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212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212/1225

  冯超一旁也开口道:“这位好汉,你在陈升的店里闹事,可不是一桩小事。此人在海西县,颇有实力。估计这会儿已经封闭了四门!他那些手下,都是亡命之徒,你最好跟我们走。”
  潘璋犹豫片刻,最终还是点点头,跟在曹朋身后。
  穿过双拱门,沿着一条小路往南走,而后向东一拐,便看到了县衙的后院墙。
  “你们是……”
  曹朋停下脚步,笑呵呵说道:“还没自我介绍,我叫曹朋。
  我姐夫就是新任的海西令,昨天刚抵达海西。我们需要帮手,还海西百姓一个晴朗乾坤,所以想请你来帮忙。”
  潘璋有些疑惑的看着曹朋,脱口而出道:“就凭你们……”
  他话没有说完,但意思已表达的很清楚。
  曹朋面色一整,“非止我们!
  我们现在的确是势单力薄,不过我们的背后,还有那些期盼安宁的三万海西百姓,还有朝廷。
  陈升这些人的实力虽说不小,但并不足为虑。
  说句不好听的话,收拾陈升不过是刀兵之事,算不得什么困难。如今东海郡厚丘,就屯驻有朝廷三千兵马。吕温侯,镇东将军亦要听从朝廷调遣,只看朝廷一纸征召,他二人即出兵讨逆。潘壮士,我们希望的,是令海西县长治久安,而非是反复不止。这需要漫长的过程,并非靠刀兵就能解决。我们需要帮手,需要很多帮手,需要很多如潘壮士这样的帮手。”
  “你……认识我?”
  潘璋有些意动,但还是很警惕。
  “呵呵,所有和陈升为敌的人,就是我们的朋友。”
  潘璋搔搔头,即心动,又犹豫。
  心动,是因为曹朋既然能这么说,那么也就等同于代表了海西县新任县令的意思。他本就是个潦倒之人,好不容易得了笔生意,来海西贩卖货物。不想货物输得干净,连会账的钱都没了,更不要说回去交差。能得了这桩生意,也是托老朋友的帮忙。他现在又有何面目,回去见老朋友?如果不是曹朋出现,潘璋此刻说不定已经杀出一条血路,逃往江东从军了……
  犹豫,却是因为他也知道一些海西的情况。
  这边挺乱,曹朋他们能镇住场面吗?再者说,曹朋的姐夫不过一县令,能有多大的前程呢?
  潘璋一时间,还真无法拿定主意。
  “潘壮士,你若是不愿意,我也不勉强。
  不过,你现在想逃走,恐怕比较困难。不如暂且在县衙里安顿……想来那陈升,也不敢在这里闹事。就算真有事情,我们的人手也够……等风头过去,你如果想走,到时候我绝不阻拦。”
  曹朋一席话,说的很真诚。
  潘璋想了一想,觉得也有些道理。
  “那,潘璋就叨扰了!”
  “冯超,你带他从后墙进去,然后到跨院里等我。”
  “喏!”
  冯超此时,也算是摆正了自己的位置。
  他现在不是县令之子,也不是什么兵曹掾史,只不过是一个被抓的贼人。死活就掌握在曹朋的手里,他又能折腾出什么花样?而且看这新任海西令一家,来历似乎也不是那么简单。
  试想,若海西令是普通人,能有这么多的亲随吗?
  只看那四十个扈从,一个个杀气腾腾,显然是身经百战的悍卒,等闲人怎可能有这些扈从?
  还有,曹朋那匹照夜白,许仪那匹黑龙!
  都是万里挑一的宝马良驹。等闲人家莫说养两匹这样的马,就算是一匹普通的战马,都会困难。可邓稷的身边,不禁有两匹价值千金的宝马,每一个扈从胯下坐骑,都不那么简单。
  这样的人,谁还敢小觑?
  冯超又生出希望,也许这新任的海西令一家,真能令海西平定,为他的父亲,报仇雪恨……
  “潘壮士,随我来。”
  冯超说罢,领着潘璋从后院墙的一个缺口跳进去。
  迎面就看到周仓正坐在不远处的回廊之上。他连忙上前,向周仓行礼。
  而潘璋看到周仓的时候,也不由得暗自吃惊:这黑厮,好强的杀气……一个小小县令,竟有此等人物相随吗?
  “周叔,这位是公子请来的客人,我带他进去。”
  周仓看了潘璋一眼,心里不由得一咯噔。
  他能看得出,潘璋武艺不差。
  只是有点想不明白:公子未免也太神奇了些。出去走一趟,就带回来这么一个高手?
  他点点头,摆手示意冯超带潘璋过去。
  冯超又行了一个礼,这才和潘璋走开。
  “那是什么人?”
  “公子唤他叔父,想来是公子的家将。”
  “那公子又是什么来头?”
  冯超搔搔头,“说起这个,我还真不太清楚。不过看公子他们的气派,恐怕也不是等闲之辈。”
  潘璋心里又是一动,不禁打起了小算盘。
  ……
  曹朋绕过后院墙,来到了县衙大门前。
  胡班正指挥几个人,在县衙大门口竖栓马桩。原来的栓马桩已经不能用了,必须要换一个新的。
  两个穿深灰色衣服的男子,正在修缮大门。
  曹朋上前,“哪儿来的匠人?”
  胡班连忙回道:“公子,是西里王成王先生,带来的匠人。”
  “王先生?”
  “哦,听说住在西里,似乎在海西颇有些威望。他听说老爷上任,一大早便来拜访,还带来两个工匠,说是帮咱们把县衙大门修好。此刻正在花厅和老爷说话……您看,他来了!”
  曹朋顺着胡班手指的方向看去,就见一个中年男子,和邓稷说笑着一路走出来。
  “友学,快来见过王先生!”
  看到曹朋,邓稷便招了招手。
  “这是我的妻弟,此次随我一同赴任。”说着,他又向曹朋介绍道:“友学,这位就是西里的王成王先生,也是本地有名的缙绅。呵呵,你以后若是有什么疑问,不妨多请教先生。”
  曹朋走上前去,一拱手,“王先生!”
  王成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文士。
  白面黑须,长的是一表人才。
  个头不算太高,大约在170-173之间。一袭黑衫,倒也正合了周礼习俗。不过,这王成并不似一般的文士书生,很敦实,很强壮。他看到曹朋,眸光一闪,连忙拱手回礼,一脸笑容。
  “邓县令留步,以后若有什么吩咐,只管唤我便是。”
  王成说着,与邓稷告辞。
  这时,就见典满许仪等人从远处跑过来。
  “阿福,阿福!”
  典满大声叫喊,来到大门前,咧嘴笑道:“嘿嘿,你没事儿吧,我……啊,邓大哥。”
  “阿满,你们这是……”
  不等典满开口,曹朋道:“哦,我们刚才比试赛跑,没什么。”
  “赛跑?”
  邓稷疑惑的看了一眼典满等人,又看了看曹朋,没有再追问下去。而王成也正准备上车,见到这一幕,先愣了一下,旋即便钻进马车里。
  曹朋眼睛一眯,露出沉吟之色。
  “阿福,你们刚才干什么去了?”
  “姐夫,我们进去说话。”
  曹朋摆摆手,推着邓稷往县衙里面走。典满许仪忙带着人,紧跟着曹朋身后,鱼贯而入。
  众人来到花厅,濮阳闿正准备离开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212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