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764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764/1225

  曹朋并不知道他在河西的作为,对许多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。在那天和步鸾郭寰一起,踏雪寻梅,放松精神之后,近半年来积郁在心中的紧张情绪,得到了极大的舒缓。第二天,他便带着愉悦的心情,再次投入河西郡轰轰烈烈的建设当中。
  虽然城池营建暂时搁置,却还有许多事情要做。
  比如大地复苏后,开荒屯田所需要的种种物资,以及在屯田初期所需要的各种准备,都必须要开始着手安排。曹朋必须要提前估测各种可能突发的事件,以免到时候措手不及。好在,他身边步骘徐庶和庞统,都是那种多谋之人,思绪缜密,可以为他解决很多问题。而至于大方向上的事情,则有李儒在暗中为曹朋谋划。
  李儒平日里,很少抛头露面。
  期间,偶尔和庞统等人接触了几次,倒也没有人去猜测,他真实的身份……
  不过,贾星倒是来的挺频繁。
  “听先生口音,好像是凉州人?”
  “是。”
  “哈哈,我也是。”
  “是吗,那真是太巧了。”
  “先生口音,好像偏陇西……”
  “在下早年曾在陇西生活。”
  “听先生谈吐,有高士之风,理应为世人所知。为何小子从未听说过先生之名?”
  “山野村夫,不足为道。”
  “……”
  数次接触后,李儒把曹朋找来。
  他咬牙切齿道:“那贾星果不愧是贾文和假子,此子话语中句句设伏,令人防不胜防。公子,我担心此子这次来河西,就是奉了那贾诩之命。想来贾诩已开始怀疑,公子当早作准备。这小子还好对付,可若是贾诩来,只怕难以隐瞒啊。”
  言下之意,就是告诉曹朋:老子的身份,随时都可能暴露。
  曹朋搓揉面颊,对于这种情况,他也感到很无奈。就这样放走李儒?他可不情愿。
  庞统他们的确有高智,但经验还不够充足。
  至少就目前来说,李儒虽然很少出谋划策,可只要他在身边,总能令曹朋安心许多。他的筹谋,他的计策,往往比庞统他们考虑的更周全,看得也更加久远。
  现在,曹朋还离不开李儒,他需要李儒在他身边,至少在目前,为他指引方向。
  “先生不必担心,河西目前为我所控,即便贾诩猜到,也奈何不得先生。
  等河西稳定之后,我自会为先生谋划出路……要不然这样,过些时候,我派人将公子从海西接过来,令先生父子团聚。待时机成熟,我自会安排先生离开。”
  曹朋和李儒,有十年之约。
  而今才刚过了四年。
  曹朋说出这番话的时候,也就表明了他的态度:不会用这个约定来束缚住李儒。
  李儒心里颇有些复杂,看着曹朋,久久说不出话。
  如果说,在一开始李儒投靠曹朋是迫不得已,为曹朋所逼迫的话,那么现在,他倒是挺惬意这种在曹朋身边,为他出谋划策,指点江山的感觉。可惜,着实可惜!
  如果我能早五年认识他,定会辅佐此子打下一片江山。
  而今,曹孟德大势已成,统一北方的局面已无可阻挡。而孙权在江东,坐拥父兄福泽,经过这四年的卧薪尝胆,也已经稳定住了局势。至于荆州,虽说地理位置重要,且钱粮富裕,却是个四战之地。可以为臂助,却不能作为一处根基。
  曹朋想要成大事,困难很大……
  也罢,你曹友学以真心待我,对我言听计从。
  那么我就算将来要走,也会保你一场富贵,为你开一个万世太平的局面来!
  李儒暗自下定决心,但口头上,却淡淡道:“如此,就拜托公子。”
  “公子,营外来了一群人,说是公子部曲。”
  就在曹朋和李儒商议事情的时候,忽听帐外牛刚禀报。
  曹朋身边,有四个小随从。除了王双和蔡迪,曹彰牛刚也是不离他左右……
  今日,王双带着蔡迪和曹彰去军中观摩操演,故而有牛刚值守。
  曹朋闻听一怔,忙和李儒道了个罪,便匆匆走出营帐。
  “谁找我?”
  “不太清楚……好像打头的人,姓苏。”
  “苏……苏双吗?”
  曹朋一下子猜到了来人的身份,连忙道:“快快请他们进来。”
  他直奔瓯脱,不一会儿的功夫,就见牛刚带着几个人,从外面走了进来。曹朋一眼就认出,那为首的老者,正是苏双。之前,他在红砂岗檀柘的营地里和苏双相识,并接受了苏氏一门的归附。而后,苏双留下长子苏由,孤身返回中山国。
  当时,苏双曾对曹朋说,年底必会前来。
  只不过之前由于种种事故,以至于曹朋几乎忘记了这件事情。
  没想到,这苏双竟然真的来了。而现在距离年关,也不过几天而言,正履行了诺言。
  苏双看到曹朋,连忙紧走几步,向曹朋躬身行礼。
  “草民苏双,携苏氏一门一百一十七口,特向公子请安。”
第445章
粽子美人(三)
  曹朋透出古怪表情,并没有看苏双,目光越过苏双,盯着苏双身后的一名男子。
  那男子近四旬,个头不算太高,中等身材。
  一进来,他就低着头。似乎感受到了曹朋的目光,男子心里一声苦笑。其实,早在他来河西之前,就已经知道瞒不过曹朋。而且,他一开始也不是太愿意来河西。只是苏双待他甚厚,而他飘零已久,也希望能寻一落脚处,把生活安顿。
  本来,他有两个选择。
  一个是回雒阳老家,另一个便是来河西。
  回老家,固然可以过得很好。但那样的话,他此生也仅止是困居雒阳,难有作为。所以思来想去,他还是决定来河西搏一搏。也许,曹朋早已经把他给忘记。
  可现在……
  男子有些尴尬的走出来,拱手道:“罪民祝道,见过曹北部。”
  曹朋忍不住哈哈大笑,站起身来,迈步走上前去,“我就说有些眼熟,却未想到在这河西,竟遇昔日雒阳故人。祝道,这一别五载,尚安好否?你在雒阳的事情早已经洗清了,家人也都放还,以后不必在隐姓埋名,东躲西藏的讨生活。”
  “啊!”
  男子闻听,更感羞惭。
  这男子,的确是曹朋当年出任雒阳北部尉时的故人。
  昔日雒阳大豪,一代剑客祝道。
  五年前,曹朋出任雒阳北部尉时,与祝道打过几次交道。说实话,两人之间的接触,并不是特别愉快。祝道在雒阳根基颇深,有些看不起曹朋,言语间常有不屑。适逢岳关一案,雒阳命案连连,有好几次,那矛头都指向了祝道是凶手。
  当时雒阳的另一位游侠儿张梁,投奔了刘备。
  趁一雨夜,他杀死了暗恋岳关的游侠儿赤忠,并把事情栽赃嫁祸给了祝道……祝道好龙阳,喜娈童。当时因为一名男宠移情别恋,怒而杀之,将那人的尸体埋在自家庭院里。张梁告诉祝道,他杀死娈童的事情呗官府觉察,要治他的罪。
  祝道也是心里有鬼,闻听张梁这般说,连夜逃离雒阳……
  说起来,东汉末年龙阳之风,断袖之癖颇为流行,也算不得什么大事。
  关键是那夺走祝道男宠的人,在雒阳也算是小有名气。
  如果被对方知晓,必然会收拾祝道。加之他此前对曹朋极为无礼,也担心曹朋会借此机会收拾他。离开雒阳后,祝道就跑去了中山国,投奔中山苏氏一门……
  家里的情况,他倒是知道。
  汉代有买罪一说。
  就是花一定数量的钱帛,就可以免去身上的罪孽。
  那被杀的男宠,不过是个低贱的出身。虽说之前有人宠爱,但死了,也就死了。
  祝道的家人花了一些钱,和对方达成了谅解。
  而后又用家中在雒阳城外的土地,赠与官府,算是为祝道减免了罪责。
  只是祝道一直不敢回家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764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