曹朋坐在马车里,狠狠的打了一个喷嚏。
  这辆马车,乘坐着非常舒适。里面的物品一应俱全,特别是那张白狼皮垫子铺在身下,感觉舒服极了。
  有了司马徽赠送的马车,赶起路来自然方便了许多,也轻松了许多。
  两条路走路,那能比得上坐车舒服?王猛虽然是个猎户,可毕竟当过黄巾渠帅。拉车的马,不是什么好马,可用来拉车,最合适。王猛骑过最烈的马,所以收拾这匹驽马,也没啥问题。
  他和王买负责赶车,有时候曹汲也会出来顶替一下。
  若错过了宿头,就直接在野外露营。反正有两个猎户在,也不需要担心没有吃的。荆州虽然没有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治安,不过这一路下来,也平平安安的,没有遇到什么麻烦。
  “贤弟,阿福这身子骨,可是要好好练练。”
  王猛现在看曹朋的眼神儿,明显和以前不一样。
  这孩子,已不是普通的孩子,那可是连元安先生都敢批驳的神童,将来肯定是会有大作为的。
  自己这半辈子漂泊,当过反贼,杀过人……
  但总体而言,也没做过什么大事情。也许这辈子,就得要这么窝窝囊囊的过去了!自己到无所谓,可王猛却不希望自己的儿子,和自已走同样的路。要说武艺?王猛也清楚自己的本事。一瓶子不满,半瓶子逛荡。对付七八个普通人不在话下,可要遇到高手,恐怕凶多吉少。
  现在,曹朋让他看到了另一个希望。
  如果曹朋将来能起来,作为他兄弟的王买,也定能受益。
  咱们也不能说王猛这个人现实!人嘛,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,能有一个好奔头。
  而王买很明显,颇有些唯曹朋马首是瞻的意思。他功夫虽好,可头脑却不是很清楚。如果没有个明白人领路,恐怕日后即便是出头,成就也是有限……
  其实,曹朋并不知道,王买在历史上,还真是出人头地,并留下了名号。
  不过他出头的时候,有些晚了!
  以近七十的高龄,随钟会征伐蜀汉,以先锋之职,和参军皇甫闿从涪南杀出,直取成都……
  但也仅止于此,甚至没有其他的记载。
  从这个角度而言,王猛倒也不是瞎操心:王买这一生,曲折而艰难!
  “阿福,你得多吃些,否则哪能长力气?”
  看着病怏怏,瘦弱的曹朋,王猛就不由得感到心急。
  再看看自家宝贝儿子,两张大饼,半只兔子都已经入腹了,还犹自不停口。
  曹汲其实也头疼,他这会儿也看出来了,自家宝贝儿子,那不是普通人,是他一家人的希望所在。
  “朋儿,多吃一些!”
  曹朋心里发苦……他何尝不想多吃一点,可真的是吃不下!
  他这副身体,的确太差了。
  想要调养过来,恐怕不是一时半会能见效的事情。
  这路漫漫兮,还得求索好长时间……万里长征连第一步还没迈出,我还需要更加努力才是。
  “好啦,休息好了咱们出发!”
  也许是儿子为曹汲增添了信心,他说起话来,底气也变得足了。
  “咱们今天就别歇着了……赶一赶,明天天亮就可以到达邓村。有什么事,到了邓村再说。”
  王猛自然同意,张氏也没什么意见。
  于是大家登上马车,王猛和曹汲负责赶车,张氏带着两个孩子,在车厢里休息。
  王买没什么心事,所以上车后不久,便张着嘴巴,打着鼾声,呼呼大睡。可曹朋心里却有事!也不知到了邓村以后,会是个什么样子?还有,他还要把丢弃多年的功夫,重新拾起来……
  也不知留给自己的时间,还有多少?
第013章
姐姐
  在今河南新野境内,有一条南北流向的河流,名为溧河。
  但在东汉末年,溧河又称之为棘水,是南阳郡治下极为重要的一条河流。战国时期,棘水是秦楚界河。楚怀王二十五年,秦楚两国举行黄棘会盟,并从此使秦楚两国,相安多年……
  棘水东侧,有一座县城。
  在古代,日出东方,故称之为阳。
  县城在棘水之阳,所以就叫做棘阳。秦灭楚国之后,棘阳就归入南阳郡治下,属荆州领地。
  邓村,位于棘阳县城外。
  坐落在棘水河畔,一千八百年后,这里又被叫做张楼村,距离黄棘咫尺之遥。
  邓村不大,居住在村子里的人,六成姓邓。余者大都是邓氏亲眷,也算得上是一个家族的成员。
  就荆州而言,邓村不足为道。
  但是在棘阳县,小小的邓村,无疑是第一大族。
  当代族长之子邓济,如今是荆州牧刘表麾下大将,驻守新野县城,同时还兼顾着棘阳的安危。建忠将军张绣占领宛城之前,邓济是刘表防范曹操的第一道屏障。不过现在,这道屏障由张绣担当。
  建安元年十二月初八,一辆马车踏着黎明的晨光,缓缓驶入邓村。
  驾车的是两个彪形大汉,看上去孔武有力,颇令人畏惧。那马车上沾满了灰尘泥水,一看就知道,是经过长途跋涉而来。邓村人一个个好奇的探出头来……倒也不是出于警惕之心,更多的是好奇,这马车究竟要去哪里?村子这么大,有马车的家庭,其实也不过四五家而已。
  这车上坐着的,又是什么人?
  “咦,他们这似乎是要去邓老三的家?”
  “老三?不是吧,那个窝囊废能有这样的亲戚?你看拉车的那匹马,就算是邓老爷家里,也没几匹能比得上。这年头,能用这么好的马拉车,来头肯定不小,说不定只是过去问路!”
  “说的也是!”
  一个村妇嘀咕道:“如果邓老三真有这样的亲戚,也不可能被邓才收拾的那么惨……听说,已经三天没回家了。整天里呆在衙门里,累得好像狗一样,依我看啊,肯定不是找邓老三。”
  “……邓才是不是有点过分了?
  好歹邓稷也是他兄弟,他这么整老三,哪儿还有半点兄弟情谊?你们说,族长为什么也不管管?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19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