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451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451/1225

  “这样,你留下来,我用二十道左伯纸与你交换。并且我亲自抄录,明日把抄录的文章给你。”
  刘晔既然过来,本就存了献书的意思。
  刚才的为难,不过是故意做出来。一道左伯纸,就是一百张;二十道左伯纸,就是两千张。
  在这个时代,纸张仍是极为稀缺的物品。
  一般而言,麻纸相对通用,而左伯纸就属于权贵之家特有的物品。即便如刘晔,也对这左伯纸极为看重。不过,两千张左伯纸并非主要,重要的是,他借此机会和曹操拉近了关系。
  “可是,隽石那边……”
  曹操摆手,“隽石那边我自会为你解说,你莫要挂念。”
  “既然如此,那就尊司空之意。”
  曹操和刘晔说了一会儿闲话,刘晔很识趣的告辞离去。
  旋即,曹操把曹冲送到了环夫人那边,而后拿着那册八百字文,来到吴老夫人的住处……
  “阿瞒,有事儿吗?”
  曹操把手中的这册八百字文,呈到了老夫人面前。
  老夫人识得字,接过来之后,眯着眼睛,认真的看了一遍,也不由得连连称道。
  “此何人所书?”
  “祖母,此人您也认识,就是那个送您返还许都的曹友学。”
  “曹都尉?”
  曹操点点头,看着老夫人不再言语。
  老夫人拿起那小册子,又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之后,把书册放在身边,抬头凝视曹操。
  “阿瞒,你意欲如何?”
  “祖母,曹家父子皆非等闲,特别是这曹友学,见识颇强,且有大局。此人能文能武,可算得上全才。我意欲使其归宗认祖,但族中老丈,未必肯同意,还需祖母出面说项。
  我原以为,曹朋无疑高强,有大局。
  未曾想他文采也如此出众……假以时日,此人必为吾家万里侯。”
  老夫人手一颤,眸光陡然精亮。
  曹操所说的万里侯,其实也说的就是永平年间的定远侯班超。班超本是书生,后投笔从戎,威震西域。可以说,班超的影响力,贯穿了整个东汉。即便是曹操,对班超也极为赞叹。
  相传,班超尚未投笔从戎时,曾找相者看相。
  相者说:“生燕颌虎颈,飞而食肉,此乃万里侯相也。”
  这万里侯,最初是指封侯于万里之外。后来班超封定远侯,都护西域,果然如相者所言。
  于是,万里侯也就成了班超的另一个代名词。
  老夫人轻轻点头,“曹友学有大才,中阳曹氏,可归宗认祖,此事我可与族中老人商议……不过,孟德你又准备如何用他?他返还许都,也有月余,总不成一直这么搁置,不免可惜。”
  曹操想了想,“阿福天资不俗,大局无双。
  又通武艺,且文采出众。按道理说,他可以任一县之长。但我觉得,即有此天资,何需急于出仕?天资越好,就越是需要调教。他这等资质,若没个明白人指点,难保不会走歧路。”
  老夫人说:“既然如此,当初荀衍推荐荀仲豫,你为何不同意?”
  “这个……”
  “既然你不同意荀仲豫,那就需要为他找一个更好的老师。不过我倒也赞成,若荀仲豫为友学之师,将来难保不会有麻烦。可这个老师,必须要好生考虑,莫耽搁了友学的前程。”
  曹操想了想,“我心中倒是有一中意之人。”
  “谁?”
  曹操沉吟片刻,“祖母以为,那位陆浑山的孔明先生,如何?”
  ……
  “孔明先生?”
  曹朋把手中的书卷放下,疑惑的看着曹真。
  曹真是奉曹操之命,前来通知曹朋。
  哪知道,曹朋听了‘孔明先生’四字之后,竟露出了骇然之色。
  孔明?
  诸葛亮难道已经投靠了曹操?
  那自己这只小蝴蝶,未免也太厉害了一些,居然把诸葛亮给召唤过来了……不对,诸葛亮现在,应该和自己差不多大。他如今应该正求学,怎可能跑来曹操这边,还被曹操看重?
  “大哥,你说的,究竟是哪个孔明先生?
第252章
孔明先生
  此孔明,非彼孔明。
  曹真所说的孔明先生,名叫胡昭,是颍川人。
  三国时期,有两个孔明。胡昭就是其中之一。他出生于延熹四年,也就是公元161年,比诸葛孔明整整大了二十岁。建安四年,诸葛亮或许还没有获得‘孔明’这个表字,正就读于水镜山庄,师从于司马德操。而胡昭胡孔明,已名满天下,是这个时期极有名的学者。
  胡昭擅长书法,尤其在隶书方面,造诣极深。
  蔡邕之后,以钟繇胡昭二人书法最强,时人称赞:钟瘦胡肥。‘钟瘦’,亦即钟繇,‘胡肥’,就是胡昭。此二人一出世,一隐世,都师从于东汉末年书法大家刘德升,并与邯郸淳、卫觊和韦诞齐名。同时,胡昭还擅长修史,对于其史学造诣,即便是正在帮助汉帝编撰《汉纪》的荀悦,也极为推崇。曾上书汉帝,请求征辟胡昭一同修史,但最终被胡昭推辞。
  曹朋知道诸葛孔明,但真没有听说过胡孔明。
  建安元年,曹操迎汉帝迁都许县,发布了‘唯才是举令’。求贤若渴的曹操知道胡昭大才,于是多次派人请胡昭出山入仕,但胡昭一直没有同意。后来,胡昭迫于无奈,前来许都面见曹操。自陈胡某一介村野民夫,无军国之用,只习惯躬耕樵读,做官入仕,非其所能。
  曹操心知其志不可违,只得感慨‘人各有志,出处异趣’,而后放胡昭回归故里。
  当时,曹朋刚刚重生于这个时代,尚困居于中阳镇上,当然也不可能听说过胡昭的名字。
  等曹朋来到许都,胡昭已迁居陆浑山(河南嵩县东北),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。
  所以,他对胡昭更不可能了解。
  “这好端端,怎么会让我拜他为师?”
  曹朋疑惑不解,看着曹真问道。
  “此主公的意思,我哪能知道?
  不过,你就开心吧……若非主公派人与孔明先生相求,你未必能拜入他的门下。还有,你去学习,切莫带太多随从。孔明先生生性喜好简约,你若是带随从过去,先生恐会不喜。”
  听得出来,曹真很羡慕。
  他感慨道:“阿福,说起来你能拜入孔明先生门下,也是你的运气。主公派人相求,固然是其中一个原因,另一个原因,就是你写的那《八百字文》,使得孔明先生非常赞赏……你不知道,多少人想拜入孔明先生门下而不得,你这家伙,怎就能写出这《八百字文》呢?”
  话语中,有羡慕,有嫉妒,还有些说不清楚,道不明白的情绪。
  “那,我什么时候出发?”
  “主公说,清明过后,就可启程。”
  “善!”
  曹朋从曹真手中接过投贴名剌,让郭寰收拾好。
  而后,与曹真漫步于花园中,登上一座小亭,两人凭栏而立。
  “阿福,对不起!”
  “啊?”
  “之前你让我留意刘备,我却误会了你。”
  “你不是道过谦了吗?一世人,两兄弟,何苦计较太多?”曹朋笑着摇摇头,突然话锋一转,轻声问道:“听说,你们这次追杀刘备,还吃了点亏?刘备居然有这么强的实力吗?”
  曹朋早就想询问这件事情。
  要知道,刘备手中现在并无太多兵马。
  其精锐的白眊兵,在辰亭被曹朋一下子干掉了三分之一。
  三千虎豹骑,论战斗力可是比白眊兵要强横许多,居然未能消灭刘备,反而中了刘备埋伏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451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