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279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279/1225

  曹朋闻听,不禁沉默。
  “陈公曾与我说,叔孙来海西之后,所作所为,颇有神来之笔。
  然则与他相见,并恳谈之后,陈公以为,那些神来之笔,非叔孙所能想出。当时陈公就说,叔孙身边必有人相助。可那时候,叔孙身边的人并不多。步骘和戴乾都没有来,只有濮阳闿一人耳。但陈公认为,濮阳先生才学虽好,书生气却重了些,恐怕也不是叔孙身边之谋者。
  于是陈公对海西一直关注,最后发现了你……”
  “啊?”
  “你可知道,陈公如何知你?”
  “这个,我倒是不清楚。”
  “呵呵,因为有人向陈公推荐了你。”
  “有人推荐我?”
  曹朋闻听,不由得顿时愕然。
  谁,又会推荐我呢?
  “呵呵,就是那襄阳水镜先生。”
  “司马……徽?”
  “正是。”
  陈群见曹朋一脸迷茫,便认真解释:“德操先生对你,其实很看重。后来你因得罪了黄家,不得不离开南阳,德操先生感到非常可惜。当初小庞尚书有意收你为门生,德操先生也很赞成。只是……你虽然离开南阳,但德操先生对你还是很关心,更派人打听了你的消息。”
  “打听我的消息?”
  “德操先生说,你有天资,前途不可限量。
  他害怕你荒废了学业,所以在得知你来广陵后,便派人与陈公联系。说起来,德操虽是陈公晚辈,但甚得陈公看重。既然德操推荐了你,陈公自然便对你有所关注……本来陈公并不确定,你便是叔孙背后的谋者,可后来麦仁去告状,却使得陈公确认了这件事情……
  呵呵,陈公征辟你,有两个目的。
  这第一个,叔孙有才学,但还需要磨练。
  器宇可以随着经历而增长,可如果你一直留在他身边,叔孙不免凡事会对你有所依赖,难以真正决断。欲成大器,叔孙就必须要学会自己面对事情。之前海西复杂,你兄弟二人一起,可以相互扶持。但是现在,海西已逐渐稳定,你继续留在叔孙身边,对他并无益处。”
  这一点,曹朋还真没有想过。
  “那第二个呢?”
  “海西……太小了!”
  陈群笑呵呵的说道:“你留在海西这等地方,同样对你也没有任何益处。
  广陵虽说也算不得太大,可毕竟地处两淮,夹在下邳、江东、淮南三地之间,勾连江东与中原。陈公认为,你在广陵,眼界会比留在海西开广很多,对你的将来,一定会更有益处。
  此前,我还不是太相信。
  但今日见你奇思妙想,倒是觉得陈公所言,颇有道理。”
  此长者关爱!
  东汉末年,士人其固有的狭隘性,但同时也有着后世人难以比拟的包容性。
  似陈珪司马徽这样的人,看待事情的角度,和普通人不一样。他们爱才,教才,虽然也怀有私心,但总体而言,却不会有太大的恶意。他们对人才的关爱,绝对是发自于他们的本心。
  曹朋听陈群这一番言语之后,也不由得陷入沉思。
  是啊,留在海西,意义的确已不太大。
  可是这一走出去的话,也就代表着,自己将会从幕后,站到前台。
  虽然说这一天早晚会到来,但这突然一下子,曹朋还是有些彷徨。去广陵?去得到更多历练?
  我,已经做好准备了吗?
  想到这里,曹朋不由得深吸一口气,而后用力的吐出……
第159章
双姝
  入夜后,邓稷带着满身的疲乏,回到县衙。
  屯田的推广总体而言还算顺利,但其中的艰辛若不亲身经历,一般人很难体会出来。一些本地的顽固派,还是会跳出来设置重重阻碍。这是个水磨工夫的活儿,需要有极大的耐性。
  好在邓稷已经在海西竖立了自己的威信,加之周仓带着一部分人跟随。
  那些缙绅虽然刁难,却也不敢抬过分。毕竟,这邓稷也不是个善茬。能在一夜间把三千海贼击溃俘虏,又怎可能容得他们随便拿捏。邓稷以胥吏出身,也算是从基层起来。所以对一些缙绅的无理取闹,他尽量保持克制。而那些缙绅呢,闹一闹也就是了,可不敢再进一步。
  毕竟这城外,还驻扎着二百剽悍武卒。
  濮阳闿相对轻松一些,主要负责的是那些已经废弃的土地,以及现有的村落集镇。
  但饶是如此,濮阳闿回来之后,就睡了!
  邓稷本来打算吃点东西,也准备早早休息,可没想到一回县衙,就见曹朋在府内摆下饭菜,正等着他回来。
  主食,是一碗米粥,辅以一些姜葱作料,再加上一点本地特产的河鲜,切碎了之后,在白粥里熬煮,于是一碗香喷喷的河鲜粥便呈现在邓稷的面前。一碗粥入腹,邓稷感觉舒服了很多,也精神了不少。更重要的是,之前那种厌食的感觉一扫而光,食欲也顿时随之暴涨。
  “这粥,可真不错。”
  “姐夫若喜欢喝,我回头再琢磨一个方子,交给胡班,让他每天给姐夫准备一碗。”
  邓稷放下了筷子,怔怔看着曹朋。
  许久后,他轻声道:“阿福,你决定了?”
  曹朋低下头,轻轻‘嗯’了一声。
  在内心里,他还是觉得很羞愧。当初和邓稷一起来海西,说是要相互扶持,相互照顾,没想到……
  哪知道,邓稷却笑了。
  那张清癯的面庞,露出一丝暖意。
  “其实,你若不决定,我也会劝你。”
  “啊?”
  邓稷不是傻子,相反由于多年在基层磨砺,他懂得很多东西。
  当曹朋说出那一句话之后,他就已经知道了结果。不过,他并不生气,反而为此感到很欣慰。
  “你能自己想通最好!”邓稷说:“其实这一段,我也在想这件事。”
  他摆手招呼胡班过来,让他再去盛一碗粥。
  而后对曹朋道:“海西太小了!这里不是你能够施展才华,增长阅历的地方。那天陈元龙说起这件事,我心里已经同意。于你而言,能够到陈元龙身边做事,可以增长见识,开阔眼界,最重要的是,能得到陈元龙看重,对你日后,必有极大的好处。
  而对我来说,来海西之后,得你之助甚多。
  很多事,你看的比我透彻……若不是你,恐怕我已经铸下大错,又怎可能在海西站稳脚跟?
  可姐夫不想这一辈子,都要你扶持。
  有些事情,姐夫想自己去面对,自己去处理,只有这样,才能达到奉孝所说的磨砺之功……你在我身边,固然好。我可以免除很多的困扰,为我解决很多麻烦。可那并不是我所希望。如今海西的局势,渐渐平稳。温侯对沛县用兵,也使得麋家一时半会儿,抽不出手来。
  所以你也不用担心,你走了之后,我会有麻烦。
  濮阳先生书生气虽重,却尽职尽责。而戴乾同样也是个尽心之人,足以为我分担许多问题。”
  “姐夫,你难道不准备用子山先生了吗?”
  曹朋敏锐的听出,邓稷没有提及步骘。
  邓稷笑了笑,“非是我不准备用,而是我用不得。步先生有大才,而且有远虑。让他留在海西,同样是耽搁了他的前程。我傍晚时去了堆沟集,见到了步先生,还询问了他的意见。
  步先生倒是很希望能和你一起去广陵,说不得可以给你一些帮助。
  同时呢,夏侯和虎头郝昭,你一并带走。这边留下周叔和邓范,还有冯超就足够了。”
  “啊?”
  曹朋没有想到,邓稷做的功课比他还要足,连人手都分配妥当。
  “我问过冯超,他也愿意留下。
  他爹冯县令当年为杜绝私盐,最终丢了性命,所以他家里也没什么人,早已把海西当成了他的家。我准备让他接替你,出任海西兵曹,从屯民中抽调百人,组成缉私队,专门对付那些私盐贩子;潘璋会接替夏侯,出任县尉,与周叔一内一外,负责海西的治安以及兵事。
  大熊那边,继续领曹掾署曹掾之职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279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