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812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812/1225

  甄荣撅着嘴,虽然不太情愿,却还是点点头,轻声道:“女儿记下了!”
  “母亲!”
  就在众人窃窃私语时,甄宓似一只百灵鸟般,从府邸里跑了出来。她站在台阶上,看到老夫人众人,不由得泪水涟涟,泣声从台阶上冲下来,一头扑进了老夫人的怀中。
  “我儿,却是苦了你!”
  老夫人抱着甄宓,也是大放悲声。
  蔡琰牵着阿眉拐,从府内行出。看到这一幕,她脸上露出一抹微笑,轻轻点头。
  “这里,为何写着蔡府?”
  “母亲,这是蔡姐姐的家宅啊……哦,我还未与母亲引介,这就是蔡姐姐,蔡邕伯喈公之女,蔡琰蔡大家。”
  蔡邕之女?
  老夫人一惊,连忙肃容上前拜会。
  甄家虽说有些地位,却终究比不得蔡邕这声名响亮。
  蔡琰更是以才学,而闻名天下,从小就有才女之称,容不得老夫人敢去怠慢。
  心里有些疑惑,何以女儿住在蔡琰家宅里?
  “小妹,刚才领我们前来的人,又是哪个?”
  “领你们前来的人?”
  甄宓一怔,向家丁看去。
  那家丁连忙道:“是步子山步郡丞,亲自前来。”
  “啊?”
  甄宓吓了一跳,“怎劳动步先生大驾?”
  送我们过来的人,是河西郡郡丞?那可是河西的二号人物,手握财政大权,是曹朋的心腹。听说,他还是曹朋的亲戚,他的堂妹,就是曹朋最宠爱的妾室……怪不得,那人对我们没有好脸色。确是因为这个原因……可是,好像不对啊!
  步骘是河西郡二号人物,那么能指挥他的人……
  甄宓突然想起,在城门口看到的那一幕景象。步骘好像是受了一个青年的指使,才来引路。
  整个河西郡,能指使步骘的人,不就只有……
  “小妹,曹公子,生的什么模样?”
  甄宓一怔,脸顿时通红。
  “哥哥说的,是哪位曹公子?”
  “这河西郡还能有几位曹公子?”
  “恩,还有司空三公子子文,是曹将军学生,也是曹公子啊。”
  “我说的当然是曹将军……”
  “曹将军生的……”
  甄宓还真不晓得怎么回答。
  那天恍惚间,就看到一个赤身裸体的男人,格外可怖;后来由于惊慌,心思不稳,所以也没有注意他的相貌。再后来,曹朋开始征战武威,甄宓更极少见到曹朋。虽然最近见过几次,但每一次,她都不敢正眼观瞧,心里总是有些紧张。
  要说样貌?
  曹将军好像挺威武,但也很普通。
  只是那种气度和威势,令人印象深刻……
  甄宓不晓得该怎么回答才是,甄尧可就感觉有些不妙。
  “小妹,你与曹将军……”
  “哥哥怎说的话,我与曹将军并无干系。他待我一直很尊重,让我帮助曹大家撰写经文。”
  说着,甄宓睁大一双水灵灵,柔媚的双眸,“哥哥,何以如此询问?”
  坏了,好像闹岔了!
  甄尧脸色一变,暗叫一声不好。
  同时,他隐隐猜出,那位在城门口出现的青年将军的身份。
  这事情可怎生是好?妹妹和曹将军并无干系,岂不是说我一家来河西,来的冒昧?
  若无曹将军的支持,我甄家又如何能在河西立足!
  甄尧眼珠子滴溜溜的打转,心里暗自叫苦。事情并不是他和老夫人以为的那样,人家曹三篇好像也没有打自己妹子的主意。可现在已经来了河西,总要想个主意才是。这件事,已不是甄尧能够做主。这一路上,他们都是打着曹朋家眷的名号。如今才知道妹子和曹朋没有干系,若曹朋追究起来,岂不是大难临头?
  台阶上,老夫人和蔡琰谈笑风生。
  甄尧眉头紧蹙,思忖半晌后,突然道:“小妹,待会儿要好生与我说说曹将军的事情。还有这河西现在的种种状况……此事,干系到咱甄家以后的生死存亡。”
  甄宓一怔,轻轻点头。
第477章
云动(四)
  黄花林,的确是出现了不少焦炭。
  但这之所以会出现,完全是一个意外。黄花林的地下,蕴藏着一个煤矿(也就是后世的红水田煤矿)。这个煤矿的煤炭蕴藏量不小,而且并不难开采。建安八年,曹朋火烧黄花林,造成了整个黄花林变成了废墟。位于黄花林东面的沼泽地中,受大火波及,形成了一个密封的环境,意外的使得底层表面的烟煤,炼化成为焦炭。不过,这个数量并不算太多,又因为沼泽的缘故,使得焦炭的开采,变得极为复杂。整体而言,曹朋想要大规模提炼焦炭的想法,似乎不合实际。
  同时,炼焦的过程和工艺,也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。
  黄花林之所以出现焦炭,可以说是一个很难复制的巧合。不过,也正是因为这浮于地表的焦炭,让曹朋隐隐约约猜测到,在这红水地下,很可能蕴藏着煤矿。
  对于这个时代,煤炭能产生怎样一种冲击?
  曹朋并不是特别清楚。
  而且,如何开采这个煤矿,同样也是一个难题……
  这黄花林的煤矿,让曹朋隐隐约约的产生了一个构想,只是这个想法还不算清晰。
  离开黄花林后,曹朋返回红水县。
  可是这一路上,他显得有些魂不守舍,好几次都差点走岔了路。
  庞德兄弟,还有耿钧,更不敢打搅曹朋。只能小心翼翼的跟随着,一直到天黑,才抵达红水县城。
  红水县,有夜禁的规定。
  事实上一直到宋朝,夜禁始终存在。
  虽然曹朋有些取消这个规矩,可由于红水县所处的位置,以及它目前的经济状况和物质条件,想要向商业化发展,还需要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,非短时间可以做到。
  城市,由军事化,政治化而演变成商业化,历经千年。
  曹朋重生东汉不过短短九年,所能产生的作用,还非常微小。
  想要将河西郡向商业化演变,首当其冲的便是对商品和物质的需求。而这一点,恰恰是东汉末年,无法达到的基本需求。当需大于供的时候,人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完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要求。所以,商业化的道路对曹朋而言,还要有一个漫长的探索周期。将千年的进化,转为十余年,二十年的进化,何其艰难。两淮才初步开发,大运河尚未出现,而后世的东南经济圈,还处于蛮荒。
  两湖之地,尚未演变成鱼米之乡。
  天府之国的财富,由于蜀道艰难,而无法顺畅输送中原。
  春秋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在《离骚》中道:路漫漫兮其修远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
  那种心情,曹朋似乎有所体悟。
  理想是丰满的,现实是骨感的……他要走的路,还有很长,很长!
  回到郡廨中,他孤立于门廊上。
  院子里,有淡淡的紫丁花香萦绕,一轮明月皎洁,月光洒进庭院,却无法照亮曹朋心中的迷茫。
  物质的极其丰富,人口的极其膨胀,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要求。
  但以目前的状况而言,这似乎有些困难。塞外的异族,对中原仍旧是虎视眈眈,那历史上所谓的‘民族大融合’,已成为萦绕在曹朋心中,一块无法消失的阴霾。
  凉州,必须要尽快稳定。
  丝绸之路务必要尽快的打通……
  对漠北异族的经济侵略,也必须要加快脚步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812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