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757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757/1225

  随着他一声令下,城门无声开启了一条缝。
  窦虎和耿钧各领五百精兵,悄然从城中行出。
  “小钧,你从东,我从西,咱们兵分两路,杀进去之后,直冲曹家小儿的中军大寨。”
  “明白!”
  耿钧点点头,领兵而去。
  窦虎则领一支人马,趁着夜色,迅速扑向汉军大营。
  所有的马匹,马蹄上都裹着草,以免发出声响。距离汉军大营越来越近,窦虎的心情,也越来越兴奋,同时更有一种难言的紧张,涌上心头,令他身体微微颤抖。
  从马上摘下九尺龙雀大环,窦虎深吸一口气。
  远处,汉军大营的营寨清晰可见。
  大营外,甚至没有设立鹿角等障碍物,空荡荡的,可一眼看到营中的情形。
  营门口没有卫兵。
  想必是天气太冷的缘故,所以也没有做出防御。
  而大营里,不见半个人影。那一盆盘火油灯在空处,照映的极为清楚。
  越来越近……
  窦虎突然举起大刀,厉声喝道:“出击!”
  说话间,他纵马疾驰,朝着那大营便冲去。在他身后,五百骑军紧紧跟随,一个个手持大刀,面露狰狞之色。如一股狂风,瞬间冲进了汉军大营,可是这营地里却好像死人的坟地一般,静悄悄,没有半点反应。按道理说,窦虎这么冲过来,至少会惊醒卫兵。但是,没有一个人出现,整个营寨,好像一座空营。
  窦虎冲到营地里,心里不由得一咯噔。
  一种不祥的预兆顿时涌上心头,他连忙勒住了战马,四处打量。
  “不好,中计了,有埋伏!”
  这时候,就算是傻子也能看出,情况不太对劲。哪有汉军一点动静都没有的道理?
  窦虎刚要下令撤退,忽听东边传来一阵喊杀声。
  紧跟着,悠长的号角声响起,空荡荡的营地,好像炸了锅一样,数不清的汉军好像是从地下冒出来一样,从四面八方涌来。大营辕门,迅速被汉军堵住去路。
  一员大将从暗处纵马冲出。
  只见他银盔银甲,身穿皂罗袍。掌中一杆丈二龙鳞,胯下一匹神骏异常的照夜白龙驹。
  人似猛虎,马赛蛟龙。
  这银甲大将冲出来,大枪一指窦虎,“无知小儿,怎才来乎?我家军师早已料到,尔等必会劫营,故今日设下天罗地网,若识时务,何不下马就缚,免你一死。”
  一股寒气,刷的直冲头顶。
  窦虎脸色大变,向四下看去。
  却见一排排弓箭手躲在营寨后面,箭已上弦,对准了己方。
  汉军大营的东面,传来阵阵喊杀声,响彻天地。
  对面的汉将一笑,“黄口小儿,休要心存幻想。文珪守在东面,你那同伴定难以逃脱。”
  窦虎的脸,煞白。
  他不是害怕,只是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。
  环视周遭,他猛然一咬钢牙,两脚一磕马腹,战马希聿聿长嘶一声。窦虎拍马舞刀,朝着那汉将便冲了过去,“儿郎们,今日中计,唯死战耳,给我杀……”
  汉将脸上露出一抹古怪的笑容,看着拍马冲来的窦虎,心里暗自称赞。
  这小子,倒是有些刚性。
  不过,称赞归称赞,他却不会手下留情。两脚一磕飞虎蟾,胯下照夜白呼的一下子冲出来。手中丈二龙鳞扑棱棱一颤,犹如一条巨蟒般舞动,迎着窦虎扑去。
  “小子,且让你家夏侯大爷看看,有何本领张狂。”
第439章
河西第三弹(五)
  汉军东大营。
  红泽兵已经溃不成军。五百精锐,进入汉军大营之后,便遭遇到汉军的袭击。
  整个汉军大营,分为三个部分。
  东、西、中三座营寨。东大营的主将,便是征羌都尉潘璋,而西大营的主将,则是新任河西郡司马夏侯兰。中军自然是由曹朋坐镇,徐庶为军师,牛刚和曹彰为副将。三座大寨相互呼应,呈三才阵法,攻守兼备。和庞统不同,徐庶擅长战阵之法,能根据各种不同的地形,排列出最为合适的军阵,堪称为一绝。
  除此之外,徐庶也长于内政,善于谋划。
  水镜山庄四友中,崔钧崔州平的文化素养最好,石韬善于内政,精通兵法,孟建同样长于内政,但兼修将做和商业。徐庶相对而言,则发展相对全面。但由于各种原因,他在大局上,又远远比不得诸葛亮和庞统两人,略逊色一筹。
  此前,得徐母召唤,徐庶从水镜山庄返回家中,后投靠曹朋。
  本来徐庶是想要做些事业,不成想当时曹朋因为殴打伏完,被罢官免职,在家中闭门思过。他又不想留在曹府当个闲职,便在曹朋的推荐下,到了邓稷手下。
  只是,邓稷出镇延津,恰逢官渡之战结束,延津并无战事。
  也使得徐庶无施展才华之处,只能处理一些政务。后来被满宠看重,提拔为从事。邓稷接手东郡以后,倒是给徐庶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。可徐庶还是更想在曹朋手下做事。毕竟,他当初投奔曹操,就是冲着曹朋而来,而不是邓稷的面子。
  庞统在凤鸣滩一战功成,名扬河西。
  若说徐庶没想法,那纯粹胡说八道……
  几乎是同时投奔曹朋,而今庞统已坐稳了曹朋谋主的位子,甚至委以重任,独当一面。
  而他呢,则因为种种原因,尚未在曹朋面前施展才华。
  这一次出兵红水集,徐庶可是费了不少心思。从出兵到行军,从安营扎寨到演武操练,几乎都透着徐庶的心血。对于红水集偷营劫寨的行为,徐庶更早有预料。
  小说里常有旗杆折断,可判断是否偷营的情节。
  其实,那是胡扯。
  所谓天象警示,不过是小说家皆以发挥的桥段而已。真正做出判断的根据,是在于对敌人的研究,以及从当时的情况,天气等各方面,推断出来的结果……
  徐庶判定,窦兰必定会劫营,所以早就做好了准备。
  耿钧刚一进东大营,就被汉军团团围住。一顿如雨箭矢过后,红泽兵死伤不少。耿钧凭着一身的武艺,在乱军中拼杀,想要突围出去。他一直认为,自家的武艺高超。但是在这重围中,他却难以施展。红泽兵早就惊慌失措,溃不成军。就算耿钧的武艺再好,也挡不住汉军轮番攻击。片刻光景,耿钧就被杀得盔歪甲斜,狼狈不堪。而在东大营大纛旗下,一员黑甲将军,胯马擎刀,关注战场。
  “伯从,那小子就是你兄弟吗?”
  在他身后,一个青年文士面带忧虑之色,闻听询问,连忙上前道:“将军,小钧不识将军之威,冒然相犯,还请将军宽恕则个……家父生平,最宠爱他,将军能否……”
  青年,便是耿林。
  耿庆归顺曹朋之后,耿林顺理成章,便进入曹朋幕僚,出任书记。
  那黑甲将军,则是潘璋。
  见耿林惶恐不安,他顿时笑了,“伯从休要紧张,公子既然下令,饶他性命,某又怎能违背军命?嗯……不过,如此耽搁,实在麻烦,且让某家将他擒拿。”
  话音未落,潘璋跃马冲出,向耿钧扑去。
  耿林心里不由得一紧,哪怕明知道潘璋不会取耿林性命,可是见潘璋杀出去,仍不免心惊肉跳。对于这位征羌都尉,他也算有些了解。此人杀法骁勇,是个拼命三郎,甚得曹朋信赖。在行军途中,但凡被潘璋遇到的马贼,几乎无一人活命。这位爷的杀性,在汉军中堪称翘楚。相比之下,夏侯兰倒显得有些仁慈。
  耿林一直希望,耿钧不要来东大营。
  没想到,怕什么来什么,这家伙居然真的来偷营劫寨。
  潘璋人马合一,双足扣马镫,拖刀疾驰。耿林刚挑翻一名汉军,忽有一种毛发森然的感觉。他连忙拨转马头,就见潘璋如离弦利箭,闪电般冲到了他的跟前。
  与夏侯兰相比,潘璋敦实粗壮,有剽悍之气。
  追随曹朋以来,他也算得上屡经战阵,那股在战场上磨砺出来的杀气,更非耿钧可以相提并论。马快,刀疾……潘璋在纵马疾驰中,精气神瞬间提升到巅峰,到耿钧跟前,口中一声暴喝,身体骤然从马背上暴起。手中大刀随着身体的暴起,呼的轮开,一式力劈华山,大刀犹如一抹惊雷,暗劲涌动,便斩向耿钧。
  刀还未至,那股凛然刀气已到跟前。
  耿钧虎目圆睁,大吼一声,举枪相迎……
  只听铛一声巨响,耿钧双臂如受雷击一般,顿时失去了感觉。他不由得大惊,连忙伏身躲闪。二马错蹬的刹那,耳边就传来潘璋那冷幽的声音:“还不下去。”
  潘璋大刀反手一击,狠狠的拍在耿钧的身上。
  耿钧大叫一声,从马上就滚落下来。
  不等他爬起,潘璋已拨马返回,沉甸甸的大环蓬的拍在耿钧的肩膀上,犹如一座大山压下,只令耿钧动弹不得。他想要挣扎,就听潘璋道:“小子,我家公子答应过你父亲,更有你兄长求情……乖乖就缚,莫要让你父亲白发人送黑发人。”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757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