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671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671/1225

  而曹朋,此时也注意到了那女子的反应,于是歌声随之一变,“莫信人言,虺不如熊,瓦不如璋。为孟坚补史,班昭才学,中郎传业,蔡琰词章,尽洗铅华,亦无璎珞,犹带栴檀国里香……”
  就见那女子脚下一个踉跄,险些摔倒在地。
  “母亲,你怎么了?”
  阿眉拐娇声问道。
  女子,已泪流满面。
  “兀那汉家郎,你乱唱些什么?”
  阿迪拐跑上前来,手指曹朋的鼻子,厉声喝骂道:“我阿娘让你过去,还不快走。”
  “你阿娘是谁?”
  曹朋故作迷茫的问道。
  一旁有人给出了答案,曹朋心中大喜,只是在脸上,仍露出疑惑。
  他示意韩德等人在一旁等候,跟着阿迪拐走进了一座大帐里。只见先前那女子,正端坐席间,云鬓梳理,挽成了一个汉家女的发式,正呆呆的看着曹朋进来。
  “你,是谁?”
  曹朋深吸一口气,“我是一个商人,封主家之命,前来草原寻找主家当年恩师之女。”
  “你那主家,又是何人?”
  “敢问您,又是谁?”
  女人静静看着曹朋,半晌后平息了情绪。
  “蔡琰词章,尽洗铅华,亦无璎珞,犹带栴檀国里香……
  昭姬愧不敢当此称赞,十二载光阴,昭姬没有想到,故土尚有人还记得昭姬之名。”
  曹朋沉静如水,凝视这席间女子。
  塞上风霜,掩不住那份典雅之气。肤色略显得粗糙,仍留有当年那份动人。曹朋上前,拱手一揖,“在下曹朋,奉曹司空之命,特来塞上寻访蔡大家……
  司空说:昭姬,当还家了!”
  泪水犹如泉涌一般,蔡琰突然放声大哭。
  连带着在她身边的阿眉拐,也哭泣起来……阿迪拐冲上来,一把抓住了曹朋的衣襟。
  “你这个坏人,竟弄哭了我阿娘。”
  这匈奴少年,俨然一头小老虎般,抓住曹朋的衣襟厮打。
  曹朋伸出手来,一把将阿迪拐抓起来。少年的身体虽然粗壮,可是在曹朋手中,恍若无物。
  “阿迪拐,休得无礼!”
  蔡琰连忙止住了哭声,并呵斥阿迪拐。
  “先生请放手,阿迪拐只是……”
  不等蔡琰说完,曹朋已经把阿迪拐松开,蹲下身子,一只手抵着阿迪拐的额头,任由那阿迪拐施为。
  “蔡大家放心,我不会伤到他……我这次前来,就是为了迎接蔡大家回归故里。”
  回家?
  这是一个令人悸动的词句。
  流落塞上十二载,蔡琰曾无数次想过这个词,但结果却是……
  她稳定住情绪,一手抱着阿眉拐,一手将阿迪拐搂在怀中,“孟德公已为司空哉?”
  “正是。”
  蔡琰扬起那种极具风韵的面庞,看着曹朋道:“可是,你准备如何带我还家?”
  “我自当向左贤王恳请。”
  “不!”
  蔡琰突然大声道:“左贤王断然不会放我母子返回。”
  曹朋敏锐的捕捉到了,蔡琰用的是‘我母子’,而不是‘我’。历史上,蔡琰令一大污点,就是她在返还家乡时,抛弃了一对儿女。以至于许多人认为,蔡琰是那种心肠狠毒,不顾儿女的女人。可现在看来,她对儿女的爱,全无做作。
  试想,刘豹放蔡琰回去,那是不得已而为之。
  他可以放走蔡琰,但绝不可能把自己的骨肉也丢弃掉……只是,蔡琰的儿女在后来究竟是怎样的命运,史书里似乎没有记载。此次塞上之行,已经完全超脱出了曹朋所知。他能找到蔡琰,已经属于万幸,可想要在刘豹眼皮子底下带走这一双儿女,恐怕并不容易。历史上,蔡琰为何抛弃儿女?真相已无人知晓。
  曹朋看着蔡琰紧搂在怀中的兄妹,犹豫了一下道:“若蔡大家愿意返回,我当竭力,领他兄妹一同回还。”
  蔡琰闻听,脸上露出惊喜之色。
  “当真?”
  “曹某不才,既然说出了话,就断然不会反悔。
  只是,在此之前,还请蔡大家再忍耐一二。我需观察一下状况,而后再做计较。
  还请蔡大家,能看护好儿女,切莫被左贤王觉察。”
  曹朋说出这番话的时候,已暗中下定决心。
  不管历史上,蔡琰是什么原因抛弃了儿女。可他现在既然来了,绝不能再使她背负骂名。
第372章
不择手段
  襄阳,水镜山庄。
  诸葛亮兴致勃勃的来到花厅,就见司马徽端坐正中,神情一如往常般的淡泊,平静。
  在花厅里,孟建和庞林坐在下首。
  “老师,不知何事唤亮前来?”
  虽然没有一个人开口,但诸葛亮却觉察到,似乎有事情发生。
  于是,他上前拱手一揖,恭敬的询问。
  “孔明,且坐下。”
  “是!”
  司马徽犹豫片刻,“还是让公威来说吧。”
  诸葛亮一怔,向孟建看去。
  孟建沉吟良久之后,沉声道:“我昨日收到士元来信,邀我入仕……我思忖一夜,决定应邀。”
  “啊?”
  诸葛亮吃惊不小。
  他和庞统的关系颇有些复杂,即有些惺惺相惜,同时又有一丝不屑。
  当初,庞统前往许都,结果一去不回,令诸葛亮颇为恼怒。想当初大家说过共同进退,结果庞统却提前入仕。诸葛亮是那种心高气傲之人,心里自然不太舒服。
  最可气的是,庞统把徐庶和石韬都拐走了。
  你庞统如果是效力曹操也就罢了,结果却跑到一个小孩子手下做事。
  诸葛亮自然知道曹朋,虽说对曹朋的文采很看重,但说实话还是有些看不在眼中。的确,他写了蒙学三篇,如今被广为流传,成为许多私塾村学的启蒙读物。
  可今乃乱世,大丈夫当报效国家,岂可醉心于小道?
  如今,庞统又要拉拢孟建。更可气的是,孟建似乎同意了……
  诸葛亮道:“公威莫非也要去为那曹三篇效力乎?”
  孟建听出了诸葛亮话语中的嘲讽之意,却微微一笑道:“非是为曹三篇效力,乃往河西行事。”
  “河西?”
  “据士元所言,曹友学下一步甚有可能会督镇河西。
  士元邀我前往河西,创一番事业。你也知道,我生平所愿,便是建功于异域。河西,乃大汉之边塞,昔年武帝曾屯田河西,才有了开疆扩土,击溃匈奴的功业。
  今士元所求,正合我心意……故而我思忖良久,决意前往,还请孔明多多体谅。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671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