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507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507/1225

  “你刚才不是不肯承认嘛?”
  “我……”
  曹朋脸上的笑容,陡然收起。
  “敬酒不吃吃罚酒的贱骨头,不到山穷水尽,你就不肯低头。
  李儒,既然你已经承认了自己的身份,当清楚你现在的处境。我给你两条路走,一条是把你父子送到司空面前,我相信司空会很乐意见到你,而且许都会有很多人,愿意收拾你们。”
  若在平常,曹朋这一番话,李儒根本不会放在心上。
  可现在……
  他激灵灵打了个寒蝉,脑海中浮现出,他那位老丈人的惨状。
  尸骨无存,那可真的是尸骨无存!
  自己倒无所谓,这辈子倒也算不得虚度。可他的儿子……他的儿子才刚到而立之年,若是到了曹操那些人的手中,估计那下场不会比老丈人好多少。他可以不顾自己,但不能不顾儿子。
  李儒深吸一口气,“你不用说了,我选第二条。”
  “你还没有听我说,就选择了?”
  李儒那双小眼睛,盯着曹朋。
  “你想要这两万斤黄金,我给你。”
  “哈哈哈,李文成,你未免太小觑我了吧……我实话告诉你,那五百尊金像的确是很诱人,但我未必能看到眼里。我若是想要这两万斤黄金,现在就杀了你,自然可以轻松的吞下。
  但是,我不要。”
  曹朋喜欢钱,但并不看重。
  再说了,在这个时代,空有钱帛,又有何用?
  想在前世,为了破那宗让他丧命的案子,他曾拒绝了多少诱惑。两万斤黄金,的确诱人,但他真不放在心上。
  李儒的眼睛,眯成了一条线。
  曹朋道:“之前我在陆浑山拜师,先生曾问我,有何志向?
  我对曰: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先生曾说,我这志向,犹难似逐鹿天下。那不仅仅需要更多的名气,还要更大的权力,更强横的力量。我也知道,这条路很难。所以我需要有人帮我……你看,我身边有不少人。治军,我有伯道;决胜疆场,我有兴霸。我兄弟王买邓范,还有夏侯兰,可百人敌,千人敌,乃至万人敌;子山和德润,能使我家业兴旺,无后顾之忧。然则,我还却一个人,一个能为我筹谋未来者。
  这个人,需要有眼光,有智谋,有阅历……
  但他不能抛头露面,更不能为世人所知。所以我思来想去,倒只有居士你,最为合适。”
  李儒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受,半晌后突然道:“你疯了?”
  “十年,我要你帮我十年。”
  曹朋不理李儒的嘲讽,自顾自道:“十年后,你可以自己决定,是留下来继续帮我,还是离开。
  到时候,我会给你一个身份,给你一块土地,还有你这两万斤黄金,全部归还。
  你不要想着糊弄我,也别想着陷害我。
  你儿子李著,我已命人把他送到我兄弟那边。想来这个时候,他已经在路上……等到了射阳之后,他自会给你来信。如果你陷害我,糊弄我,那么我兄弟会在第一时间,干掉你儿子。”
  李儒闻听,有点傻了。
  曹朋的那个理想,说穿了大而空。
  甚至可以说,他是妄想……
  然而,他不得不承认,曹朋的理想,颇能蛊惑人心。
  李儒也是读圣贤书出身,也希望能名留青史。但他知道,以他现在的情况,根本就不可能。
  曹朋的条件,让他有点心动。
  同时,他也的确是存了,到时候陷害曹朋,糊弄曹朋的想法。
  你让我帮你,可以!
  但我也可以终身不出一策。
  等熬过十年,看你怎么说……
  没想到,曹朋竟然给了他一个釜底抽薪,把李著送走了。
  李著,是李儒现在唯一的希望,也是他唯一的骨血。古人常言,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。
  如果李著死了,那他李儒的血脉,就等于被绝了!
  曹朋这一手,不可谓不毒。
  但同时,也不可谓不高明……
  正好掐住了李儒的软肋,让李儒无法拒绝。
  “我如何信你?”
  曹朋哈哈大笑,“李文成,你敢不信我?”
  “我……”
  这丫太霸道,太霸道了!
  李儒可说是无比愤怒,但又不得不低下头,一声不吭。
  “我给你一晚上的时间考虑,明早出发时,你必须有所决断。帮我,得一世,甚至十世、百世富贵;不帮我,你父子明日一早,人头落地,从此这世上,和你李儒再也没有半点关系。
  何去何从,你自己考虑清楚。”
  说罢,曹朋向阚泽和郝昭使了一个眼色,大踏步走出房门。
  房门合住,李儒就听门外郝昭轻声问道:“公子,你真的要相信他吗?”
  曹朋说:“我既然肯用他,就一定会相信他。用人不疑,疑人不用……李文成,有真才学。”
  脚步声渐渐远去,屋中复又归于平静。
  李儒这时候才发现,他后背衣襟,已经湿透。
  如同虚脱了似地,他呼的一下子倒在地板上,四肢摊开,就那么静静的躺着,脑袋一阵阵眩晕。
  这小家伙的气场可是不弱!
  假以时日,恐怕连我那死鬼老丈人都比之不得……
  不过,他说的倒也有趣。想我李儒苦读十年,助我老丈人成就大事。本可以飞黄腾达,可到最后……若我老丈人那时候肯听我一句,也不至于弄到最后,落了个尸骨无存的下场。
  这小家伙有点意思!
  他的志向,虽说是遥不可及,但也不是真的就没有可能……
  陈胜吴广说:王侯将相,宁有种乎。如今的世家大族,最初不也一个个的,都是泥腿子出身?
  要有权,要有名,要有人……
  若三者合一,何愁大事不成呢?想到这里,李儒觉得自己突然有些兴奋起来,翻身一骨碌坐起,看着那两尊金像,突然间放声大笑!
  若助其成就大事,岂不胜似这两万斤黄金……
第282章
李文成初献策
  许都,一如旧貌。
  年初时离开,仲秋时返回,转眼间半年过去,但许都看上去,好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。
  人口似乎多了些,东里许的房屋好像稠密了些。
  路还是那条路,不过看上去拥挤了一些。即便是曹操大力推广曹公车,使得许多地方的旱情出现缓解。可人力毕竟有限,在天灾面前,所做的一切,不过是尽人事而已。好在许都屯田再次丰收,一百七十万斛的粮米,让曹操多了许多底气。流民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,但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暴动。即便是有些地方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,也很快就平息下来。
  海西的屯田形式很好,据徐州刺史徐璆七月时上奏的文书,预计可以使徐州存粮达三百群,约百万斛。听上去,似乎比去年的产量减少了。去年仅海西一地,就存粮百万斛,而今屯田的面积增长了三倍,为何还是百万斛?原因很简单,海西去年屯田,只供应一个海西;而在今年,海西屯田的面积虽然增长了三倍之多,所需要供应的,却是大半个徐州……
  年初,孙策跨江而击广陵,使得广陵错过了最好的耕种季节,以至于广陵郡出现了粮荒。
  如果不是海西的支持,广陵郡势必出现动荡。
  加之泰山郡臧霸,沛国朱灵,以及下邳的休养生息,必然会耗费大批粮草。
  徐州能够存留百万斛,已经是非常不易。也就是说,徐州已经渡过了最为困难的阶段,来年若一切顺利,一定会重焕生机。不过,曹操随后下令,命海西拨出三十万斛粮草至谯县,拨出十万斛粮米到山桑,用以防患未然。若汝南攻克,很可能会出现饥荒,必须做到有备无患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507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