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298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298/1225

  “长文,非是我阻拦你。
  可你也听说了,友学如今身负非议,实不宜做事。
  家父让他暂居东陵亭,其实也是想让他避一避风头,顺便让他能静下心来,好生钻研学问。
  但你这样天天过去,他如何能静下心呢?”
  陈群闻听,不由得笑了。
  “可是,我觉得友学如今,很平静啊。”
  “何以见得?”
  “前些天我到东陵亭时,曾在友学书斋中,看到一篇文章。其文甚美,且蕴意深邃……我读过之后,觉得友学其实心里非常宁静。丝毫没有什么怨恨之意,而且德行越发高明。”
  曹朋,已来到广陵县两个月了!
  他原本是征辟而来,陈登打算命他出任督邮曹掾之职,偱行东部。哪知道,曹朋人还没有到广陵,这谣言便已经过来了。说曹朋为人狂傲,且才疏学浅,出身低贱,不懂得礼仪……
  诸如此类的话,不断传入陈登耳中。
  陈登立刻意识到,这是有人刻意为之。
  只是,这谣言出来后,广陵人卫旌便立刻站出来,证明此事。这卫旌虽说贫寒,但在广陵,也小有名气。他这一出现,立刻使得许多广陵人,生出同仇敌忾之心,劝阻陈登不要征辟曹朋。
  陈登也很头疼,于是向陈珪请教。
  陈珪则认为:既然广陵人都在反对曹朋,那么这个时候任用曹朋,就显得有些不妥。可人家已经来了,也不好让曹朋再回去。不如让他去东陵亭偱行,暂时避一避风头,而后再说。
  同时,陈珪认为,曹朋去东陵亭,也正好可以静下心,好好读一读书。
  毕竟他这个年纪,正是读书的好时候。
  陈群对此非常不满,据理力争。
  可陈珪主意已定,想要让他改变,也不容易。
  况且,陈珪也是为曹朋好。陈群见无力回天,也只好沉默……
  只不过,在平时和好友相聚时,他总会有意无意的,与大家说起曹朋,慢慢为他洗去冤屈。
  两个月下来,倒也有些成效。
  特别是在步骘登门责问卫旌之后,与卫旌绝交,以示曹朋清白。
  步骘,在广陵也小有名气。他既然站出来替曹朋说话,自然让不少人,也生出了动摇之心。
  加之曹朋来到广陵后,很低调。
  让我去东陵亭偱行是吗?
  那我就去!
  他在东陵亭搭建了一座茅室,习武读书,倒也悠然自得。
  只这一份宠辱不惊的胸怀,便足以让人为之赞叹。而随后又发生了一件事,那就是有人传出,卫旌收取了盱眙周家的钱,特意抹黑曹朋。消息一传出,广陵县顿时哗然,卫旌连夜离开广陵,往江东遁走。如此一来,更坐实了此事,广陵人开始怀疑,他们是否错怪了曹朋?
  陈登好奇道:“长文才学出众,能得你如此称赞,想必是一篇妙文。”
  “妙,绝妙文章。”
  陈群笑道:“我得此文,可三日不食肉味。”
  “是吗?”
  陈登表示怀疑。
  陈群正色道:“若不然,我为你试记之?”
  “愿闻其详。”
  陈群深吸一口,站在门厅下。
  他闭上眼睛,沉吟许久,缓缓而诵之。
  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
  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。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
  可以调素琴,阅金经。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
  阳城元礼居,平舆仲举亭。
  孔子曰:何陋之有?”
第168章
东陵亭
  当陈登从那阴阳顿挫,极具韵律的吟诵中清醒过来时,陈群已不知去向。
  阳城元礼居,平舆仲举亭,所指的是东汉末年,两位极富盛名的名士,李膺和陈蕃。
  李膺表字元礼,因打击宦官,谪居阳城。
  时有‘天下楷模李元礼’的说法,就是李膺。而陈蕃更是因试图铲除宦官,而最终惨遭迫害。
  可以说,中国的士大夫与宦官之争,从来就没有停止过。
  后世很多人都认为,明朝才是士大夫和宦官相争最激烈的时代。然实际上,真正开启武力斗争模式的,却起源于汉代。东汉末年的士大夫、外戚和宦官三者间争斗的惨烈,甚于明代。
  陈登叹了一口气,摇了摇头。
  突然间,他也生出了想去看一看曹朋的念头。
  曹朋来到广陵两个月,除了最初见过一面之后,陈登就再也没有和曹朋见过。连带曹朋那二百武卒,也被一同安排去了东陵亭。此时想想,自己之前的行为,似乎有怠慢的嫌疑……
  如果没有这篇《陋室铭》,陈登还不会有这种念头。
  但这篇《陋室铭》一出,立刻使曹朋的层次提升许多。东汉末年,讲求才能与德行并修。才学好,而德行不好,始终无法令人敬服。所以很多人,在才能和德行之间,首选便是德行。
  看起来,我还是小觑了曹友学,应该走一趟东陵亭才是。
  陈登想到这里,立刻更换衣裳。
  可是,当他刚把衣裳换罢,却得到消息:许都派遣使者出使江东,如今队伍已经抵达广陵城外。
  许都的使者吗?
  陈登立刻意识到,也许用不了多久,曹操定会有大动作!
  ……
  东陵亭,本名东原,青草塥。
  时有女杰杜姜抗击海贼,并葬于此地。
  汉明帝五年,当地人在杜姜墓旁筑祠,又因东原地处东方,毗邻大江之畔,故而易名东陵。
  而后,有筑亭筑兵,从此便有了东陵亭的名号。
  东陵亭,亦即后世江都宜陵镇。
  曹朋被派驻东陵亭,倒也并没有什么怨言。早在海西的时候,他就知道想在广陵立足,并非一件易事。所以当进入广陵,听到那些谣言之后,曹朋便有了心理准备。此前,他对广陵的认识非常模糊。等到了广陵,看到了盛开于烟雨中的琼花时,曹朋才知道,广陵县,就是扬州。
  扬州琼花嘛……
  来到东陵亭后,曹朋的心态倒是很平和。
  这东陵亭存在的主要目的,是为了防止海贼和水贼,在广陵登陆。
  由于东陵亭位于江水的入海口,从海上,从江水上游,水贼海贼都能轻松的在此登陆,袭扰当地之后,迅速撤离,很难捉捕。所以,曹朋觉得他被派到东陵亭,也算不上是谪居。
  事实上,曹朋认为驻防东陵亭,对广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。
  他也是这么告诉夏侯兰王买和郝昭。
  本来这三人心里,还怀着一股子怨气,可听曹朋这么一说,倒也释怀不少。
  于是,曹朋命夏侯兰和王买,在东陵亭分兵驻守,各领一队兵马;而郝昭则独领一屯,驻扎于江边。
  曹朋自己呢,则在江边修筑了一座简单的房舍,权作为临时住所。
  一间正厅,两排厢房。
  后院毗邻江水,可以泛舟于江上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298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