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346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346/1225

  可你的才能……承育远逊色于你,也注定了你不可能在江夏得到机会。
  兴霸,你一路随我,尽心尽责,我都看在眼中。但我也不想耽搁了你,所以才有这些言语。”
  甘宁默然,不知道该如何回答。
  黄承育,就是黄祖。
  根据许慎的《说文》,祖,有生育之意。
  黄彣传承文学家风,而黄祖则传承血脉。这也恰好符合两人情况,黄承育膝下无子,而黄祖膝下有子。承育,就是传承生育血脉之意。
  黄承彦叹了口气,轻声道:“我现在给你指点两条路。”
  他沉默了一下,轻声道:“一个是留在江东。孙伯符有大志,也有识人之明,早晚必能成就事业。以你才学,早晚必得孙伯符所器重。但东吴尚有一个问题,孙策刚强,但刚则易折。我不知道他能否长久,故而也说不得日后状况;另一条路,则是去投曹公。曹公雄才大略,奉天子以令诸侯,非等闲之人。其人求贤若渴,颇有识人之能。但曹公帐下猛将如云,典韦许褚皆当世悍将,与你可相得益彰。不过,你性子刚烈,易得罪人,若无人扶持,也难有作为。”
  甘宁犹豫一下,轻声道:“莫非,无第三条路?”
  “第三条路……我想请你去辅佐曹家小子。”
  “啊?”
  “曹朋年纪虽小,但也不是普通人。
  只看他父亲,到了许都便成为诸冶监监令,掌天下兵械铸造;其内兄邓稷,更在短短时间,成为海西令。海西那地方很乱,邓稷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里,在海西站稳脚跟,不仅仅是要有才能,他背后定有依持。曹朋此子能辩是非,明轻重,而且与曹公帐下许多权贵相熟。
  看荀衍的架势,似乎很器重他。
  你当知道,颍川荀氏四代人杰,可算得上是关东豪门。有荀氏相助,曹朋早晚必能有成就。
  只是他现在根基尚浅,还需要有人扶持。你这时候前去,即便一时不得已,日后却会有诸多机会建立功业。同时……还能代我照拂阿丑,免得被那小子欺负。兴霸,你可能答应我?”
  黄承彦话语中,带有哀求之意。
  令甘宁也不知道,该如何拒绝才是。
  不可否认,他对曹朋印象不错,可让他去帮助曹朋……
  想他甘兴霸,当年也是蜀郡补郡丞。如今,却要为一个毛头小子效力吗?
  甘宁脸色,阴晴不定。
  他想要拒绝,可又觉得黄承彦所说有道理。
  他现在所差的,就是一个靠山。可问题是,曹朋能成为他的依持吗?
  “黄公言曹朋会有功业,为何又不愿意……”
  黄承彦叹了口气,打断了甘宁的话。
  “其实,若是在平常,似今天这种局面,我可能也就点头了。但是现在,黄家正处在风口浪尖之上。
  承育斩杀祢衡,罔杀名士之名,已使得黄家焦头烂额。
  如果我把女儿再嫁给一个无名小卒,哪怕我知道他日后会有功业,可旁人也不会去在意。承育刚强,也得罪过不少人。所以不晓得会有多少人盯着我们,等着看我黄家的笑话……
  此情此景,我焉能答应曹朋?”
  甘宁脸上顿时露出恍然之色,默默颔首。
  “我今日与月英断绝关系,也是迫不得已。
  我不想月英随我回去后,变得郁郁寡欢,但我也不能在这个时候,给黄家平添一个被别人耻笑的借口。可能你还不知道,当初那曹朋曾与庞季相熟,更得司马德操称赞,后来险些被庞德公收为门下弟子。但此事……一个能被鹿门山二庞和司马德操同时看重的人,又岂是易与之辈?我知道你心里可能委屈,可我却觉得,你若随曹朋,不出十载,必可得功业。”
  话,说到了这个份上。
  黄承彦算得上是恳切……
  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言语,使得甘宁有些感动,同时也为之心动。
  历史上,甘宁在建安十二年投靠孙权,至建安十三年,手下也不过千人而已。
  真正使甘宁成名,并在东吴站稳脚跟,还是建安十八年濡须口之战,而后才得孙权所信任。
  而今,建安三年。
  甘宁当然不可能算出十五年之后的事情。
  其实,若曹朋真能做大事,随他倒也不错。
  至少曹朋待我还算亲热,不似刘景升和黄承育那般冷冰冰,好像陌生人一样。
  甘宁犹豫片刻,轻声道:“宁愿从黄公指点。”
  黄承彦走出马车,朝着甘宁搭手一揖,“如此,月英拜托兴霸,我回江夏老家,也能心安。”
  “既然如此,我何时前往?”
  “兴霸现在就可以前去……”
  “那黄公您的安全?”
  “我一介老头子,又能有什么危险?再者说了,我随行尚有这么多人,你不必担心我的安危。
  回江夏后,我会设法将你门下僮客招至江夏,为他们开设一庄,供他们居住,你只管放心。”
  甘宁沉吟片刻,翻身上马。
  只见他在马上拨转马头,朝着黄承彦拱手一揖。
  “黄公,那我去了。”
  “兴霸一路小心。”
  甘宁二话不说,催马沿着原路返回。
  马蹄声渐行渐远,在日暮下,失去了踪迹,只能看到隐隐尘埃。
  黄承彦用手捂着嘴,一双老眼里,闪过一抹水光。
  “阿丑,阿爹能为你做的,也只有这些!但愿得,你没有看错人,但愿得有朝一日,你能衣锦还乡。”
  自言自语毕,黄承彦转身登上马车。
  “我们走!”
  随着他一声令下,马车再次行进,沿着一条甘宁完全相反的道路行去……
  ……
  建安三年,五月初八,甘宁于凌亭附曹朋。
  当甘宁把黄承彦的那一番言语告知黄月英时,黄月英泪流满面,朝着江夏方向,遥遥三拜。
  而曹朋也很高兴!
  甘宁,那可是三国时期少有的悍将。
  对于一个怀有收藏名将牛人情结的穿越众而言,甘宁无疑是曹朋身边,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名将。虽说之前有魏延,但似乎和甘宁还差了一个档次。而且魏延说起来,是曹操的人,而不是曹朋的人。也许曹朋和魏延有生死之交,可是两人行进的方向,却略有偏差……
  也许,在将来某日,两人会重新走在一起。
  但未来,谁又能够知晓?
  所以,甘宁的到来,使得曹朋更多了几分自信。
  这一点在他和荀衍交谈时,更展现的淋漓尽致……
  内有步骘,外有阚泽,武有甘宁夏侯兰,日后还可能会有赵子龙?曹朋的班底直到此时,才算是有了一个雏形。不过,距离黄承彦所说的‘功业’,似乎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。曹朋也不知道,究竟什么样的‘功业’,才能令黄承彦满意。但想来,至少不能输于黄祖吧。
  想到这里,曹朋又有些头疼。
  五月十一,荀衍等人抵达丹徒。
  而此时的丹徒守将,已不是孙河孙伯海。代丹徒长的,是一个年纪大约在双十的青年将领。
  当荀衍等人抵达丹徒的时候,丹徒长率众出城迎接。
  “孙伯海不在丹徒了?”
  “回休若先生话,孙校尉如今奉命驻守湖熟,所以由小将暂领丹徒长之职。”
  “小将军唤作何名?”
  青年微微一笑,脸上露出一抹自傲之色,“小将吕蒙,今为别部司马。闻休若先生返乡,故而恭候多时。”
  吕蒙,吕子明?
  曹朋在荀衍身后,身子微微一颤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346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