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210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210/1225

  广陵郡,始建于汉武帝元狩三年,由江都国而为广陵国。
  王买始建国元年,改为江平郡。后东汉建武初,又从江平郡改为广陵郡,置治所于广陵县。
  期间,又历经更迭,郡国之名反复数次。
  在顺帝永和三年,广陵郡治下共有十一县,分别是广陵、江都、高邮、平安、凌县、东阳、射阳、盐渎、舆县、堂邑和海西。海西县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,又和东海郡的朐县同位于游水以东,和曲阳淮浦,隔水相望。用勾连山东两淮之要地,八水相通之枢纽来形容,绝不夸张。
  听得出,冯超言语中,还是有些自豪。
  也许两年的时间,足以把他同化!同化成为一个海西人……
  “冯超,你昨天说,海西有三害?”
  曹朋突然转变了话题,把冯超吓了一跳。
  他连忙向四处观望,见这塔楼上,除了他们这些人外,并无旁人。曹朋出门还带了十名扈从,在塔楼楼梯口守护。典满和许仪站在另一个窗户旁边,朝着远方的海天一线,指指点点。
  他们,还是第一次看到大海的模样。
  只是由于距离有些远,所以看得也不甚真切,有些模糊。
  王买和邓范两人,则站在曹朋的身后,看上去好像是在为他守护。冯超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。
  “我想知道,这海西还有没有别的人物?
  我是说,比较出名的人物……呵呵,我们来到这里,总要拜会一下本地缙绅,了解情况嘛。”
  “海西……说起来也没什么大人物。不过先帝时,曾出过一个孝廉,后来还在朝堂上做过太中大夫,名叫麦熊。但他并没有做多久,听人说不足月余,便被人顶替,而后返回海西。
  此人在海西,是一位名人。
  当年太平贼肆虐时,这为麦熊麦大人还组织乡邻抵抗。只是这些年,他因年龄日增,身体越来越不好。差不多有好多年没有公然露面。先父就任时,曾去拜访此人,也只在床榻上见了一面而已。据先父回来时说,麦老大人的身子很差,从头到尾也只说了一两句话而已。”
  说到这儿,冯超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。
  “如果麦老大人身体康健,海西也断然不会变成如今模样。”
  “麦熊?”曹朋一蹙眉,本能的就想到了那个被关在牢里的麦成。不过他并没有追问,而是好奇的看着冯超说:“难道麦老大人就没有子嗣吗?他不能出面,他的儿子也可以啊?”
  “麦仁……太柔弱!”
  冯超苦笑说:“麦老大人倒是有一个独子,年近四旬。只是这身子骨也不太好,而且酗酒,很少有清醒的时候。海西县的那些人也不会去招惹麦家,麦老爷自然也懒得出面理睬……对了,昨日在县衙里那个牢头禁子,就是麦老爷的远方侄儿,据说很得麦老大人的喜爱,所以才被留在县衙之中。那个人……说实话不招人喜欢,很奸猾,也不知麦老大人为何就看中了他。麦老爷对麦成也不是很看重,基本上不和他来往,就任他住在这县衙之内……”
  曹朋手指轻轻敲击窗棱,露出沉思之态。
  “还有呢?”
  “城西头,有一个王先生,名叫王成。此人读过圣贤书,在城西头开设了一家私馆,教授邻里的孩童。他家境倒也不错,所以也不怎么贪图钱财,在本地颇有名声,也是善良之人。”
  王成?
  没听说过,很陌生!
  曹朋只知道,后世的样板戏《英雄儿女》里,有一个英雄名叫王成。
  三国时期……
  他扭头笑道:“虎头哥,还是你本家呢。”
  王买呵呵一笑,并未赘言。
  曹朋又问:“除了这两个人,还有什么人吗?”
  “剩下的……”冯超面颊抽搐了一下,“就是陈升了!”
  “陈升又是谁?”
  冯超回道:“陈升,是海西县的一霸。
  他原本是琅琊郡东安人,十年前来到海西定居。此人颇有手段,而且手下还有一群爪牙。他蚕食鲸吞,强取豪夺,霸占了海西三成以上的良田沃土。在城里,还设有店铺商号,北集市十家店铺,就有三家是他所设。且这个人很机灵,每隔一段时间,就会往郡府州衙打点。
  当初陶徐州在世时,就受过他的蛊惑。陶徐州的两位公子,更是没少为这陈升帮忙,使其在海西的根基,越发牢靠。先父就任之后,因为和陈升认识,所以也劝说过他。两人还为此而闹出了矛盾,甚至反目成仇。先父过世后,这陈升竟然在家中奏响鼓乐,还宴请宾朋。”
  说到这里,冯超咬牙切齿,面目显得狰狞可怖。
  曹朋低声道:“那令尊之前的县令,就无人过问吗?”
  “当时陶徐州尚在,陈升与陶徐州两位公子关系又好,谁敢过问?
  还有,陶徐州故去之后,陈升又拜入广陵陈氏门楣,还成了陈氏子弟,如今是更加的嚣张。”
  这个陈升,听上去好像很符合薛州啊!
  你看,他是十年前过来。
  当时薛州恰好失踪,不见了踪迹。
  他手里有爪牙,在海西县根基牢固,还和广陵陈氏勾搭上了关系……
  这不又恰好和薛州的情况吻合?难道说,陈升就是薛州?这年月,想隐姓埋名并非一桩难事。
  白天,是地方豪强;晚上,又变成了海贼大盗!
  有可能,非常有可能!
  曹朋这心里,不由得有些忐忑。他在窗户旁站立许久,突然道:“走,咱们去北集市看看。”
  “去北集市?”
  “呵呵,看一看这个陈升,究竟是如何经商。”
  冯超搔搔头,随着曹朋走下塔楼。
  “冯超!”
  “罪人在。”
  “你说海西有三害。
  海贼我已经了解,商蠹子我也清楚……可这盐枭,又如何成了一害?
  按道理说,盐枭经由海西行商,虽不一定能为海西带来好处,但至少也不会成为祸害吧。”
  “那些盐枭贩卖私盐,与两淮豪族相勾结,已成尾大不去之势,如何不算一害?”
  “我的意思是说,他与海西县……”
  曹朋停顿了一下,向两边看了一眼,压低声音道:“他们在海西,应该没和什么人勾结吧。”
  “这个……那些盐枭每次都是匆匆来,又匆匆走,倒是没听说和什么人联系。”
  “那你认为,坏令尊性命的人,会是谁!麋家?海贼?亦或者是那个陈升?”
  冯超显得有些犹豫,很明显,他也无法确定凶手究竟是哪一个。
  这些人,都有可能联络盗匪,都有可能杀害他的父亲。可究竟是谁?他打听了两年,也没有结果。
  “那你以为,会是谁?”
  “陈升!”
  冯超想了一会儿,给出了一个答案。
  “为什么?”
  “出事之前,家父曾经见过陈升,而且两个人还有一番激烈的争吵。家父回家后曾对我说:陈升乃蠹虫,早晚不得好死。为了这件事,家父那天还喝醉了酒,在院子里咒骂陈升……”
  曹朋点点头,没有发表意见。
  一行人不知不觉,穿过了一道双层拱门后,便来到了北集市。
  与塔楼冷冷清清的景象不同,北集市很热闹。来自游水西岸的商人,还有东海郡,以及两淮地区的商贾,人声鼎沸。据冯超介绍,海西县如今已经变成了东海地区最大的一个销赃集市。贩卖私盐,倒卖赃物……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。基本上,买方和卖方并不会照面,都是通过这里的店铺进行交易。而海西的店铺,则用这样的方式赚取差价,也算是一本万利。
  真正的卖方和买方,不需要接触。
  一切都交给这里的贾人来处理,可以省却很多麻烦。
  所以,海西县的人口虽说只有三万余人,但却是一处五方杂处之地。
  集市里的叫卖声,此起彼伏。
  酒肆布幌林立,显得格外嘈杂。
  曹朋一行人正在行走,忽听前方传来一阵吵骂声。
  “你们这是什么破店,爷爷在这里住了不过几天的光景,就要收取恁多的钱财?”
  “客官,你这怎么说话……你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天,小的们也都伺候的尽心尽力。别的不说,你每天就要喝两瓿酒。一部五斤,二十个大钱,一天就是四十个大钱。除此之外,你每天吃肉吃的恁爽快,难道就不用钱吗?再算上您住了七天,一天只收你十大钱,加起来五百钱,小的可没有多要半点。小的这也是小本生意,你财大气粗,何苦为难小的呢?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210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