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314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314/1225

  荀衍心头一震,向张昭看去。
  这老小子憋了这么久,终于要准备出招了吗?
  他此次前来,就心知必有一番较量。江东人杰地灵,英才辈出。张昭本人,也是才学渊博之人。说是出使江东,其实必然免不了和江东俊杰,有一番诗书口头上的较量,荀衍早有准备。
  自古文无第一,武无第二。
  孙伯符雄踞江东,虽表面上臣服汉室,但其志向,却不可小觑。
  说是诗文较量,倒不如说,是江东士族,和中原世族之间的一场博弈。自下船以来,张昭一直表现的很克制。但其心中,恐怕早已经有了计算。今日这震泽之畔,不过是一场试探。
  荀衍脑海中,立刻转动起来。
  如果他不接招,必然会弱了曹操的脸面;可接招……
  “先生,不如让我试试?”
  “阿福?”
  荀衍转身,向曹朋看去。
  曹朋嘻嘻笑道:“从前先生常与我说吴越往事。今日站在震泽畔,不免心生感慨,故赋诗一首,还请先生指点。”
  曹朋这一打岔,顿时吸引了张昭的注意力。
  “阿福武艺不俗,没想到,还能够赋诗?”
  “嗯!”
  曹朋做出一副紧张的模样,用力点了点头。
  “不过小子这首诗,只是随性而作,若有不妥之处,还请先生们指教。”
  “既然如此,何不诵来听听?”
  荀衍这心里面,不免有些紧张。
  他知道,曹朋这是在给他解围……可问题是,他小小年纪,又怎懂得赋诗?万一他……
  荀衍正思忖间,曹朋已开口吟诵。
  诗曰:具区浩荡波无极,万顷湖光尽凝碧。青山点点望中微,寒空倒侵连天白。
  鸱夷一去经千年,至今高韵人由传。吴越兴亡付流水,空留月照洞庭船。
  曹朋的声音很响亮,带着那少年独有的高亢之音。
  荀衍心头不由得一震,脸上旋即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。
  阿福,做的好诗!
  虽说东汉末年,五言七言诗体刚兴起,并未流行推广。但是毕竟出现,虽不是主流,却也不是不能接受。再说了,曹朋现在的身份,也只是一个小书童。能做出此等诗篇,足矣。
  张昭脸色,阴晴不定。
  他虽想要指出毛病,可一时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。
  这首诗描绘了太湖浩荡无垠的秀美景色,同时又称赞了范蠡功成身退的高风亮节。前四句,写尽了湖光山色,极尽斡旋,清通奇丽;后四句又转用平声韵,赞范蠡遁隐五湖,怀古抚今。
  震泽,又称具区泽。
  曹朋用这一首七言诗,似乎也表明了他个人的清高品质。
  张昭神色复杂的看着曹朋,半晌后忽展颜而笑,抚掌而称赞……
  “颍川荀氏,家学渊源。
  今日一见,果然是名不虚传。”
  就在这时,远处传来一连串的掌声。
  “我道何方雅士赋诗,原来是张子布。”
  张昭连忙转身,扭头看了过去。这一看,却令张昭喜出望外,脸上顿时浮现出灿烂的笑容。
  居然是他?若他出手,大事定矣!
第176章
曲有误,周郎顾
  男人长得率没错,但如果长得让别人感到自卑,那就是大错特错。
  说话的人,年纪大约在二十二三,身长八尺,即不是那种魁梧壮硕,也非是单薄瘦弱。有时候,形容女人常用‘多一分则胖,少一分则瘦’。这句话用在来人的身上,同样适合。
  胖瘦恰到好处,姿容更是俊美。
  脸颊的曲线很柔和,没有刀削斧劈的棱角,但是让人觉得很舒服。
  一袭青衫,罩一件月白色禅衣,长发盘髻,覆一面方巾。步履中透着一股悠然的从容,顾盼间更显傲然风姿。来人一出现,令众人顿时生出自卑的感受。荀衍等人也算得上美男子,可是和来人一比,却明显落了下风。和风卷衣袂,飘然若仙人,正是曹朋此时的感觉。
  来人身后还跟着一个青年,也是相貌堂堂,衣着不俗。
  这两人一出现,立刻抢了所有的风头。
  只一句话,令张昭顿时眉开眼笑。原因无他,只因这人一出现,解决了他一桩天大的麻烦。
  此次在太湖畔试探,张昭是有备而来。
  本想要借此机会,给荀衍一个下马威,而后到了吴县,便可以占居上风。
  哪知道,荀衍还没有出手,荀衍的小书童就先行发难。那一阙七言,虽非时代的主流,却颇有清远高洁之气。如果张昭不能够迅速应对出来,这一次试探,反而会让他丢了脸面。
  要知道,曹朋现在的身份,只是个书僮。
  张昭不免担心,荀衍究竟是什么水准?
  有道是盛名之下无虚士,荀衍既然有偌大的名声,那必然是身怀绝学。
  张昭,也不禁有些犯难……如果想在接下来的交锋中占居主动,张昭就必须要给以回应。
  然则张昭学问虽好,文采也重,却不是急智之人。
  东汉末年,诗词是小道,并不为人重视。一般是在流连于秦楼楚馆之地时,消遣游戏的小玩意儿。很少有人在这方面,却刻意钻研。东汉的文人,重经典而胜于诗词。这也和当时的文化风气有关,所以说不得好坏。汉以后,文人开始注重诗词文学,还是从曹丕登基之后。
  所谓建安文风,正是由经典开始向文学转变的一个过程。
  至少就目前而言,文人很少去关注诗词变化。即便是张昭,一时间也想不出好的对应文章。
  “公瑾,你怎会在这里?”
  张昭快步走向前,朝来人迎了过去。
  荀衍一蹙眉,眼中露出疑惑之色。
  而曹朋心头则微微一动,‘公瑾’?莫非是他吗?
  正犹豫间,来人已走上前。
  不过,他举手投足间,并没有任何纨绔矜傲之色,而是恭恭敬敬朝着荀衍,搭手一揖到地。
  “小侄周瑜,见过叔父。”
  荀衍一怔,旋即露出恍然之色。
  “周瑜?你是周伯珍之子,当年的洛阳小神童吗?”
  “叔父尚记得侄儿?”
  “哈哈,我如何不记得你……想当年你满岁时,伯珍府中设宴,你还在大兄怀中……哈哈哈哈。”
  周瑜俊面,陡然通红。
  果然是周瑜周公瑾!
  曹朋在一旁,偷偷打量来人,心中暗自感叹:人道美周郎,果然是俊美脱俗。这副相貌若在后世,不晓得会迷倒多少女人。
  周瑜之美,并非阴柔。
  事实上,他脸型轮廓虽然柔和,却颇有阳刚之气。
  比起后世那些所谓的人造俊男美女,周瑜更显自然。特别是那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贵族之气,更是让曹朋,感到惭愧。
  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。
  这句话在后世,本是用来形容女人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314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