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贼(校对)第861部分在线阅读

字体大小: | | 上一章 / 章节目录 / 下一章 / 返回书籍页面 / 当前阅读进度861/1225

第512章
龙凤怨
  费沃一家,满门七十六口人。
  除费龙之外,在途经张掖县时,遭遇河湟羌人袭击,无一幸免。
  费氏所带财物,也被羌贼洗掠一空。对此,河西郡太守曹朋,向河湟诸羌发表了严厉的警告:必须要尽快交出凶手,否则朝廷大军,必兵临河湟,马踏诸羌。
  一时间,河湟地区,风云变幻。
  假西部都尉王买,率部兵临龙耆城,虎视眈眈。
  而烧当老羌王更信誓旦旦,言若有人胆敢隐瞒不报,窝藏凶徒,绝不轻饶……
  这是建安十年刚过正月,凉州发生的最大事件。
  曹军摩拳擦掌,屯兵张掖县。河湟诸羌,特别是那些对曹军有所抵触的羌族部落,立刻撤离河湟,逃奔湟中。天晓得,曹军会不会借此机会,和他们秋后算账?
  反倒是如烧当羌这些部族,丝毫不惧。
  他们已归附了朝廷,并献上了名册,算是正经的汉家子民。
  其中,烧当羌小王,也就是老羌王之子柯吾,更野鸡变凤凰,一下子成为朝廷命官。如今在西部都尉治所,也就是龙耆城,出任军司马之职。军司马,不过统领一部,了不起八百人而已。但是对烧当羌而言,这是正经的军职,可以配享俸禄。烧当羌被马腾压制了近二十年,如今总算是有人堂堂正正的成了军官。
  烧当老王为此还专门带着厚礼,前往姑臧拜谢曹朋。
  因为他非常清楚,柯吾这个军司马的职务虽说不显赫,却代表着汉家对羌人的认可。
  以后,羌人的日子,必然能好过许多!
  ……
  “曹汲为凉州刺史?”
  伏完气得一脚就踹翻了桌案,暴跳如雷。
  他的确有足够的理由发火!
  原本,他设计联络关中豪门,想要把韦端推到凉州牧的位子上。当河北袁氏即将覆没,荆州刘表无法依持,而南匈奴更远水救不了近火的时候,汉室的希望,就唯有寄托在关中豪门的身上。比之当年,关中豪强的确是衰落许多……
  自刘秀定都雒阳后,便注定了关东世族的崛起。
  而关中豪强历经二百载,虽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壮大,却远远比不得关东士族的成长。董卓之乱,对于关中豪强而言,原本是一个极好的机会。可没想到王允斩杀了董卓,造成关中大乱。李傕郭汜在关中肆虐,更令关中豪强,元气大伤。
  可即便如此,关中士族仍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。
  特别是在汉帝东归,定都许县之后,有大量关中士子前去投奔。
  虽说他们并未获得太大的权力,可是在朝堂上,还是隐隐形成了一股潜在力量。
  伏完希望借此机会,向关中豪强们示好。
  哪知道他才出招,就传来了韦端被杀的消息……
  从头到尾,他就好像一个跳梁小丑似地,上窜下跳。看似是得了希望,可一眨眼,人家曹操那边抬了抬手,就把他苦心策划的计谋,给破坏了一干二净……
  尼玛,人生悲催,莫过于此!
  明明看到的希望,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。
  “曹隽石,鄙夫耳!有何德能,出任凉州刺史?”
  屋中,刘光双眸紧闭,手指轻轻敲击桌案。
  在刘光下首,一个老者咳嗽不止,显得有气无力。此人,满头华发,看上去年纪很大。好不容易停止了咳嗽,他抬起头,看着伏完,眼中闪过了一丝不屑。
  “以国丈之见,谁才合适?”
  “这个……”
  “要我说,孟德任曹汲为凉州刺史,是目前而言最为合适的人选。
  关中如今不稳,凉州方定,更需要一个稳定环境。曹汲这个人才学虽说不怎地,可是胜在没有野心,不会指手画脚。曹友学此前在凉州所为,我也曾留意过。开启西域商路,推广屯田,包括对羌氐匈奴鲜卑所推行的策略,确是妙着……
  若换一个人,说不得会把曹朋此前的努力,全部推翻。
  偏偏曹汲不会这样做,因为曹朋是他的儿子!推翻曹朋,就等于推翻他自己……
  所以,我看曹汲,非常合适。”
  伏完脸通红,瞪着那老者,似要喷火。
  可他偏偏又发不得火!
  因为眼前这老者,是汉室硕果仅存的一位大贤。
  老者名叫赵岐,字邠卿。
  京兆长陵人氏,如今已有九十八岁高龄。此人少有才学,是东汉末年有名的经学家,论资历甚至远胜郑玄。他的妻子,正是东汉末年大儒马融的侄女,却因为马融为外戚豪家,遂与马融断绝来往。其性情廉直,嫉恶如仇,为世人所忌惮。
  历经桓灵二帝,屡遭迫害,却从不肯低头。
  曾出任并州刺史,又因党锢而被罢官。黄巾兵起,复为议郎,迁太仆、太常。
  观其一生,著作宏富。
  有《孟子章句》和《三辅决录》为代表作,号称关中士人的代表人物。
  历史上,赵岐死于建安六年。
  可如今由于曹朋的关系,吸引来了张机华佗等当世名医。
  所以赵岐的身体虽然一直不太好,却活到了现今。连曹操见到赵岐,也必须恭恭敬敬,尊一声老大人。勿论是年纪还是资历,包括学识名望,伏完在他跟前,根本就算不得什么。不过,赵岐属于保皇党,对于汉帝的忠心,自然无需赘言。
  只是,这古人都有乡土情怀。
  赵岐虽离开了关中,但是却一直希望,关中能够恢复当年的盛况。
  而关中能否复兴,就决定于凉州是否稳定……他已经过了争强斗狠的年月。汉室从兴盛到衰颓,赵岐可说是从头到尾,看得清清楚楚。他现在,不争什么,不抢什么,所以看得更加清楚。从内心而言,他当然希望汉室能中兴。可他也看得清楚,这汉室的衰颓,从桓灵二帝开始变已经注定,历经甲子,已无可挽回。
  所以,他现在只希望,家乡父老能过的好。
  同时他也必须要去考虑,自己的子孙后代……
  伏完,无官无职,手无兵权,才疏学浅;刘光虽然聪慧,才学过人,但毕竟年轻,没有半点权力。如此情况下,凭着他们手里那些只会动嘴皮子的人,如何能挽回局面。再看曹操,雄才大略,手握兵马,麾下更有各种各样的人才相助。
  赵岐笑了笑,站起身来,“国丈,老朽身体不适,就先告辞了。”
  也不管伏完是什么表情,赵岐慢悠悠的离开。
  刘光起身,恭送赵岐出门。
  “临沂侯,你看,你看这老儿……”
  “国丈,莫要再怪罪谁了。
  韦端已死,关中之局面已无可挽回。你我如今,当隐忍再隐忍,寻找其他机会。
  这件事,就当没有发生过。
  关中豪强之争,和你我没有任何关系。”
  “难道,就这么算了?”
  伏完呆立半晌,突然间放声大哭,“陛下一心想要中兴汉室,可如今……是老臣无能,老臣无能,愧对陛下啊。”
  “国丈,你这是干什么?”
  刘光眉头一蹙,厉声喝道:“哭哭啼啼,成何体统?今天下仍是汉室之天下,那曹友学在河西,不也是以汉民而自居?而今朝堂为奸人把持,你我自当尽心竭力,为陛下分忧。动辄哭哭啼啼,算什么样子?莫非,你能哭出一个中兴天下?
  若可以,我陪你一起哭!”
  伏完哭声,戛然而止。
  “临沂侯,那你说怎么办?”
  “我不是说过,隐忍,再隐忍……看过毒蛇捕杀猎物吗?每次出击,它总会先盘起,而后蓄力出击。你我现在,就需学那毒蛇,先把身子盘起来,立于不败之地。”
  “可是,那曹友学……”
  “曹朋之事,莫再起风波。”
  刘光苦笑一声,“你没发现,这几日朝堂上的风气,已发生变化?关中那帮人,叫嚣的也不甚响亮,似乎没了底气。曹操这一次,也算是下了狠心。功过相抵,罢官去职,而且鬼薪三岁……若非死得是韦端,恐怕曹操也不会下次决断。
  他已经给足了关中人面子……这时候再去生事,弄不好会发生意外,反而不美。”
  “那……”
  “这件事,你休要再插手,我自会处理。

< 章节目录 >   < 上一章 >   当前阅读进度861/1225   < 下一章 >   < 返回书籍页面 >