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641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641/1225

  即便是不说话,夏侯兰和韩德也可以觉察到曹朋身上给人的威压。
  那不仅仅是煞气,更多的是一种刚正的威压。好像随着曹朋读书越来越多,也让他变得越来越有气势。有的时候,夏侯兰甚至感觉着,曹朋身上的气势,和程昱很相似。在他身边站立,总会令人提心吊胆,可是又偏偏说不出个缘由。
  场中交手的少年,黄须儿便是曹操三子,曹彰。
  而和曹彰交手的,则是典韦的外甥牛刚。
  三年来,曹彰和牛刚随曹朋习武,进步神速。特别是曹彰,天生力大……在经过系统的锤炼后,双臂可生裂虎豹,被曹操称之为吾家黄须儿,可万人敌。
  牛刚呢?
  和曹彰不同。
  他没有曹彰的悟性,所以进境没有曹彰快。
  可是单以气力,牛刚尤胜曹彰。即便是和典满角力,也丝毫不落下风。
  曹二代之中,牛刚的力气排名第二。而第一位,就是许褚之子许仪。当然了,若把曹朋算进来,可能不逊色于牛刚。但由于他的身份,是牛刚的老师,以至于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,便把曹朋算进了曹一代里面,故而二代之中无曹朋之名。
  典满排名第三,典存名列第四。
  曹彰,则在曹二代神力榜上排名第五……
  只见他手持一杆大枪,与牛刚搏杀一处。大枪晃动,快如闪电,又势大力沉。而牛刚则不慌不忙,手中大斧翻飞,划出一道道弧光寒芒,守得是水泼不进……曹彰枪法虽迅猛,奈何牛刚下定决心死守,一时间想要取胜,也不是一桩易事。
  沿着小路,行来三个童子。
  为首的个头不高,圆圆的脸,略有些婴儿肥。脸蛋因天气而被冻得红扑扑,好像熟透了的苹果。他一蹦一跳的走在前面,两个童子则紧紧相随……
  一个,个头略高,显得很结实。
  另一个,则是文文弱弱,透着一股子书卷气。
  “老师,我来了!”
  为首的童子奶声奶气的唤道。
  曹朋转过身,看到那童子,不由得露出一抹笑容,“仓舒,你们那边下课了吗?”
  “嗯,已经下课了。”
  “今天都学了些什么?”
  “刚开始,是德润先生教我们《孝经》,然后有广元先生授我们《弟子规》,最后是士元先生让我们练字。老师,今天士元先生还夸奖了我,说我写的字很好。”
  曹朋眼中笑意更浓。
  三年了,曹冲依旧跟随他执弟子之礼。
  不过教授曹冲的人,从最初的曹朋阚泽和黄月英,如今又增加了庞统和石韬两人。石韬,是颍川人,徐庶的好友,如今则在太仆寺任职,闲暇时来教授曹冲。
  建安六年,袁绍再次兴兵。
  二十万大军在六月强渡大河,与曹操在苍亭决战。
  曹操采纳了程昱之计,背依大河,与袁绍决死一战。他设下八面埋伏,于苍亭大败袁绍,使得袁绍再次大伤元气,退回河北。而苍亭之战后,曹操顺势渡河,开始了征伐河北的脚步。曹朋并没有参与苍亭之战,依旧留守于许都城内……
  于他而言,苍亭之战本就是历史上存在的战事。
  也就是说,当苍亭之战尚未开启的时候,曹朋已经知道了结果。
  建安七年五月,袁绍积郁而亡,年四十九岁。
  对苍亭一战,曹朋实在没什么好说。私下里,庞统曾说过:官渡之败后,袁绍虽然元气大伤,但根基犹在。曹操想要消灭袁绍,非十载不能全功。可惜,他冒然开启苍亭之战,彻底动摇了河北的根基。二十万大军覆没,也使得曹操必将由守转攻……袁绍此人,心气太高。如果他能放低一些,这胜负尚未可知。
  对此,曹朋不予置评。
  袁绍病故后,也预示着曹操彻底占居了主动。
  石韬是在建安六年,苍亭之战结束后,随徐庶一同来到许都。
  徐庶接到了庞统的书信,当读到了那首游子吟之后,竟忍不住放声大哭……
  虽然诸葛亮和孟建崔州平苦苦挽留,奈何徐庶归心似箭,三人只得与他洒泪而别。
  石韬是徐庶的至交好友。
  徐庶既然要回家,他也不想继续留在荆州。
  建安六年八月,两人先回到了颍川。徐庶先拜访了在颍川书院任教的黄彣,随后便拉着石韬,来到许都拜会曹朋。一番商谈后,曹朋便举荐徐庶前往东郡,任东郡司马之职。建安六年,苍亭之战结束后,夏侯渊奉命前往河内,出任河内太守……程昱则担任兖州刺史之职,拜邓稷为别驾,兼掌酸枣令,典农校尉。
  徐庶也因此,得到了邓稷曹朋的推荐,被新任东郡太守满宠拜为司马,与邓范并列。
  石韬留守许都,在太仆寺任职。
  后又经曹朋的推荐,出任曹冲的授课老师。
  曹朋在过去两年之中,又写出了《弟子规》一文,与《八百字文》《三字经》并称三篇,隐隐成为所有书院私塾的标准启蒙教材。曹朋也因此而得启蒙宗师之名。
  只是,曹朋在清流中的名气越来越响亮,曹操却始终没有让他入仕。
  以至于连孔融都站出来为曹朋说话,可曹操依旧驳回,认为曹朋还需继续思过。
  就这样,一晃已是建安七年末。
  曹冲身后的两个童子,文弱的是荀彧次子荀俣;而结实高大的,则是曹朋的外甥邓艾。邓艾比曹冲小一岁,可论个头,却比曹冲还高。自建安五年一同在曹朋门下学习,邓艾曹冲还有荀俣三人的关系极好,私下里常以兄弟而相互称呼。
  对此,曹朋视若不见。
  角场上,曹彰大枪铛的一声与牛刚大斧交击。
  巨大的力量,令曹彰手臂发麻,连连后退……
  “子文,你输了!”
  牛刚大笑一声,轮大斧猱身而上。
  那车轮大小的圆盘巨斧呼啸,将曹彰逼得手忙脚乱。好不容易从牛刚的大斧中脱身出来,曹彰面红耳赤,猛然大吼一声,身体向下一压,大枪扑棱棱一颤……
  随着他抖抢刹那,只听从他体内,传来一种若有若无,似有还无的古怪声息。
  “虎豹雷音?”
  曹朋眼睛一亮,轻轻点头。
  看起来,曹彰的功夫已经练到了一定程度,骨骼和筋肉爽利而坚实。这个时候,功夫就要往身内走,也就是要沁入五脏六腑。曹朋当初习武,也经过这么一个阶段,当然知道这一步的艰难。想要练入身内,需发声接引。声音由内而外,劲力由外而内,里应外合。这也就是后世习武时,所说的‘虎豹雷音’……
  所谓雷音,并不是晴空霹雳。
  而更像是下雨前,天空中隐隐雷音,似有似无,很深沉。
  曹彰能发出虎豹雷音,也就说明他的功夫,已经练到了一个程度。如果说之前,曹彰和牛刚能半斤八两。那么此时曹彰的状态,绝不是牛刚所能够抵挡下来。
  不管是曹彰还是牛刚,随曹朋习武已有数载。
  勿论谁受伤,都不是曹朋所希望看到的结果……
  可曹彰蓄势待发,这股子劲力已经涌出。想要收手,显然有点来不及了。
  曹朋连忙喊喝:“牛刚,后退!”
  对曹朋,牛刚是言听计从,二话不说,身形后退。与此同时,曹彰大枪扑棱棱一颤,呼的奔向牛刚刺出。这一枪,势若奔雷,挂着一股罡风,隐隐有风雷之声。
  曹朋脸色一边,腾身而出。
  他出手虽然比曹彰慢了一步,可是却后发而先至,横身拦在牛刚身前。
  眼见大枪刺来,他脚下向后一退,甩胯蓬的将牛刚撞飞出去,同时侧身让过大枪,抬手做手刀蓬的劈在了枪杆上。曹彰如受雷击,大枪当啷一声脱手落在地上。
  “老师……”
  曹彰也有些慌了,连忙上前就要跪下。
  “子文无需担心,你刚才这一枪,使得极好。
  单以枪法而言,你已经到了一个瓶颈。想要再提高,再突破,就需要大量实战。
  单纯的依靠练习,恐怕难有太大进步……恩,这样,待叔父这次回来后,我会向他禀报,让你从军。如今河北战事尚未结束,你想要提高,就去战场上搏杀一年,到时候再来找我……这件事要早做安排。对了,谁知道司空何时会返回?”
  建安七年,也就是公元202年九月,曹操率军北渡黄河。
  屯驻黎阳的袁谭,发动攻击,却发现曹操势大,无法抵挡,于是向袁尚告急。
  哪知道,袁尚担心分兵救袁谭后,袁谭会夺兵不还。
  于是便下令审配驻守邺城,亲率兵马解救黎阳。可不管是袁谭还是袁尚,又怎是曹操对手?曹操连战连捷,使得袁家兄弟紧闭城门,不敢与曹军交锋对阵……
  不过,随着寒冬来临,曹操的粮道有些紧张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641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