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208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208/1225

  邓稷说着,就往内衙行去。
  曹朋从邓范手里接过火把,轻声嘱咐道:“五哥,先简单收拾一下,安顿下来,明日再说。”
  “好!”
  曹朋点点头,举着火把,和濮阳闿并肩,往内衙走去。
第125章
第一日
  内衙书斋里,只有一张书案。
  一副床榻,三张蒲席,件件破旧不堪。好在已经清洗了一下,所以还能看得过去。打开里间档房小门,扑面一股阴湿气味袭来。墙边立着的书架,摆放着一摞摞竹简,都长了白霉。
  邓稷摇摇头,一副很无语的表情。
  曹朋举着火把走进档房,转了一圈之后,又走了出来。
  “姐夫,依我看这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梳理清楚的事情。大家赶了一整天的路,已经很乏了。不如简单清理一下,先休息。等天亮之后,咱们再把这里里外外,好好清理一番吧……”
  邓稷想了想,便点头答应。
  这一整天,疲乏、恐慌、气愤、惊讶……
  各种情绪交织一起,也让他有些累了。
  没想到,来海西的第一夜,竟然要在这样一种环境里渡过。
  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失落的情绪,但一转眼,他又振奋起来,和濮阳闿曹朋等人走出书斋。
  奉孝曾提醒过我,说海西县并非一处善地。
  他让我来出任海西令,也足以表明他对我的看重。我如果这么快就退缩,岂不是辜负了奉孝的看重?我丢下了刚生了孩子的妻子,丢下嗷嗷待哺的孩子,所为的不就是做一番事业吗?海西虽说混乱,却正是我辈建立功业,一展才干的好地方……我不可以辜负了大家的期望。
  想到这里,邓稷不由得用力,握紧了拳头!
  ……
  入子夜后,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。
  冬雨冰寒,使得气温陡降。好在大家聚在一起,所以也不算特别寒冷。先清理出了几间厢房,邓稷濮阳闿和曹朋一间,典满许仪邓范王买一间,周仓夏侯兰以及其他人,分掉了其他几间厢房。同时,曹朋又安排好了警戒,大家守在县衙的前院里,倒也不需要太过担心。
  毕竟,这里有几十个人!
  如果有人想来生事,还真不需要担心。
  屋外,雨声滴答。
  海边的雨夜,让人感受到了一种不寻常的味道。
 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腥湿之气,有一股淡淡的咸味弥漫……
  这就是海西吗?
  曹朋倒在榻上,慢慢合上了眼睛。
  雨,只下了不到一个时辰。天快亮的时候,海西起了雾。规律的生物钟,使得曹朋准时睁开眼睛。他从床榻上下来,走出房门。一股清冷的风迎面吹来,让他激灵灵打了个寒蝉。
  海西的风,不似北方罡烈。
  但这种寒冷,却可以化指柔,直入人的骨头缝子里。
  曹朋下意识裹住了衣领子,走出房间,就见夏侯兰靠在屋檐下的避风处,正在打盹儿。
  “夏侯,夏侯!”
  “啊,公子……”
  “让大家都去休息吧。”曹朋看了看天色,“天马上就要亮了,估计不会再有什么岔子……今儿个事情很多,你们先去休息,等有了精神,咱们还得要修缮府衙,整理那些案牍呢。”
  “喏!”
  夏侯兰也不客套,直接拱手应命。
  他知道,曹朋说的没错。这海西如今是百废待兴,需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!如果不休息好,就会没了精神。夏侯兰走出回廊,招呼那些在门廊下,避风处警卫的扈从们下去歇息。
  雾天,不好剧烈的活动。
  所以曹朋只是做了几个简单的动作,舒展了一下身子,从摆放在屋檐下的杂乱行李中,拾起一根木棍,而后迈步走进了后宅。昨天夜里看到的那堵高墙,果然是后宅的院墙。这宅院的面积不小,房舍俱全,左右还有两个跨院。院子里有两棵参天大树,枝叶已经凋零。
  曹朋细数了一下,统共四十多间房舍。
  如果再加上前院的厢房,一共有六十余间,足够安置这些随行扈从。
  房舍虽说看上去是破旧了些,但基本上没有大毛病。清扫一下,便能住人,工程不会太大。
  两座跨院很幽静,即独立于整座府衙,同时又有通幽小径勾连。
  看得出来,这县衙最初的设计,还是下了番功夫。不过想必那位设计者不会想到,有朝一日,这座代表着汉室劝慰的建筑,竟然破败到如斯程度吧。
  “朱雀桥边野草花,乌衣巷口夕阳斜。
  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”
  曹朋不由得轻吟起这首《乌衣巷》,虽说有些不太相合,但就意境而言,却是非常的妥帖。
  “好唱!”
  “啊?”
  曹朋回身看去,就见濮阳闿站在他不远处。
  刚才太过于投入了,以至于……
  曹朋暗暗责备自己,在这等环境下,居然会放松了警惕。
  这也幸好是濮阳闿,如果换一个人,对他怀有敌意,岂不是危险?这里虽说是县衙后院,可是等同于门户大开。那堵残破的院墙,着实太容易进出了。就算来个人,这会儿也不易觉察。
  濮阳闿负手走过来。
  “友学,你刚才唱的又是那一首?”
  汉代的诗词,多以乐府为主。
  五言刚开始兴起,七言还不算特别流行。似濮阳闿这种很传统的老人家,对于七言还不是很能接受。所以,他以‘唱’来代替诗词。言下之意,却是这七言绝句,难登得大雅之堂。
  “呃……濮阳先生,起的好早。”
  “不早了!”濮阳闿说:“若非昨日太疲乏,这辰光早就已起身了。”
  他说着话,那略显古板的脸上,露出一抹温和笑容,“阿福,你刚才唱的,又是那一阕呢?”
  “哦,小子只是看眼前景色,不由得心生感慨,随口吟唱。”
  濮阳闿点了点头,“朱雀桥我倒是知道,可这乌衣巷又是何处?”
  “这个……”曹朋差点被濮阳闿憋死。他怎么回答?乌衣巷是南京的景色……哦,在这个时代,应该是叫建康。天晓得建康有没有建立起来?印象里,建康城似乎是孙权所督造吧。
  眼珠子滴溜溜一转,曹朋手指跨院通幽小径。
  “先生请看,这小径两边,古树参天,枝桠繁茂……与这雾气相合,像不像披了一层乌沙?”
  濮阳闿愕然,认认真真的审视一番。
  “你这一说,还真有些相似。”
  “看这县衙格局,想必他最初的主人,曾花过不少心思。不过他一定想不到,有朝一日,他精心设计的县衙,居然变得如此残破。我也是一时心有所感,随口唱出,令先生见笑了。”
  “嗯……确有几分味道。”
  濮阳闿捻须,“旧时王谢堂前燕……对了,这王谢又是何意?”
  我的个天!
  王谢,那都不是这时代的人。
  曹朋编出了一个乌衣巷的解释,可实在是想不出‘王谢’的由头。
  就听濮阳闿自言自语,“莫非这海西以前曾有过王姓、谢姓的县令吗?”
  说着,他摇摇头,便不再追究。
  他喜欢古体诗,而非七言绝句。曹朋刚才轻吟时,濮阳闿也只是觉得有些意思,其实也不太在意。
  曹朋深吸一口气,伸出手擦了一下额头上并不存在的冷汗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208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