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52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52/1225

  不过,曹朋明显是小觑了黄射的手段。
  这个在三国演义当中,几乎没有登场过的龙套,的确有些心计。江夏黄氏?曹朋不太清楚。
  如果说荆襄之地的黄姓名人中,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位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黄忠。
  除此之外,似乎也只有黄射的老子,江夏太守黄祖有点印象。除此之外,似乎想不出什么人物。
  所以,从一开始,曹朋就没有把黄射放在心上……
  “姐夫,你怎么回来这么早?”
  回到家里,曹朋立刻觉察到,家中的气氛似乎有点不太正常。
  邓稷按道理说,这时候应该是在县衙的公房里当值。可是当曹朋迈进家门,就看见他愁眉苦脸,坐在中堂之上。
  “娘,出了什么事?”
  张氏抬起头,未开口,泪先流,半晌竟说不出话来。
  “爹……”
  曹汲叹了口气,一指邓稷,“问叔孙吧。”
  “姐夫,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啊。”
  邓稷强作笑脸,“没什么,不过是一件小事……阿福,我今年怕是没法子和你一起过年了。
  本来姐夫答应你,十五带你去看城里看花灯。但现在,突然来了一桩公务,需要我立刻去办……爹、娘,你们别担心,不过是正常的征召,也算不得坏事。等事情办好了,说不定来年小婿能受重用。呵呵,到时候咱们在县城里再买一处宅院,一家人全都搬到县城里住。”
  邓稷说的很轻松,但眉宇间,却透出一丝忧虑。
  征召?
  曹朋愣了一下,心里顿时有一种不祥预感。
  “姐夫,谁征召你?”
  不等邓稷回答,曹楠就忍不住,抢先说道:“阿福,你一向聪明,赶快帮你姐夫出个主意。
  今天你姐夫当值,蒯县令突然把他找去,说是江夏兵曹史征召你姐夫去九女城。你说你姐夫明明是棘阳县的人,他江夏的兵曹史有什么权利征召他?而且这年关头里,还让不让人过了?”
  张氏也好,曹楠也罢,考虑的主要是年关里征召,一家人不得团聚。
  其他的念头,估计也不可能有……
  但曹汲和王猛,似乎不这么看。
  王猛见识广博,而曹汲自从经历了中阳镇的劫难之后,也在悄然中不断发生变化。想想也是,自己老婆被人欺辱,诬陷,自己却无能为力,甚至瞻前顾后。倒是久卧病榻的儿子,为娘亲出了一口恶气。这让身为一家之主的曹汲,情何以堪?而随着曹朋逐渐的展露才华,曹汲似乎多了一根主心骨。为了这个家,为了儿子,他知道自己从今以后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。
  为此,他甚至跟女婿邓稷,开始学习识字……
  这有了责任感的男人,自然不一样。哪怕他没有邓稷的学问,没有王猛的见识,也感觉到了这件事有些诡异。
  邓稷?
  棘阳县一个小小的书吏,前几天才当上佐史。
  在普通人眼中,佐史也是朝廷官员;可实际上呢?佐史也只是个高级吏员,根本入不得品级。
  月俸十一斛的俸禄,也就是百石而已,和三老斗食处于一个级别。
  堂堂江夏兵曹史,江夏太守的儿子,为什么会突然点名征召邓稷?他连个孝廉都算不上,哪里有什么名气?外人不清楚,曹家人可知道,邓稷能做到佐史,也是靠了曹朋的福气……
  “你懂个什么?”曹汲阴沉着脸,冲着曹楠说道:“你个妇道人家,哪里懂得朝廷的事情?江夏兵曹史虽然属于江夏太守治下,可一旦出领兵马,就直属州牧大人指挥。他征召什么人,那是代表州牧大人征召……莫说是蒯县令,恐怕就算是咱南阳郡的太守,也无法拒绝。”
  “啊?”
  张氏诧异不解,扭头问道:“叔孙,是这么回事?”
  邓稷苦笑点点头,“丈人所言及是。江夏兵曹史此次领兵驻守九女城大营,是刘荆州所派,就连邓将军都无法节制。他手里持有刘荆州虎符,可征召县丞以下,所有的吏员。蒯县令对我说,他也觉得有些奇怪,可是又无法拒绝。娘,你放心吧,蒯县令说了,不会有什么大事。估计就是九女城大营里人手不足,所以黄兵曹才会下令,从县城里征召吏员帮忙把。”
  这话能骗得了张氏,却无法瞒过曹朋。
  如果真是九女城大营人手不足,黄射大可以令县衙推荐,而不是点名征召……
  这明显带有针对性,针对的就是你邓稷。
  可这些话,他又不能说出口来,那样会让本就有些惊慌的家人,变得更加惶恐不安……
  “阿福,你怎么看待此事?”
  一直默默无语,暗地里观察曹朋的王猛,突然开口问道。
  曹朋想了想,突然笑了!
  “姐夫被征召,也是一桩好事。这说明姐夫的名气,已开始为人所知,将来前程,必不可估量。
  依我看,这算不得什么大事,爹娘不必担心。对了,姐夫此次征召,可有规定不许带随员吗?”
  邓稷想了想,“没有这规矩,往常的规矩,受征召的人可以自带扈从,但必须要在县衙登录名册。阿福,你问这个干什么?”
  曹朋呵呵一笑,“不如这样,我和姐夫一起过去,也可以有个照应。”
第030章
扈从
  “你和叔孙一起去?”张氏一听这话,顿时急了。只见她呼的就窜起来,大声喊道:“不行,你不能去。你年纪这么小,跟过去又有什么用处?再说了,那是兵营,你过去干什么?”
  不禁是张氏不同意,曹楠也同样反对。
  邓稷眼睛红了,上前拉着曹朋的手,颇有些动情地说道:“阿福,你的心意,姐夫领了……可我不能带你去。兵营之中,鱼龙混杂,什么样的人都有。你万一有个好歹,我又岂能心安?听姐夫的话,在家好好陪着爹娘,还有你姐姐。等办事回来,一定带你好好的玩耍。”
  丫的个呸的,我又不是小孩子!
  曹朋心里苦笑,但却没有回应,目光向曹汲看去。
  “孩儿他爸,你倒是说句话啊。”
  曹汲慢慢抬起头,看着曹朋,沉声问道:“朋儿,你跟你姐夫过去,又能帮上他什么忙呢?”
  说着,曹汲的目光扫了一眼曹朋的胳膊腿。
  那意思分明是说:可别说你能保护你姐夫的安全,你这小身板,估计到了兵营里根本不顶用。
  曹朋笑了,笑得很灿烂。
  那笑容,令有些燥郁的张氏,心情一下子平静,更让邓稷在一旁,生出一种曹朋胸有成竹的感受。
  “爹,俗话说得好,打虎亲兄弟,上阵父子兵。
  我不是说姐夫不行,只是他为人太老实,容易受人欺负。我跟着他,至少能帮他出谋划策……我不是说我有多厉害,只是在某些方面,我可以让姐夫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。就如姐夫刚才说的一样,兵营之中鱼龙混杂,他这种性子如果没个明白人帮忙,实在容易吃亏。
  不巧,孩儿应该算是个明白人吧……”
  曹汲和王猛,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。
  这小子何止是明白?能跟司马徽庞元安坐在一起谈论天下大势,简直就是明白到了没边……
  曹朋接着说:“这第二点呢,我年纪小,跟着姐夫,也不惹人关注。有些事情,我可以去做,但姐夫却不好去做。所以说,我身体虽然不算强健,但我这脑瓜子,应该还算过得去。
  再者说了,我长这么大,也没见过什么世面。
  甘罗十二岁就做了宰相,霍骠骑十八岁就追杀匈奴千里,使匈奴人闻风丧胆。我记得教我学问的老神仙说,读万卷书,不如行万里路。姐夫被征召,于孩儿不也是一个增长见识的机会吗?”
  什么打虎亲兄弟,什么读万卷书……
  这些俗语,曹汲从未听过,但却不代表他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。
  细想,倒是确有几分道理。
  曹汲想了想,正要开口说话。王买一旁说道:“爹,叔父,我和阿福一起去吧。阿福脑瓜子活泛,孩儿这武艺也不算太差。虽说不入流,可寻常人也能应付,正好可以保护阿福和姐夫两人。而且我年纪和阿福差不多,跟着姐夫一同过去,也不抢眼。再说了,阿福刚才说,打虎亲兄弟,我和他虽非亲兄弟,但胜似手足。我和他一起过去,也能多一些照应。”
  王猛愣了一下,旋即笑了。
  而曹汲想了想,觉得这话还真有几分道理。
  张氏说:“虎头,就算去,让你叔父或者你爹跟着,岂不是更好?”
  曹朋立刻反对,“娘,若是爹和王伯伯过去,就太抢眼了。我和虎头年纪小,不惹人注意,可爹和王伯伯……我觉着,我和虎头去就足够了。反正时间也不会长,权当作是去玩耍。”
  邓稷虽有心反对,却找不出什么理由。
  王猛和曹汲相视一眼,曹汲起身道:“既然如此,那就这么定了!朋儿有大志向,孩子他娘你就别再反对了。再者说了,叔孙是个有学问的人,只要他三兄弟齐心,也出不得什么事情。
  老王,帮我开炉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52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