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689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689/1225

  红泽休屠各人的首领,名叫梁元碧,与我汉人极为友善……卑职刚才听中郎将说,要另寻治所。所以卑职觉得,与其四处寻找,倒不如把治所就置于红泽……当年朝廷曾在红泽建红水城,只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完工,但根基犹存。
  中郎将在红泽设治,不但可事半功倍,更在河西迅速站稳。”
  “有这种事?”
  曹朋心中大喜,“那红泽有多少汉人?”
  尹奉想了想,摇头苦笑道:“这个卑职就不是很清楚了!不过若按当年我所见到的规模,红泽地区的汉人应该也有数万人之多……或行商塞北,或耕种当地。”
  数万人吗?
  倒也颇令人心动!
  要知道,曹操虽迁八千户于河西,也不过三四万而已。
  若算上红泽这数万人,倒也勉强可以行事……不过,曹朋还有一个疑问。
  “我听说,休屠各人因休屠泽而名,本不在红泽,何故又离开家园?”
  “这个……”
  尹奉也说不太清楚。
  一旁贾逵道:“说起休屠各,我倒是听说过一些事情。”
  “哦?”
  “如中郎将所言,休屠各本世居休屠泽。不过,自初平以来,羌胡势力日渐增强。特别是现今的羌王唐蹄,极为好战,吞并了许多羌胡,迫使休屠各人不得不离开家园。唐蹄麾下,有雅丹、彻里吉、越吉、蛾遮塞,烧戈等一干悍将豪帅,气焰嚣张。休屠泽如今好像就是唐蹄帐下六大豪帅之一的蛾遮塞所盘踞……”
  也是个没落部族!
  反正在曹朋的印象里,五胡十六国中,似乎没有休屠各人出现。
  也就是说,当五胡乱华之际,休屠各很有可能已经被羌人或者匈奴人、鲜卑人所吞并。
  “若是这样,却可以和休屠各人接触一下。
  对了,那休屠各王叫梁什么来着?”
  “回中郎将,梁元碧。”
  “恩,次曾与休屠各胡人当中,可有能在梁元碧帐下说得上话的人呢?”
  尹奉连忙道:“休屠各人最敬重勇猛豪士。
  我有两个朋友,都是凉州人,常年与这些胡人接触,倒是和休屠各人有些交情。”
  曹朋心里一动,似乎明白了尹奉的真实意图。
  “你那两个朋友叫什么?”
  “一个是安定郡人,名叫梁宽;另一个与我是同乡,名叫姜叙。
  此二人有万夫不挡之勇,更精擅骑射。中郎将若同意,我可立刻与他们取得联系。”
  “立刻?”
  曹朋一笑,看着尹奉。
  尹奉的脸一红,轻声道:“梁宽和姜叙,如今就在红泽。”
  曹朋不由得哈哈大笑,“次曾,我就知道会如此。
  不过,若你那两个朋友有真本事,你大可将他们带来便是,何必如此拐弯抹角?
  你去告诉你的朋友,就说让他们与梁元碧联系,就说我三日之内,必前往红泽,拜访休屠各王。若红泽果真如你所言,适合设立治所,那我就治于红泽有何妨?”
第384章
河西攻略第一弹之西凉悍将
  红泽!休屠各!
  曹朋脑子里,几乎被这两个词塞满了。
  如果真的和尹奉说的一样,那么红泽无疑是目前最佳的治所所在。但距离武威太近,而且处于羌胡领地的中心区域。一旦发生冲突,红泽必然会是首当其冲。
  河西的局面不似当年海西糜烂,但更加复杂。
  如何与河西的羌胡相处,是摆在曹朋面前的一大难题。所以,不管怎样,他都必须走一趟红泽。只有亲眼见到,他才能真正的了解,这河西目前的局势……
  “大熊,我要马上动身。”
  “啊?”
  邓范疑惑的看着曹朋,轻声道:“过两日,使团就要抵达,你不等使团来了再走?”
  “不了,使团那边也没什么大事,不需要我费心招待……而且,我也没能力招待。
  你到时候命人护送田副使他们安全渡河即可,其他事情不需要费心。田副使不是不明白轻重的人,断然不会怪罪。对了,我离开之后,你代我照顾好蔡大家母子。等田副使他们到了,你把蔡大家母子托付给田副使,就算是完成了任务。”
  邓范点点头:“我明白。”
  “另外,廉堡修缮不可懈怠,同时在灵武谷那边设一小寨,加强对石嘴山山口的警戒。天凉了,也是边塞最为繁忙的时节。虽说匈奴如今正处于混乱,也不可不加以提防。而且,鲜卑人敢袭击呼厨泉,也就同样敢穿越漠北,袭击河西。
  你的任务很艰巨,务必要在移民抵达之前,将防御事务妥善安排。
  我看那贾梁道确是一个人才,你不妨多与他商议,如此你肩上的任务也能轻松一些。”
  “喏!”
  邓范插手应命,表示明白。
  而曹朋,则下令命人准备,前往红泽。
  此次前往红泽,曹朋并不打算带太多人,只是命邓范点起三百骑军,随行前往。
  兵营之中,军令如山。
  曹朋这边刚下了命令,整个军营迅速行动起来。
  为保障曹朋的安全,邓范亲自去挑选骑射精湛,身手不凡的锐士;而曹朋呢,则在帐中收拾行李。一应武器必须携带齐全,同时还有各类杂物,满满当当凑了一大包。为此,邓范还专门从军中选出了两匹驽马,专门供曹朋用来驮运杂物。
  帐帘轻轻撩起,一个娇柔的身影闪进了军帐。
  “曹公子,要离开吗?”
  曹朋抬头看去,不由得一怔。
  “蔡大家,你怎么来了?”
  他连忙起身,迎蔡琰在军帐中坐下。
  “我正要派人过去通知,我这就要前往红泽……蔡大家无需担心,留守廉县的人,是我结义兄长,他会照拂好你母子。过两日田副使一到,你便可以回家了。”
  “回家?”
  蔡琰惨然一笑,“只怕中原,已无我立锥之地。”
  “蔡大家,此话怎讲?”
  蔡琰苦涩笑了,但却没有接口。
  她把话锋一转,轻声问道:“曹中郎,我来,其实是有一件事情想要求你帮忙。”
  曹朋愕然道:“什么事?”
  “听说曹中郎才学过人,尤其是蒙学方面,少有人及,曾写了三篇文章,被称之为奇文,可是?”
  “呃……确有其事。”
  曹朋笑着点头,这种事反正也瞒不过去,所以倒不如爽快应下。
  “我来,就是想求曹中郎,可否赐奇文与我?”
  原来是这件事情!
  曹朋微微一笑,“这有何难?”
  说着话,他从随行的包裹里,取出三本拓印并装订成册的书,递到了蔡琰手中。
  才女嘛,对这种东西的兴趣总是多一些,所以曹朋倒也不觉得奇怪。
  蔡琰起身,恭恭敬敬的接过了三本书册,而后便向曹朋告辞。曹朋也非常客气的送蔡琰往外走,两人一前一后,谁也没说话。眼见快要走出大帐,蔡琰突然转身,而曹朋也来不及停下脚步,顿时撞在了一处。蔡琰轻呼一声,向后一退……哪知脚下一个趔趄,身子就朝着地下倒去。曹朋连忙伸手,一把搀扶住了蔡琰。
  时值初秋,衣衫尚单薄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689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