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627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627/1225

  关键是,这其中要有一个度!
  曹操提醒环夫人,就是要她明白这里面的轻重。
  点到为止,他也不会再说什么。
  包括卞夫人,曹操也会寻找机会。但摆在他面前的事情,可不仅仅是家常琐事,还有更多。
  不知不觉,已入冬了!
  在某一天清晨,当曹朋拉开房门时,却发现屋外,一片白皑皑,银装素裹。
  建安五年的严寒,终于来了……
  ……
  官渡大战的封赏,也下来了。
  邓稷因鸡洛山之战,出谋划策有功,而被封为酸枣令,典农校尉之职;魏延也因此战斩杀袁绍大将韩荀,拜讨逆校尉与邓稷一同镇守延津。至此,魏延终于从一个普通将领,而升迁为正经的校尉。能够与邓稷合作,驻扎延津,对魏延来说,倒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结果。
  入冬后,曹楠让邓艾,随曹冲一起,拜曹朋为师,接受启蒙。
  接下来的日子,变得很轻松。
  曹朋每天都会给曹冲和邓艾规定好课程,循序渐进的教导。
  清晨,邓艾和曹冲会随着曹朋闻鸡起舞,锻炼身体,休息武艺;早饭后,两人则开始温习课业。教材就选用了《三字经》和《八百字文》。曹朋、黄月英还有阚泽,轮番进行授业。
  也许再大一些,曹冲不一定能接受黄月英的教授。
  但现在,他并不会在意黄月英女子的身份。
  而且黄月英授业时,也非常轻松,讲解文章颇为有趣……到后来,荀彧找上门来,让他的次子荀俣,也随曹冲一同学习。这一年,荀俣年六岁,正好也是启蒙的年纪。至于荀彧让荀俣来拜师曹朋,是存了修好之意,还是为了曹冲而来?恐怕也只有荀彧自己的心里清楚。
  不过,他必有修好之意。
  说起荀俣,后世人也许了解不多。
  在魏晋玄学中,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,名叫‘言意之辨’。争论的焦点就是言语是否能完全表达人的意思。认为不能完全表达的,叫做‘言不尽意论’;认为能完全表达的,叫做‘言尽意论’。荀俣就是言尽意论的代表人物之一,而他还有个弟弟名叫荀粲,却是言不尽意论的代表人物。为此,两人还曾进行过一次争论,并被人记载于《三国志》当中。
  此时,荀粲刚出生,才一岁出头。
  而荀俣只六岁,也不过一懵懂童子……
  曹朋并不知道荀俣和荀粲,在历史中所占据的学术地位。
  在他眼里,荀俣还是一个小孩子,什么都不懂。想来荀彧让他过来,更多的是想要和曹冲结交。
  也许,荀彧看得出,曹冲非池中之物?
  天晓得,这些老大人的心思,曹朋无法猜透。
  曹冲能有一个玩伴,倒也不是坏事。事实上,小孩子在年幼时能多一些朋友,有助于锻炼他的处世能力。反正荀俣也是个可靠之人,曹操没有拒绝,曹朋就更不会去妄作一个坏人。
  “先生,我快要顶不住了!”
  邓艾在小校场里,大声对曹朋说道。
  只见他两腿弯曲,双手平伸,做出四平大马的架势。
  一旁的曹冲荀俣早已经摇摇晃晃,比邓艾更加不堪……曹朋忍不住笑了,“你们这叫扎马?”
  “可是我看先生教典存他们,就是这样。”
  “只得其形,未获其神……扎马步,最重要的是一个‘马’字,要站出个马来。”
  “站出马来?”
  曹冲终于坚持不住,一屁股坐在地上。
  曹朋道:“你们骑过马没有?”
  “骑过!”
  “纵马奔腾,人在马上,身体随马起伏……马步,也正是从骑马之中获得的拳术根基。所以扎马的时候,也要一起一伏,凭空扎一个马出来。”曹朋看着眼前这三个童子,脸上露出一抹凝重之色,“你们是不是真的想要习武?你们可要想清楚,夏练三伏,冬练三九,习武是一桩很辛苦的事情。若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,你们也练不出什么,倒不如好好读书。”
  汉代,是一个尚武的时代!
  哪怕是小孩子,也对此极为痴迷。
  曹操年轻时曾做过游侠儿,荀彧也曾佩剑游历天下。
  至于邓艾……那更不用说了!他老爹不通武艺,可曹朋却是个高手。平日里看曹朋教导别人习武,早已经眼热。好不容易说通了曹朋,让他教导自己武艺,邓艾又怎可能轻易放弃?
  三个小脑瓜,小鸡啄米似地点头。
  曹朋见此,轻轻点头。
  ……
  晌午,曹朋先开课。
  他讲解的,就是三字经。
  作为《三字经》的作者,曹朋自然对内容滚瓜烂熟。而对于其中的含义,也非常了解。最重要的是,他有着领先这时代一千八百年的记忆……结合后世教育的特点,融汇这个时代的方法,往往能说的深入浅出,生动有趣。也使得曹冲三人,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。
  授业半个时辰,便停下来,让他们玩耍个一炷香的时间。
  而后是黄月英授课,又是半个时辰……
  再玩耍一炷香的时间,便是阚泽的授业时间。
  三人轮流上课,教授的题材也各有不同,使得曹冲三人兴趣盎然。
  午饭后,午睡一下。
  待下午时,曹朋便带着他们玩耍。
  或是让他们在小校场里骑马,或者找一些新鲜玩意。
  为此,曹朋还请人做了一副华容道。当然了,名字肯定不是华容道,人物也有曹操关羽,变成了刘邦项羽……反正刘邦一辈子被项羽打得落荒而逃的次数多不胜数,谁也不可能去深究。
  曹冲对此,最有天赋。
  授业第六天,曹朋带着三小,骑马出城。
  他们沿着颖水而行,曹朋不时根据一些地形地势,提出一些颇有趣味性的问题。
  当行至龙山时,远处十数架巨型曹公车映入眼帘。
  曹朋突然心里一动,勒马停下来,手指龙山脚下的大路,向曹冲三人提出了问题:“仓舒,小艾,小俣,我给你们出一个问题。”
  他甩蹬下马,自有亲兵上前,把曹冲三人抱下马来。
  曹朋在地上画了一个图形,问道:“如今袁绍大军将至,我需要你们在此与袁军交锋……你三人该如何迎敌?”
  努力的回忆了一番之后,曹朋尽力将历史上失街亭的战事讲解清楚。
  他希望借由这个机会,给三人一次考验。
  同时,他还有一个想法,希望看看邓艾的本事……
  三个小家伙凑在一起,交头接耳半晌。
  邓艾说:“若我领兵,必屯于山下,依山而战。”
  “为何不据山而守?”
  “此山虽临近颖水,但山势陡峭。
  若我是袁军,只需断绝汲水之道,围而不攻。只需十日,便可不战而胜……”
  曹冲笑道:“小艾有大将之才。”
  荀俣也说:“据山而守,虽居高临下,占居地势之优,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。我也认为,小艾所言的依山而守,胜于据山而守。”
  邓艾得意的笑了!
  而曹朋,却不禁感到吃惊。
  他可没有教给邓艾兵法。若说曹冲和荀俣,倒是有可能听过一些兵法之道,可是邓艾……自己常年不在家,邓稷也不在许都。父母和姐姐,都是那种不太识字的人。邓艾能够做出这种判断,的确是不容易。难道说,我这个外甥,真的是传说中那个邓艾邓士载不成?
  以前,曹朋也有这种怀疑。
  但此刻,他有些深信不疑了!
  第七天,曹冲和荀俣被接回家中。
  按照曹朋的说法,他们可以休息一天,放松一下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627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