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260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260/1225

  正中央是一副床榻,后面还竖着一面屏风。屏风上,镶嵌有一面铜镜,一个老者正躺在榻上。
  “父亲!”
  “邓县令走了?”
  老者说话很含糊,而且还有一点海西独特的鼻音夹杂其中。
  如果不仔细听,只怕是很难听清楚他在说什么。好在麦仁也习惯了,所以并不是特别困难。
  “是,已经走了!”
  “他来干什么?”
  “一是拜会父亲,想要聆听父亲教诲;二来则是想告诉我,三天后,他将在县衙设宴,请孩儿赴宴。”
  “赴宴?”
  “是啊,据说还有其他人。”
  麦熊咳嗽了一下,挪动略有些臃肿的身子,在床榻上翻了个身。
  一张极其丑恶的面孔,显露出来。一脸的皱纹,几乎遮掩住了他的口鼻眼睛。一道伤疤从额头一直划到了耳根子上,更使得他看上去格外狰狞。当年麦熊组织乡邻抵御盗匪,被盗匪所伤。这道疤痕,就是在那时候留下来,时隔许多年,依旧鲜红。他一开口,那伤疤就会轻轻蠕动,好像一条蚯蚓般。麦仁不由得低下头,那么过去这么多年,他仍旧不太适应。
  “谁!”
  “好像说,海西有头面的人都会受到邀请,包括孩儿在内。”
  “恩。”
  “爹,你说我去还是不去?”
  “你看着办……咳咳咳!”
  麦熊一句话没说完,就是一阵剧烈的咳嗽,而后吐出一口发黄发浊的浓痰。
  麦成连忙上前,搀扶麦熊。
  “老爷,太爷身子骨不强,恐怕说不得太多话。”
  麦仁脸色一变,刚要开口,却见麦熊朝他有气无力的挥了挥手,这到了嘴边的斥责,又生生咽了回去。
  这麦成,太无礼!
  世家大族有世家大族的规矩。
  麦家虽然算不得世家豪门,但也算是官宦门第,书香门第,自有他们的规矩摆放在那边……
  主家说话,那容得一个小小的旁支插嘴?
  更何况,麦仁从来没有把麦成放在眼中,更没有把他看成是麦家的子弟。
  哼了一声之后,麦仁甩袖离去。
  出阁楼,他又停下了脚步,在门外说:“对了,还有一件事。邓县令刚才还问了我一件事。”
  “咳咳,何事?”
  “他问我知不知道鱼吻铜镇的事情。”
  门帘后,传来一声轻响,好像是铜盂被撞翻的声音。
  “鱼吻铜镇?”
  “是啊,邓县令说,他在县衙的书斋里发现了一个暗格,并且从暗格中发现了鱼吻铜镇……呵呵,他还问我,那鱼吻铜镇是不是和李广利的宝藏有关。孩儿只能推说不知道……依我看,这邓县令的德行似乎也不怎么好。他上任以来,屡兴异举,所为皆是求财货耳。
  这种人留在海西,只怕于海西县无异。
  孩儿想走一趟广陵,拜访一下陈元龙……不行的话,就把他赶回去。他终究不是海西人,怎可能为海西着想?”
  门帘后鸦雀无声,过了好一会儿,麦熊那混沦的声音再次响起。
  “我儿既然有了主意,就去做是了。”
  “喏!”
  麦仁应道:“过三天后的酒宴,孩儿就不去了!”
  “嗯……”
  得到麦熊的首肯,麦仁似乎松了一口气。
  别看他麦家在海西有头有脸,可是在广陵郡,也算不得什么。如果论出身门第,在广陵郡当首推陈氏;如果论财货,在广陵郡当首推盱台鲁家。反正这左右都轮不到麦家……如果在从前,麦熊身体康健的时候,还能说上话,那么现在麦熊病倒,麦家的话语权也随之削减。
  别看麦仁是茂才,但在广陵,着实不太显眼。
  如果没有麦熊的支持,麦仁又怎可能赶走邓稷?邓稷不管怎么说,都是朝廷命官。麦仁还没有这个信心,能够说服陈登去顶住朝廷的诏令。但如果是麦熊同意,可行性就相对增加。
  赶走了邓稷……
  麦仁那圆乎乎的脸上,露出一抹笑意。
  这海西县,到头来还是我麦家的!
  ……
  邓稷准备在县衙设宴,宴请宾客。
  消息很快便传扬了出去,九大行首那颗悬着的心,一下子放回了肚子里。
  不怕你有动作,就怕你不吭不响。赖好有点阅历的人,都能感受到,邓稷最近的平静,似乎是为大动作做准备。究竟是什么大动作?又会给海西带来什么变化?大家都有些忐忑。
  因为邓稷和以前几任县令明显不同。
  他似乎更能隐忍,更懂得轻重……
  之前陈升嚣张跋扈,是何等的张狂。所有人都认为邓稷在海西待不了多久,可没想到邓稷忽然在沉默中爆发,不但解决了问题,还将陈升一家满门灭掉。其手段之毒辣,令人咋舌。
  而后北集市整顿,曹掾署成立。
  其强硬之势初现峥嵘。
  那些不愿意配合的人,在短短数日间被清剿一空。
  或是被查出短缺过往税赋,或是有勾结盗匪之嫌疑。
  不是被打入大牢,便是被净身出户,家产被抄没了不说,人也被赶出海西县城。
  邓稷之前所针对的,大都是一些小商家。可谁都清楚,随着邓稷在海西的地位渐渐巩固,他迟早会有别的动作。商贾们的心思很简单,民不与官斗!能用钱帛解决的问题,就不是问题。
  他们等待着邓稷出招,可邓稷偏偏又没有举措。
  这也使得商贾们开始担心,担心邓稷的下一步行动,就会针对他们……
  商贾们也不是没有想过联手对抗邓稷。但陈升前车之鉴犹历历在目,若非不得已,他们也着实不想和官府对抗。现在,他们终于等到了!邓稷在县衙设宴,说明这一切,都能商量。
  这也是邓稷第二次在县衙设宴。
  与第一次的门可罗雀相比,这一次的情况,有了明显的变化。
  消息传出之后,人们就争相打听,这次县衙会请什么人过去赴宴。九大行首,自无需赘言,海西的一些名流缙绅,也可能会在邀请之列。但其他人呢?一时间,海西的商贾们削尖脑袋想要获得邀请。虽然还不清楚这次酒宴的目的,不过能够推断,必然是有大事件发生。
  上一次,邓稷设宴,一举摧毁了陈升在海西数年间建立的根基。
  那么这一次……
  人们,议论纷纷。
  ……
  时间过得飞快,眨眼间三天过去。
  县衙并没有去大肆装饰,和往日一样,只不过清扫了一下街道而已。
  大门两边各有五根栓马桩,是专门用来停放车马所用。天刚一擦黑,大门外就变得热闹起来。
  第一个到来的人,就是金市行首黄整,字文清。
  他不仅来了,而且还带来了贵重的礼物,一套由东汉末年名士蔡邕亲手所做的《论语》石碑。
  注意,是石碑,而非拓文。
  早年间,蔡邕因得罪了十常侍,受到迫害,流亡江北。
  蔡邕的才华自无需赘言,德行也不算差,只是书生气重了些。前半生,他与十常侍相抗争,得了偌大名声。只是到了晚年,被董卓所胁迫,不得已出仕。但他出仕的目的,还是为了编撰《东观汉纪》。董卓虽说粗鄙,可是在对士人倒也看重,给予了蔡邕极高的待遇……
  所以,董卓死后,蔡邕为他哭丧。
  却不想得罪了司徒王允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260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