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354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354/1225

  王旭昏沉沉,从军帐中退出,脑袋里犹自是一锅粥。
  而步骘在王旭走出去之后,不免有些紧张的问道:“公子,刚才对这王旭,是否有些严厉?”
  “散漫惯了的人,若不以严厉待之,恐难知利害。
  子山先生,我刚才如果有半点软弱,那家伙就一定会蹬鼻子上脸。有的人,可以礼待之,有的人却不可以。我不需要他们对我归附,我只需要他们听从我的命令,其余的并不重要。
  给我的时间,不多啊!”
  曹朋说罢,长叹一声。
  而步骘也闭上了嘴巴,仔细的思忖曹朋方才那一番言语。
  是啊,留给公子的时间,实在是太少……如今马上就到暮夏,曹操随时都有可能征伐徐州。
  那时候,曹朋随时都有可能上前线。
  用仁义道德教化这些散兵游勇,倒不如直接威慑来得有用。
  礼贤下士,也要看环境,分情况。如今这种状况下,明显不是礼贤下士的时候。王旭是否会归附,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他必须练出一批好兵,一批能在战场中搏杀,能建立功业的好兵。
  只要是有了奔头,这些海陵精兵自然就会归附。
  步骘点点头,赞赏道:“公子所言,极是!”
  “好了,我们准备进城。”
  曹朋收起印绶,将甘宁唤来。
  五十名精卒,尽数交付甘宁指挥,并命甘宁留守兵营。
  王旭会怎么想?
  曹朋没有那个功夫去理会。
  他若聪明,自会效劳;若不聪明,曹朋也不会介意,用他的人头立威。东陵亭尚有郝昭善于练兵,甘宁更是一等一的大将。包括夏侯兰在内,也曾为屯将,曹朋说实话,并不缺人。
  他现在,缺的只是时间!
  纵马从兵营中出来,曹朋在步骘和夏侯兰的陪同下,直奔海陵县城。
  自古以来,恩威并施。
  如今,‘威’有了,那‘恩’有自何处来?
  立马于海陵县城外,曹朋目视海陵县那残破的城墙,眼睛不自觉的,眯成了一条线……
  ……
  建安三年七月,豫州大丰收。
  推行屯田三年之久,终使得仓廪富庶。袁绍派遣使者向曹操借粮,却被曹操严词拒绝。
  许多人都不禁为之担心,但曹操却丝毫不惧。
  “本初多疑。我如果借给他粮草,他会认为我别有居心;而我这样强硬拒绝,他反而会放心。”
  曹操坐在花园中,笑呵呵的对曹丕解释。
  年仅十一岁的曹丕,颇有些少年老成之像。只不过,他对于曹操的这个解释,显然无法理解。可是他知道,不能够询问曹操。因为有些事情,若说得太过清楚,反而不是一件好事。
  曹操端起酒,抬起头,向湛蓝的天空看去。
  但见白云悠悠,变幻莫测……
  曹操蓦地笑了,举杯向苍穹遥遥举杯:是时候,对那头虓虎动手了!
第198章
出兵
  时间,转眼已近九月。
  八月桂花香,本应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。可海陵连续十余日淫雨霏霏,让大家的情绪很低落。
  徐州今年,又是一个灾年!
  自兴平元年至今,已有五年的辰光。换句话说,陶恭祖死了五年,徐州在这五年当中,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中。曹操、刘备、吕布……你方唱罢我登场,每次更迭,都会令徐州弥漫腥风血雨。短短五年,徐州人口锐减。想当初陶恭祖坐拥徐州时,有百余万人口。而现在呢,不过五十余万而已。五年时间,人口减半,大片的土地荒芜,使徐州变得越发残破。
  昔日钱粮广盛之地,如今连军粮也无法供应。
  而豫州屯田两载,成绩斐然,也使得吕布不由得为之心动。
  在考虑许久后,吕布决定,于来年在下邳屯田。徐州沃土千里,难道还比不得一个许都吗?
  只是这个冬天,又该如何渡过?
  吕布有点后悔了……之前袁术与他约定,夹击小沛刘备。可刘备被打跑之后,袁术所承诺的军粮器械,根本不见踪影。有心和袁术开战,也必须要等到来年。当务之急,要解决粮荒。
  这时候,张辽献出一策。
  海西今年屯田,同样大获丰收。
  一年来,海西县平稳发展。特别是在吞下了三万海民之后,海西的人口剧增。其治下面积,已隐隐有和东海郡伊芦乡连为一体的趋势。
  “君侯,听闻海西县今岁收获近百万斛,何不向海西借粮?”
  “哦?”
  吕布闻听,顿时来了兴致,早先还是愁眉苦脸的模样,眨眼间云消雾散。
  “海西,竟有如此多存粮?”
  宋宪开口道:“既然如此,何需借粮?君侯,末将愿取一支兵马,攻克海西县。想那弹丸之地,必不费吹灰之力。到时候把海西攻下来,百万斛粮草岂不是尽归君侯,何乐而不为?”
  吕布怦然心动。
  张辽大怒,“子远,尔何处此言?莫非要置君侯死地?”
  同为八健将,但张辽的身份和地位,明显要高于宋宪。不仅仅是因为张辽武艺高强,兵法出众,但以出身而言,就比宋宪高出许多。想当初董卓在世,张辽为北地太守,远不是宋宪可以相提并论。所以,张辽这一发火,宋宪顿时止住了话语,讪讪然,不知该如何回答。
  魏续说:“文远何处此言?”
  “海西,广陵治下;邓稷,朝廷所任。此时攻取海西,岂不是要得罪陈登,更与朝廷反目?况且,那邓稷在海西威望颇高,而且与君侯也从未有过恶意。他能使一偏僻小县,变成今日之局面,君侯不招揽也就罢了,反而出兵攻打,岂不是寒了天下人的心?想当初君侯初至徐州,徐州何等模样?而今徐州,又是怎生状况?我以为,君侯当有长远之计,而非一味征伐。”
  张辽说罢这一番话,心里也有些紧张。
  他实在是忍耐不住,想要一吐为快。来徐州已经四年,可徐州越来越疲惫,越来越衰弱。
  长此以往,他们很难在继续立足徐州。
  吕布的脸色阴沉,没有开口。
  魏续怒道:“张文远,你好大的胆子。”
  “我只是实话实话而已。”
  “实话实说?依我看,你分明是有了贰心。”
  “全都住口!”
  吕布一声怒喝,长身而起。
  他猛然向陈宫看去,却见陈宫老神在在,好像没有听到刚才的那一番争论。
  “公台,你怎么说?”
  陈宫沉吟片刻,微微一笑,“徐州连续灾年,而今更是钱粮匮乏。文远,你说的不错,君侯当有长远计。可问题是,我们若不攻伐海西,如果没有足够的粮草,又如何能支撑到来年?”
  “这个……我们可以借粮。”
  “如果海西不借呢?”
  “我们……”
  陈宫说:“海西,如今日渐强盛。其位于淮水北岸,已隐隐成了气候,早晚必成君侯心腹之患。从海西到下相,不过两天路程。一俟曹操用兵,海西必夹击下邳,到时该如何是好?
  所以,海西必须要打。不但要打,而且还要打胜。若不然的话,与君侯必无半点益处。”
  “可是……”
  张辽还想要辩驳,却被吕布打断。
  “文远,不要说了。公台所言不差,若任由海西发展下去,早晚必成心腹大患。这样吧,我听说徐县近来似乎不太安宁,陈登在广陵招兵买马,似有不臣之心。你驻守徐县,给我盯死广陵方面的动静。一俟陈登有异动,你就立刻渡淮水,吞并盱眙,随时可以攻伐东阳。”
  魏续宋宪侯成三人,幸灾乐祸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354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